苏轼诗词中的哲理内涵

发布时间:2022-11-30 17:13:19

苏轼诗词中的哲理内涵摘要:苏轼是一位妙于哲思的诗人,写过不少饱含人生哲思的妙诗。这些哲理涉及范围广,在诗中零散分布。现将其分为三类:入世时的积极进取,出世时的疏朗豁达和对艺术的哲理性探讨。入世主要探究苏轼宦海浮沉时致君尧舜时的积极进取和从家庭生活中获取的人类最朴素最温馨的亲情;出世探讨的是苏轼面临人生一波又一波的打击时,自身的心路历程;对艺术的哲理探讨总结了苏轼对诗画创作的哲理性思考。关键词:苏轼;哲理;入世;出世;艺术所谓哲理,是指一个人对自身、对他人、对事物、对世界的颇有见地的道理。苏轼一生宦海浮沉,足迹几乎遍及中国,所交游之人各个阶层皆有,加之自身兴趣广泛,到老年贬居儋州时喜从一事一物、日常生活中品味哲理,因而体现在诗词中的哲理零散广泛而又见地颇深。我认为他的哲理诗词可以分三类:入世时的积极进取,出世时的疏朗豁达和对艺术的哲理性探讨。一、入世时,积极进取。苏轼走的是一条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最常走的路,致仕为官。在他一生的宦海浮沉中,他致君尧舜,勤谨为民,终其一生,心怀天下黎民。但官场政治,黑暗险恶,远不是苏轼这样一个书生所能想象和应付的,在屡遭贬斥之时,朋友、家人无疑是苏轼最大的心灵慰藉。我认为入世时的积极进取,享受世俗的温情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致仕为官: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
古代的知识分子,一般身体力行的是儒家学说,“立德”“立功”“立言”的古训已深深地植入他们的心灵。苏轼一生颠沛流离,宦海浮沉,最高官职为三品,连自己的弟弟都不如但这并没有使他放弃“致君尧舜”的愿望。即使他一再在诗文中流露归隐之意,但即使是贬至海南,他还是尽自己所能的为当地百姓做些事情。他在出川走向仕途时,曾直白地吟唱:“自进苟无补,乃是懒且愚。人生重义气,出处夫岂徒”《沥阳早发》“丈夫重出处,不退要当前”《和子由苦寒见寄》,足见苏轼早年立足“自进”“不退”,信心十足。即便历经升沉,临到晚年,仍时而不能自已地感叹:“许国心犹在,康时术已虚”《望湖亭》“少壮欲及物,老闲余此心”《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据此可见,这种有所动作的入世精神,是东坡人生理想的重要基点。在他一生中,不管是身居高堂,还是被贬为官一任,他都会关心民间疾苦,并做出实地工作。为官凤翔时,苏轼,这个自小在温暖的成都平原上成长的孩子,第一次看到了雪,高兴之余涌上心头的却是对贫寒百姓的担忧:“谁怜屋破无眠处”;天久旱不雨,苏轼深知“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则无禾”,常常在诗中这样吟唱:“安得梦随霹雳驾,马上倾倒天瓢翻”;他为新法之下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农民鸣不平:“垄黄满朝人更苦,不如却作河伯妇”他眼里看到了,更手上做到了。他在杭州时,疏通淤堵的取水井;在密州时,与百姓共抗蝗灾;任职徐州,恰逢洪水,他身先士卒,几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大水泛滥七十余日后退去,保住了徐州城。贬谪惠州时,苏轼身上仅挂了一个官衔而已,手中并无实权。但苏轼不在其位而谋其政,积极利用自己的声望为当地百姓造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广惠间两项重大工程的建设:惠州的东西二桥与广州的自来水工程。

苏轼诗词中的哲理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