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妃曲二首

发布时间:2012-03-04 20:29:59

明妃曲二首

目录

明妃曲原文

1. 明妃曲(其一)

2. 明妃曲 (其二)

赏析

1. 《明妃曲》是咏昭君最好的诗

2. 王安石闯了诗祸

3. 是喜剧还是悲剧

文章主旨

形象塑造

其他有关明妃的作品

1. 明妃曲和王介甫作

2. 咏怀古迹 杜甫

明妃曲原文

明妃曲(其一)

  王安石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明妃曲 (其二)

  王安石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辆皆胡姬。 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黄金杆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 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赏析

《明妃曲》是咏昭君最好的诗

  王安石《明妃曲》是咏昭君最好的诗,好在立意新。这诗前半部只写昭君的美,但不是从形象上写,而是从故事上写。昭君出来,泪湿鬓脚,自顾无颜色,但元帝见了,竟不能自持。原来昭君美不在容貌,而在精神,即意态。而画师又是个画肉不画骨的,所以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二句成为千古绝唱。 后半部写昭君在蒙古仍是关心祖国的,但是,万里家人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就是说,安慰来自家人,而非宫廷。宫廷呢?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这才是诗的主题。玩弄、遗弃女子,历代帝王皆如此,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南北者即中外。 这样,王安石就提出一个社会制度问题,虽然他没有解答。这层意思,比和亲事却非的论点高得多了;而白居易的黄金何日赎娥眉则简直不象话。居然有人作考证,说蔡文姬是被俘,可赎;王昭君是官派的,不可赎了;真是腐儒。不过,有人匿名作了首《反明妃怨》,说昔日画图金不足,今日天涯以金赎,讽刺得痛快。此人大约是清代的蔡尚翔。

王安石闯了诗祸

  郭沫若在一篇文章中说,王安石闯了诗祸。这是指王安石的《明妃曲》,今选本皆不录,不知何故。其诗曰: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辆皆胡姬。含情欲语独无处,传语琵琶心自知。黄金捍拔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所谓诗祸,当然是指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一联。此语一出,议论汹汹。或谓今之背君父之恩投拜而为盗贼者皆合乎王安石之意;或谓苟心不相知,臣可叛其君,妻可弃其夫乎?为王安石辩护的人也只好说,汉恩自浅胡自深是专指男女关系,无关君臣之义。我想,王安石这里所说的恩,确是指男女关系。但不是一般的男女关系,而是从更高的角度,即从社会的角度来看问题的。也可说,此语即对前一首所提问题的答案,即男女结合应以相知心为准则。这思想非常近代化,有资本主义萌芽味道。不过,男女关系也要从政治上看问题,例如我们在大批判中就是这样,那情况就有所不同了。 还有,王安石这诗的结尾是错误的。曾经拜访过明妃的青冢,而明妃的哀弦却并未留至今(留下的是词)。 王安石是历史上有名的拗相公,这两首诗大做翻案文章,也充分表现了他的性格。一则说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死毛延寿。替毛延寿开脱。再则说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和认为昭君出塞是悲剧的唱反调。三则说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着重相知二字,这就更进一步了。既然失意无分南北,与其留在汉宫做被困长门的阿娇(其实对王昭君而言,假如她不是自请遣嫁匈奴,根本就没有机会见到汉元帝,连阿娇都做不成的),倒不如远嫁匈奴,得到知心夫婿了。翻案文章,做到这个地步,那已不是昭君怨而是昭君乐了。

是喜剧还是悲剧

  说来有趣,昭君出塞,是喜剧还是悲剧,历来就有两种不同的看法,唱对台戏的不仅杜甫和王安石而已。 昭君墓周围有很多诗碣,其中一首诗碣刻的诗是:闺阁堪垂世,明妃冠汉宫。一身归朔汉,万里靖兵戎。若以功名论,几与卫霍同。人皆悲远嫁,我独羡遭逢。纵使承恩宠,焉能保始终。至今青冢在,绝城赋秋风。卫霍即汉朝的名将卫青和霍去病,诗人把王昭君与卫霍相提并论,对她可说是高度赞扬了。不过诗中虽没明言,但显而易见,诗人笔下的王昭君是抱着自我牺牲的精神和番的。是则在昭君的得意(诗人我独羡遭逢得意)中也还有怨在。 近人郁达夫也有一首咏王昭君的诗,命意和此诗相类。郁诗道:马上琵琶出塞吟,和戎端的爱君深。当年若贿毛延寿,哪得诗人说到今。 写王昭君是抱着爱君(汉元帝)之心,为保主上江山而去和戎。就命意和技巧来说,这首诗都不能算是佳作。不过这是郁达夫的少作,他写这首诗时,只有18岁。 前面所引的这几首诗,不管是说昭君怨还是昭君乐,基本上都是同情王昭君的,但也有一首诗,非但不同情王昭君,而且是大骂她。此词见于《疆村丛书》,词牌名《烛影摇红》,词的前面有序文。 烛影摇红(后汉匈奴传,言呼韩邪单于来朝,愿为汉婿,后宫王嫱以积怨自请行,此事之实也。《西京杂记》乃云,元帝使画工毛延寿图宫人形貌,按图召幸。王嫱以贿金少,画不及貌,宫人王嫱当行,帝见之悔,乃杀延寿。夫元帝柔仁之主也,而谓其因女色杀画工,余固不信。而王嫱以无宠自请行,诚一污贱女子耳,后之为昭君曲者多归咎元帝,殊不当也。因此赋。) 深锁宫花,绣生鱼钥重门闭。美人何事怨东风,独赋伤春意。月照黄沙万里,到毡城,芳心自喜。尊前歌舞,马上琵琶,宠深谁比。 毳服胡妆,哪思旧日骄罗绮。年年秋雁向南飞 肯寄相思字。岁久玉颜憔悴。似花落、悔随流水。草青坟上,应是香魂,尚含愁思。

文章主旨

  在历代文人笔下,王昭君大抵是一位深可哀矜的悲剧人物,汉元帝是一个事先受蒙蔽、事后又情意缠绵的多情皇帝,而毛延寿则是酿成昭君悲剧的祸首。王安石这首诗却独出机杼,于传统见解中翻出新意:正是由于专制帝王对嫔妃只有玩弄之意而并无真实爱情,才导致昭君宁愿含恨离汉。因此酿成王昭君悲剧的元凶是汉元帝。这首诗命题新颖,遭致议论纷纷,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广泛影响。

形象塑造

  王安石《明妃曲》在艺术上颇堪注意之处,是对王昭君形象的刻画。第一部分中描绘王昭君的美貌,不在其面容、体态上穷尽笔力,而是着重写昭君的风度、情态之美,以及这种美得感染力,并从中宣泄她内心悲苦之情。这样就写出了呼吸可闻、音容毕现的活生生古代美女形象。第二部分,着重写王昭君的内心情感。前人于此,往往以抒写昭君的哀情、怨情和渲染悲剧气氛为重点,而此诗除描写其身世可悲之外,还揭示出她对故国、亲人的挚爱之情,与推己及人的善良心肠。这样的王昭君,就不惟可悲,而且可敬。

其他有关明妃的作品

明妃曲和王介甫作

  欧阳修 胡人以鞍马为家,射猎为俗。 泉甘草美无常处,鸟惊兽骇争驰逐。 谁将汉女嫁胡儿,风沙无情貌如玉。 身行不遇中国人,马上自作思归曲。 推手为琵却手琶,胡人共听亦咨嗟。 玉颜流落死天涯,琵琶却传来汉家。 汉宫争按新声谱,遗恨已深声更苦。 纤纤女手生洞房,学得琵琶不下堂。 不识黄云出塞路,岂知此声能断肠!

咏怀古迹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明妃曲二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