燎原之火映天红 - -从《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看毛泽东的革命信念

发布时间:2013-12-19 17:02:58

燎原之火映天红

----从《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看毛泽东的革命信念

摘要: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进入了十年土地革命时期。期间党与红军内部出现了“右”倾悲观思潮,并几度提出“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对此,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名篇中给予了科学回答,并提出坚定的革命信念:必须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红色政权的存在与发展是必然的;燎原之火映天红,中国革命高潮必将到来。

关键词:土地革命 《井冈山的斗争》 革命信念

历经风雨的洗礼,今日井冈山茅坪的八角楼显得格外凝重,那盏古旧的油灯依然临窗摆放,砚台似乎还散发着昨日的墨香,一个伏案疾书的身影仿佛穿越时光,出现在我们眼前。

80多年前,毛泽东总结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斗争经验,在这里完成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名篇,坚定了革命信念,并提出了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政权三者紧密结合起来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为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奠定了基础。刻着独特的历史印迹,八角楼仿佛无声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

一、 毛泽东革命信念提出的时局背景

1927年,蒋汪先后发动"4·12""7·15"反革命政变,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遭到失败。国民党反动派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进行血腥镇压,成千上万共产党人的鲜血淌流成河,白色恐怖笼罩全国。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对于“中国革命走什么路”这一重大课题同时进行了两种不同探索:一种是以南昌起义、广州起义为代表,仿照俄国“十月革命” 模式进行城市武装暴动;另一种是以秋收起义为代表,在敌人统治力量较弱的农村进行工农武装割据。但由于受“左”倾路线的影响,当时党的中央领导坚决反对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井冈山斗争遭遇了1928 年“三月失败” 和“八月失败” 两次严重挫折,根据地损失惨重部队从五千之众锐减成千余人枪,而且弹药缺乏,没有给养,许多指战员情绪低落,因而对党与红军所处的形势与环境产生悲观的念头,不相信革命高潮有迅速到来的可能,甚至不赞成用红色政权的巩固与扩大去逐渐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到来。

在血的教训和悲观情绪面前,毛泽东深深感到:只有正确答复中国革命根据地和中国红军能否存在与发展的问题,才能走出一条中国革命的正道。大革命失败后的国家现状,激起了全国民众的反抗,同时,为毛泽东坚定信念在农村建立根据地,开创新局面创造了不可或缺的历史契机

二、 毛泽东革命信念的基本内容

大革命失败与部分不坚定分子脱(退)党并不意味着党的信念就此

终结,逆境催人奋起。在此关键时刻,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秋收起义失利后,毅然决然地来到湘赣两省交界的井冈山,在此培育了以坚定信念为核心的井冈山精神与随后的苏区精神,从而构筑了中国共产党人永远的精神家园。

(一)坚定信念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八七会议后,毛泽东根据中央指示精神,领导了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继南昌起义的失败,秋收起义的失利再次证明了俄国的革命模式,即通过城市武装暴动或攻占大城市来夺取革命胜利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中国当时的国情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农民穷苦大众占中国总人数很大一部分,工人阶级才刚刚登上历史舞台,发展不够充分在攻打中心城市受挫后,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当机立断,毅然改变原定部署,决定到敌人控制比较薄弱的山区寻求立足地,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从此,开启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正如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中指出的:“边界的红旗子,业已打了一年,虽然一方面引起了湘鄂赣三省乃至全国豪绅阶级的痛恨,另一方面却渐渐引起了附近省份工农士兵群众的希望。……并且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的意义。所以我们始终认为罗霄山脉中段政权的创造和扩大,是十分必要和十分正确的。

毛泽东以他大革命时期丰富的农村斗争经验和卓越的政治智慧,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去研究根据地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和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和策略,即:“坚决地和敌人作斗争,造成罗霄山脉中段政权,反对逃跑主义;深入割据地区的土地革命;军队的党帮助地方党的发展,军队的武装帮助地方武装的发展;对统治势力比较强大的湖南取守势,对统治势力比较薄弱的江西取攻势;用大力经营永新,创造群众的割据,布置长期斗争;集中红军相机迎击当前之敌,反对分兵,避免被敌人各个击破;割据地区的扩大采取波浪式的推进政策,反对冒进政策

(二)坚信红色政权的存在与发展是必然的。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文章中,总结了湘赣边界斗争的经验,并针对党内存在的右的和“左”的思想倾向,科学地论证了红军和红色政权在中国存在和发展的 5 个条件:①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反革命营垒内部不统一并充满矛盾,因而使许多农村小块革命根据地能够在反革命政权的包围下产生、坚持和波浪式地向前扩大。②经过第一次大革命影响和锻炼的工农兵士,为建立革命军队和红色政权准备了良好的群众基础。③中国革命形势是跟着国内买办豪绅阶级和国际资产阶级的继续的分裂和战争,而继续地向前发展的。这就为小块红色区域的长期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客观依据。④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存在的必要条件。⑤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及其政策的正确,是红色政权长期存在和发展的关键条件。

毛泽东还指出:“有些同志在困难和危急的时候,往往怀疑这样的红色政权的存在,而发生悲观的情绪。这是没有找出这种红色政权所以发生和存在的正确的解释的缘故。我们只须知道中国白色政权的分裂和战争是继续不断的,则红色政权的发生、存在并且日益发展,便是无疑的了。”他鼓励大家要看到胜利的曙光,要坚定革命必胜的信念,通过用革命信念统一思想,鼓舞斗志,坚定信心,激发了根据地军民顽强拼搏、勇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力量。

(三)坚信燎原之火映天红,中国革命高潮必将到来。为答复林彪散发的一封对红军前途究竟应该如何估计的征求意见的信,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批评了当时党内一些同志对时局估量的一种悲观思想。同时他还提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科学论断:“一九二七年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了。剩下的一点小小的力量,若仅依据某些现象来看,自然要使同志们(作这样看法的同志们)发生悲观的念头。但若从实质上看,便大大不然。这里用得着中国的一句老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就是说,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

三、结语

在烽火连年的战斗岁月,毛泽东的革命信念不断激发着将士们的革命斗志。他通过回答“红旗到底打得多久”,来树立革命到底的信念;通过党内教育,培养将士们的战斗信心。正是凭着这股强劲的革命信念,毛泽东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带领共产党人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

参考文献: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郭贵儒.<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与中共“六大” [J] .

余雪飞.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奠基之作——学习毛泽东在井冈山斗争时期的两篇光辉著作 [J] .党史文苑.2010.09

燎原之火映天红 - -从《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看毛泽东的革命信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