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筝曲《西江月》和《云庆》浅谈古筝的流派特点

发布时间:2017-06-12 21:37:23

根据筝曲《西江月》和《云庆》浅谈古筝的流派特点
作者:李颖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第19

        摘要:追溯古筝历史由来,介绍南北流派所分的八大流派特点;详细对比潮洲筝曲与浙江筝曲的不同。通过对筝曲《西江月》和《云庆》的比较,浅析两首乐曲在演奏方法和处理方式方面的不同。

        关键词:古筝的由来;南北流派;潮洲筝曲;浙江筝曲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9-0155-03

        一、古筝的由来与发展

        筝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至今约有2500多年的历史。《战国策·齐策》中有描述:其民无不吹竿,鼓瑟,击筑,弹筝。这说明在春秋、战国时期,筝就已流行于秦、齐、赵等国。其中以秦国最为盛行,《史记》中记载:公元前237年(秦始皇十年),宰相李斯在《谏逐客令》中记:夫击瓮叩击、弹筝博脾,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故素有秦筝之称。筝与琴不同,流行于民间,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乐器。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记载:古筝五弦,施于竹如筑,秦蒙恬改于十二弦,变形如瑟,易竹于木,唐以后加十三弦。中国原始的筝,是用大竹筒做的,到秦朝时摹仿瑟的造型,改用木板制作;筝最初只有五弦,后发展为十二弦,到隋唐时增至十三弦。明代增至十四、十五弦,到近代才出现了十六弦乃至现代的二十一至二十六弦筝。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筝没有由于时间的推移而灭绝,而是更加广泛地流传开来。在唐代最为盛行,在民间和宫廷都可听到筝乐。筝已经发展成为一件具有丰富表现力的流行乐器了。我们可以从唐代诗人的诗歌中了解其影响:深宫高楼人紫清,金作蛟龙盘乡楹。佳人当窗弄白日,弦将手语弹鸣筝。”[1]“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扬岸。”[2]两首诗均从不同的角度描述筝所表现的情感或抒怀。筝的音色优美动听,清脆悦耳,伴随着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的交流,筝还远传于朝鲜、日本、越南等国。

根据筝曲《西江月》和《云庆》浅谈古筝的流派特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