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艾灸穴位图

发布时间:2013-02-26 11:48:01

妇科艾灸穴位图

www.39yst.com发表时间:2011-01-06 13:22来源:三九养生堂

  1、卵巢保养:适应于雌性激素分泌减少引起的女性通经,月经不调,阴道干燥等症。

  2、子宫保养:适应于宫寒不孕,宫颈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等症状

  3、附件保养:适应于妇科炎症,骨盆炎症,下腹坠胀,乳房胀痛等症状。

  1)、卵巢、子宫、附件是什么器官?功能是什么?

  卵巢子宫附件是女性最重要的性器官,卵巢位于子宫两侧呈椭圆形,重量为5-6克,内部表面光滑,主要功能是产生卵子,并分泌雌激素(孕激素黄体素分泌的功能)雌激素的作用十分广泛,可促进和调节女性的生殖器的发育和第二性特征的发育,在雌激素作用下,女性才得以保持女性的特征,亭亭玉立的身材和细腻无暇的皮肤。

  (2)、卵巢、子宫、附件功能的降低会给女人带来怎样的危害呢?

  医学界发现,由于卵巢子宫附件功能减低女性会出现自主神经失调,内分泌失调,及失眠多梦,头晕眼花,耳鸣,惊慌,多汗乏力,易激动,记忆力减退,焦虑,肥胖,皮肤产生色斑,粗糙起皱,乳房萎缩,阴部干松分泌物减少,性冷淡,痛经,月经失调,肠胃失调,情绪不稳定,更年期提前等症状,这些症状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和容颜,给诸多的女性带来生理和心理的压力,使幸福的生活出现了阴影。

  3)、女性生殖系统的保养有那些好处?

  通过卵巢的保养(主要是靠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进行指挥调整)唤醒女性自主雌激素的分泌,从而达到女性从里至外的改变,减少色斑皱纹,消除痛经及妇科炎症,消除性冷淡等症状,重新塑造全新的自我。

  (4)、哪些女性适应卵巢保养?

  一般女性在25岁以后由于生理的原因,特别是生活的压力,不良的饮食习惯环境的影响,都会使卵巢子宫附件的功能降低。都适宜作此保养,特别是伴有以下症状者,更应做卵巢子宫附件的保养。

  4、初潮过后,女性特征不明显,无腋毛,阴毛,乳房平坦,乳头内陷的发育不良者。

  5、女性痛经,月经不调,色斑暗疮,性冷淡,更年期提前,雌激素分泌减少引起的肥胖,宫寒不服,妇科炎症。

  取穴:神阙穴(肚脐)

  神阙穴(肚脐)的作用:

  温补脾肾,回阳救逆; 调理脾胃,理肠止泻; 熄风开窍,宁心安神;交通心肾,制约膀胱; 温经通络,祛风除湿; 调和气血,调补冲任。神阙穴位于人体之中央,其上为阳,其下为阴,介于阴阳二者之间,得天独厚,故能调和阴阳、扶正祛邪、温补脾肾,故可治百病,尤其是脾、胃、肾之病。在治疗中可采用灸法、按摩法、针刺法、敷法、拔罐法。在上述五法中,历代用得较多的是灸法和敷法。由于神阙穴位于肚脐之中央,具有上至泥丸,下至涌泉之效力,又为先天之本源,后天之根蒂,是生命之根,是胚胎发育中腹壁的最终闭合处,皮下组织少,皮肤敏感度高,屏障功能差,加之血管分布特殊,血液循环好,渗透性强,药物经脐直接吸收,而未经消化道,很少进入肝脏,有效成分破坏较少,因此艾灸、敷脐疗法更为方便,从而达到调整阴阳平横和气血的作用,使宫腔功能得到保养和维护,促进了女性生殖器官的发育,防止和治疗各种女性的妇科疾病,减少色斑,皱纹,暗淡无光等皮肤问题。

  灸法:可直接灸,也可隔姜、隔盐灸。

  6、为什么女性腹腔保养要以为主药呢?

  艾叶——属菊科灌木状草本植物,春夏之末花开时节采摘为上品。中医认为艾性辛,温,味苦,省寒熟热,自古为妇科主药。适应于虚寒腹痛,蹦漏下血,月经不调,带下病及皮肤瘙痒等,可温气血,通达经络,治疗各种寒痛症。增强人体免疫力。

  古方说:肾主骨生髓,脑为隋之海。采用天然的艾草或艾绒来补中益气,活血化淤,能调和妇科症状,运用独特的传统中医方法在神厥穴上灸治,通过神厥给药,升温降浊,达到激发腺轴的功能,辅助治疗疾病,提升女性雌激素E2再卵巢的分泌量而滋润肌肤,平衡阴阳,起到保健、养颜和治疗的功效。

  7 卵巢保养取穴:神阙、水分、水道、天枢、归来。

  卵巢保养适应于雌性激素分泌减少而引起的女性痛经、月经失调、阴道干燥等症。

  我国妇女绝对值的平均年龄为4950岁。而有些妇女虽然月经初潮正常几年后就出现月经停止,甚至有更年期综合征表现,如果测定其体内激素水平,即可发现其与绝经后妇女有相同的变化。凡在40岁以前不来月经,通过内分泌检查卵巢功能衰竭,就可以诊断为卵巢功能早衰。据有关资料表明,目前卵巢功能早衰有低龄化趋势,且发病率越来越高。卵巢功能早衰的原因一般来说,造成卵巢早衰最常见的原因是幼年患过腮腺炎并发卵巢炎,破坏了卵巢的功能,使卵巢对垂体的促性腺激素的刺激不敏感,没有产生应有的反应。此外,体内免疫机制的问题如风湿性关节炎、甲状腺疾病以及遗传性疾病因素等,也是导致卵巢功能早衰的重要原因。

  有人把卵巢称为女性的生命之源和青春动力,其功能早衰的标志便是提前绝经进入更年期。有学者分析,卵巢功能状态决定着绝经的早晚。除以上因素影响外,还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有着密切的关联。

  生活节奏加快导致的心理压力过大,也会使女性提早出现隐性更年期的症状。据一项问卷调查资料显示,在30多岁的白领女性中,有27%的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隐性更年期现象。她们自诉身心疲惫、体重攀升、烦躁失眠、皮肤干燥、发色枯黄、月经紊乱等,有时还会厌倦工作,莫名其妙地病一场,虽然服用了大量保健品也无济于事,严重影响了自己与家人的生活与工作。在妇科门诊,这种受到更年期过早侵袭的女性已占到门诊量的20%左右。心理学家研究后发现,造成这些女性卵巢功能早衰、过早出现更年期症状的原因是心理压力过大。

穴位的定位及穴位的功效

  1、神阙穴:肚脐

  主治:温阳救逆、利水固脱。主治痢疾、绕脐腹痛、脱肛、女人血冷不受胎、中风、水肿鼓胀、肠炎、产后尿潴留。

  2、水分:

  定位:脐上1寸。

  主治:帮助恢复腹部肌纤维的弹性,有利于收腹祛脂同时可消除水肿,小便不利,腹痛。

  3、水道:

  定位:下腹部脐下3寸、旁开2寸。

  主治:增强腹直肌弹力纤维的弹性增强水液代谢能力,有利于皮下脂肪的消除,对痛经、闭经、小便不利有效。

  4、天枢:

  定位:脐旁开2

  主治:腹胀肠鸣、绕脐痛、便秘、月经不调等。

  5、归来:

  定位: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当前正中线旁开2寸。

  主治:活血化淤、调经止痛、月经不调、带下、卵巢炎、秘尿系统疾病、阴*痛、男女生殖器疾病。

  8、子宫保养配穴:取穴:神阙、水分、天枢、关元、中极、子宫。

  生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生孩子,这是女性的宿命也是一种福份。十个月,更确定地说是280天,子宫便成了养育宝贝儿最安全的窝,那么怀孕时子宫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没有怀孕的子宫大概象女性的拳头,长度是6~8cm,体积是10ml,重量是70g左右,可是怀孕后,到快要生的时候会变得特别大,体积大概要增加500倍,达到5L左右,重量1.1kg

  子宫出现问题常出现以下症状: 如:下腹疼痛、腰痛、月经失调、骚痒、痛经、白带多、性交痛等症状,长期以来严重影响着女性的身心健康,不少病人羞于求医或者没有时间到医院治疗,一再贻误病情,以致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适应于宫颈炎、子宫炎、白带病变症等。

  1 水道:

  定位:下腹部脐下3寸、旁开2寸。

  主治:增强腹直肌弹力纤维的弹性增强水液代谢能力,有利于皮下脂肪的消除,对痛经、闭经、小便不利有效。

  4、天枢:

  定位:脐旁开2

  主治:腹胀肠鸣、绕脐痛、便秘、月经不调等。

  5、中极: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

  主治:增强腹部肌纤维的弹性,消除皮下脂肪的雍积、增强生殖和泌尿系统的功能,并可治疗阳痿、遗精及月经不调、蹦漏、带下等。

  6、子宫:

  定位: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中极旁开3寸。

  主治:调经理气、升提下陷、子宫下垂、月经不调、痛经、子宫内膜炎。不孕症。

9、附件保养的配穴:神阙、水分、气海、天枢、中极。

  附件炎是致病微生物侵入生殖器官后引起输卵管、卵巢感染的常见疾病。分急性和慢性两种。细菌可在分娩时或在施行人工流产术时侵入生殖器,也可因月经期不注意卫生用具不洁,或经期游泳和性交,使细菌乘机而入。

  急性附件炎症状明显,如发热、寒战、下腹剧痛等。慢性附件炎有程度不同的腹痛,或小腹坠胀和牵扯感,具时轻时重,伴有白带增多、腰疼、月经失调等症状。

  适应于妇科炎症、骨盆炎、下腹坠胀、乳房胀痛等症。

  穴位的定位及穴位的功效

  1、神阙穴:肚脐

  主治:温阳救逆、利水固脱。主治痢疾、绕脐腹痛、脱肛、女人血冷不受胎、中风、水肿鼓胀、肠炎、产后尿潴留。

  2、水分:

  定位:脐上1寸。

  主治:帮助恢复腹部肌纤维的弹性,有利于收腹祛脂同时可消除水肿,小便不利,腹痛。

  3、水道:

  定位:关元旁开2

  主治:增强腹直肌弹力纤维的弹性增强水液代谢能力,有利于皮下脂肪的消除,对痛经、闭经、小便不利有效。

  4、天枢

  定位:脐旁开2

  主治:腹胀肠鸣、绕脐痛、便秘、月经不调等。

  5、中极: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

  主治:增强腹部肌纤维的弹性,消除皮下脂肪的雍积、增强生殖和泌尿系统的功能,并可治疗阳痿、遗精及月经不调、蹦漏、带下等。

  操作:使用艾灸仪或艾绒作用在以上穴位上,艾灸时间:15-30分钟/次,每天或隔天一次,10次为一疗程。

  10、女性腹腔保养注意事项:

  1、卵巢囊肿患者禁做养护,必须遵医嘱内服药物

  2、不规则阴道出血或阴道排除异常者,不在保养范围

  3、生殖器刺激,外阴瘙痒者请做妇检,排除病原后才可做保养。

4、更年期综合症并伴有心血管,高血压或糖尿病者慎做。

艾灸足三里穴位图

www.39yst.com发表时间:2011-01-06 13:02来源:三九养生堂

  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位于小腿的前外侧,在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足三里是胃经的主要穴位。具有调理脾胃。健运脾阳,温中散寒,补中益气,调和气血。宣通气机,导气下行,补虚强身的作用。《甲乙经》载:五脏六腑之胀,皆取三里,三里者,胀之要穴。《外台科要》载: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气上眼暗,所以三里下气也。《医说》羹:若要安。三里莫要干。《针灸大成》载:中风预防灸,若有中风先兆时便宜急企三里绝骨四处,各三壮春交夏时,夏交秋时。俱宜灸。常令二足(足二里)有灸疮为妙。《江间式心身锻炼法》载:无病长寿法。每月必有十日灸足三里穴,寿至二百余岁。

  现代研究认为艾灸足三里穴。能调节高血压病初期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降血压的作用。能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下降,可以改善血液出黏滞度。并有扩张血管,降低血液凝聚的作用,可以预防脑血管意外的发生。艾灸足三里,还能增强消化吸收能力,改善铜、锌代谢。减少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

  艾灸足三里,对消化系统的胃肠功能低下、食欲不振,消化吸收不良、急慢性胃炎、口腔及胃溃疡、胃下垂、腹泻、便秘,对心脑血管系统的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绞痛、脑血管意外,对呼吸系统的感冒、肺结核,对泌尿生殖系统的尿频遗尿、小便不通、遗精,阳痿、早泄等也均有防治作用。艾灸足三里还能增强体力,解除疲劳,调节神经,有较强的延缓衰老的作用,是养生保健的重要方法。

艾灸治疗慢性胃病详解(穴位图)

来源:http://www.hxaijiu.com  时间: 2010-11-18 9:55:40

    慢性胃炎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或萎缩性病变。其病理变化多局限于黏膜层,病变实质主要是:胃黏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后,最终导致不可逆的固有腺体的萎缩,甚至消失。病程缓慢,反复发作而难愈。

    胃体胃炎可能与免疫关系比较密切,而胃窦胃炎则与吸烟、饮酒等外来刺激或胆汁反流等关系较大。本病属中医胃脘痛范畴,脾阳不足,或贪食生冷,致阴寒内盛;情志不畅,郁怒伤肝,肝气或肝火犯胃;嗜食辛辣或肝火耗伤胃阴;肝郁气滞,日久使血行不畅,瘀停于胃而发病。

    【辩证】主要临床表现为食欲减退、上腹部不适和隐痛、喛气、泛酸、恶心、呕吐等。脾胃虚寒表现为胃脘隐痛、喜得温按、饭后痛减、空腹痛重;肝气或肝火犯胃表现为胃胁胀痛、喛气频繁,或伴有心烦易怒、胸闷善太息,或胃中灼痛、口苦;胃阴亏虚引起胃脘隐痛、知饥不食、口燥咽干;血瘀胃络产生胃脘刺痛或割痛、痛有定处、痛处拒按。

    【治则】艾灸可以疏肝理气,活血暖胃,养阴止痛。

    【取穴】中脘、胃俞、足三里、上腹部阿是穴。

    【配穴】脾胃虚弱加脾俞;肝气或肝火犯胃加行间;血瘀胃络加膈俞

    【灸法】着肤灸,每次35穴,每日灸1次,每穴5壮,每10天为1个疗程,可在任脉腹部循行线上行火龙灸

【按语】饮食方面注意:饮食规律,少食多餐,饮食为主;应细嚼慢咽,忌暴饮暴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忌烟忌酒,少饮浓茶咖啡及禁食辛辣、过热和粗糙食物;胃酸过低和胆汁反流者,宜多吃瘦肉、禽肉、鱼、奶类等高蛋白低脂肪饮食;避免服用对胃有刺激作用的药物(如水杨酸钠、吲哚美辛、保泰松和阿匹西林等);缓解精神紧张,保持情绪乐观,以防免疫功能下降和增强抗病能力;注意劳逸结合,适当锻练身体。积极治疗口咽部感染灶,勿将痰液、鼻涕等带菌分泌物吞咽人胃导致慢性胃炎。

艾灸治疗近视眼(附穴位图)

日期:2010-05-09 12:49:31 点击:300  作者:阿杰

艾灸治疗近视眼。

【治则】以滋补肝肾,养血明目为主。

【取穴】艾灸治疗近视眼以眼周围穴位为主。

【灸法】雷火灸、隔核桃壳眼镜灸等。这些方法都比较老套了,现在有更先进的方法,就是眼部温灸器艾灸。

【方法】患者取座位或卧位,用眼部温灸器里面放置专用艾条点燃,可以在眼周穴位来回艾灸,自己感觉微热或周围皮肤潮红,然后艾灸睛明、鱼腰、瞳子髎、四白、每穴艾灸5-10分钟。然后可以用单眼艾灸盒艾灸风驰和大椎穴。每天艾灸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一疗程后休息3天,再继续下一个疗程的治疗。

用这种方法治疗两个疗程后视力可有明显提高,同时也具有美容的效果。美容院就是用眼部温灸器给需要美容的人在眼部去皱。

【需要注意】在艾灸期间,不要过度用眼,免得疗效不佳。

总之,艾灸治疗近视眼,如果你仍然不能脱离用眼的现有状态,就是有效果也是短暂的。

装置由:底座(内设悬艾簧)、器体(设气门)、器罩(设气门)、防护袋组成。

艾灸常用穴位图

灸身柱穴

    身柱穴属督脉,在项后第三胸椎与第四胸椎之间。身柱有理肺气,补虚损,解疗毒,宁神志的功效。

   灸身柱能温补元阳,调和气血,促进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现代研究认为,灸身柱可以调节人的神经系统,可以防止神经衰弱,失眠症,头痛的发作,可以防止疲劳,促进肌体体力的恢复。灸身柱对小儿的胃肠道疾病,如消化不良,吐乳,泄泻,食欲不振等有防治作用。此外,对精神萎靡、夜哭,呼吸系统的哮喘、气管炎、百日咳、感冒、肺炎等都有防治作用。《养生一言草》载:小儿每月灸身柱、天枢,可保无病。

   灸大椎穴

    大椎穴属督脉,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之间,大椎穴又名百劳穴,是督脉、手足三阳经、阳维脉之会,有诸阳之会阳脉之海之称。

此穴有解表、疏风、散寒,温阳、通阳、清心、宁神、健脑、消除疲劳、增强体质、强壮全身的作用,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大椎穴,可增加淋巴细胞的数量,提高淋巴细胞的转化率和E一玫瑰花环形成率,具有提高机体细胞免疫的功能。艾灸此穴,可用于老年人项背畏寒,用脑过度引起的疲劳、头胀、头晕,伏案或低头过度引起的项强不适、颈椎病,血管紧张性头痛等。

    大椎穴还有明显的退热作用,艾灸大椎穴,能防治感冒、气管炎、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还可用于肺气肿、哮喘的防治。

   灸中脘穴

    中脘穴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中脘穴有调胃补气、化湿和中、降逆止呕的作用。《甲乙经》载:胃胀者腹满胃脘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中脘主之,亦取章门。又载:伤忧思气积,中脘主之。《玉龙歌》说:黄疽四肢无力,中脘、足三里。

实验观察发现,艾灸小白鼠中脘穴,能增加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艾灸中脘穴后能使胃的蠕动增强,幽门立即开放,胃下缘轻度提高,空肠黏膜皱襞增深、肠动力增强。艾灸中院有利于提高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和增强人的抵抗力,对于胃脘胀痛、呕吐、呢逆、吞酸、食欲不振等有较好疗效。

   灸关元穴

    关元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3寸。该穴为小肠之募穴,足三阴经、任脉之会,一身元气之所在。别名丹田。《难经·六十六难》集注中杨玄操说:丹田者,人之根本也,精神之所藏,五气之根元,太子之府也。中医学认为,关元其部位为真阳所居、化生精气之处。艾灸关元能使清阳上升,浊阴下降,元阳温暖,血液充盈,能培肾固本,补气回阳,通调冲任、理气活血。艾灸关元,能治积冷,男子疝气,梦遗淋浊,女子瘕聚,经产带下,诸虚百损。

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关元可使血液动力学改变,对心肌具有正变力性作用,从而使得每博指数(SI)和左心室搏做功指数(LVSWI)稳定增加。艾灸关元还可改变动脉血氧运输量,有增加利用氧的作用,能增加机体代偿能力,防止缺氧加重和延缓休克的发展。艾灸关元可防治遗尿、尿频,隆闭、少腹胀痛,脱肛、疝气、遗精,白浊、阳痿、早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崩漏、恶露不尽、不孕,中风脱证、虚劳赢瘦等。

   灸气海穴

    气海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1.5寸。

  灸气海有延年益寿、养生保健的作用。据们《旧唐书》卷一百六十五载,柳公度年八十余,步履轻便,当有人问其养生之术时,他说:吾初无术,但未尝以元气作喜怒,气海常温耳。灸气海能生发和培补元气,滋荣百脉,益肾固精,保健强身,解除疲劳等。据《窦材灸法》记载:上消病,日饮水三至五升,及心肺壅热,又吃冷物,伤肺肾之气……春灸气海,秋灸关元三百壮,口生津液。"认为灸气海能预防xxx。日本代田文志(现代日本针灸学家)认为用艾灸气海可预防阑尾炎,他说:为顿挫阑尾炎而灸  203O 壮。

现代研究认为:艾灸气海穴可防治下腹部疼痛、大便不通、泄痢不止,遗尿、遗精、阳痿、滑精,闭经、崩漏、带下、子宫脱垂,中风脱证、脘腹胀痛、气喘、疝气,失眠、神经衰弱、肠炎等。

   灸神阙穴

    神阙(肚脐)属任脉经.又名脐中。

艾灸神阙穴,有温补元气,健运脾胃,固脱复苏之功效。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实验性关节炎大白鼠的神阙穴,其炎症区坏死程度及细胞浸润明显减轻,隔盐灸正常小白鼠的神阙穴,其杀伤细胞活性,在24小时内迅速升高,72小时至120小时复原,若间日连续灸,则活性升高可维持更长的时间。

    灸神阙还能治泄泻、便血及病后大便不通。据《窦材灸法》载:肠癖下血,久不止,此饮食冷物,损大肠气也,灸神阙穴三百壮;虚劳人及病后大艾灸神阙穴,对泄泻、绕脐腹痛、脱肛、中风脱证、角弓反张、产后尿潴留、慢性腹泻、皮肤瘙痒、荨麻疹有效好的防治作用。

   灸足三里穴

    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位于小腿的前外侧,在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足三里是胃经的主要穴位.具有调理脾胃.健运脾阳,温中散寒,补中益气,调和气血.宣通气机,导气下行,补虚强身的作用。《甲乙经》载:五脏六腑之胀,皆取三里,三里者,胀之要穴。《外台科要》载: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气上眼暗,所以三里下气也。《医说》羹:若要安.三里莫要干。《针灸大成》载:中风预防灸,若有中风先兆时便宜急企三里绝骨四处,各三壮春交夏时,夏交秋时.俱宜灸.常令二足(足二里)有灸疮为妙。《江间式心身锻炼法》载:无病长寿法.每月必有十日灸足三里穴,寿至二百余岁。现代研究认为艾灸足三里穴.能调节高血压病初期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降血压的作用.能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下降,可以改善血液出黏滞度.并有扩张血管,降低血液凝聚的作用,可以预防脑血管意外的发生。艾灸足三里,还能增强消化吸收能力,改善铜、锌代谢.减少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

    艾灸足三里,对消化系统的胃肠功能低下、食欲不振,消化吸收不良、急慢性胃炎、口腔及胃溃疡、胃下垂、腹泻、便秘,对心脑血管系统的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绞痛、脑血管意外,对呼吸系统的感冒、肺结核,对泌尿生殖系统的尿频遗尿、小便不通、遗精,阳痿、早泄等也均有防治作用。艾灸足三里还能增强体力,解除疲劳,调节神经,有较强的延缓衰老的作用,是养生保健的重要方法。

   灸三阴交穴

    三阴交属足太阴脾经,位于小腿内侧,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后缘。

三阴交是足三阴经(脾经、肾经、肝经)的交会穴,对肝、脾、肾三脏的疾病有防治作用,具有健脾和胃化湿,疏肝益肾,调经血,主生殖的功能。中医学文献记载,三阴交能主脾胃虚弱,心腹胀满,不思饮食,痹痛身重,四肢不举,腹胀肠鸣,溏泄,小便不利,疝气,梦遗失精,脐下痛不可忍,漏血不止,月水不止等。《甲乙经》载:足下热胫痛,不能久立,湿痹不能行,三阴交主之。《外台秘要》集验:灸丈夫梦泄法,灸足内踝上名三阴交二七壮。

    《千金要方》载:内踝上3寸绝骨宛宛中灸五十壮。主咳逆,虚劳寒损、忧恚,筋骨挛痛疵气、痔血……凡二十二种病,皆当灸之也。《眼科锦囊》载:上睑低垂轻证者,灸三阴交。

   现代医学认为灸三阴交可以防治夜尿增多,小便不利,膀胱炎,急、慢性肾炎,睾丸炎,阳痿,遗精,遗尿,月经不调,经闭崩漏,产后血晕。艾灸三阴交对神经系统的失眠、神经衰弱、心悸,心脑血管方面的冠心病、高血压,消化系统的脾胃虚弱、肠鸣腹胀、泄泻、消化不良、腹痛、便血、便秘等都有防治作用。

其他美容穴位

艾灸治疗痔疮取穴:痔点和长强穴





方法,可以用艾条直接熏烤,也可以用隔姜灸或隔蒜久。



下面我介绍比较省事的方法。



1,在艾灸之前,先把肛门洗干净,为了达到治疗目的,免去蹲着的劳累之苦,你可以买一个中间带眼的小凳子。









这是中间有眼的小凳子,洗净肛门,肛门对准瞪眼,把小凳子下面放好高矮适度的艾条,自己体会有熏灼感。





点火的艾条朝上。



长强穴和痔点,都是治疗痔疮的首选,《十四经要穴主治歌》云:长强惟治诸般痔《普济方》云:灸痔法,疾若未深尾闾骨下谷道,灸一穴便可除去。此处所指亦已长强穴似。古籍中所载治疗本病,还有承山、命门、会阴、飞扬等

手阳明大肠经穴位意义

作者:Tianyi 浏览 1741 发布时间 10/05/13

 

 穴歌:

手阳明穴起商阳 二间三间合谷藏 阳溪偏历温溜长

下廉上廉手三里 曲池肘髎五里近 臂臑肩颙巨骨当

天鼎扶突禾髎接 鼻旁五分号迎香

流注线:此一经起于商阳,终於迎香。

其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循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终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循禾髎、迎香而终,以交于足阳明也。此经气血俱多,卯时气血注此,受手太阴之交。

商阳穴 shāng yáng

  〖取穴方法〗该穴位于人体的手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解剖〗 有指及掌背动、静脉网;布有来自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桡神经的指背侧神经。

  〖主治疾病〗 耳聋,齿痛,咽喉肿痛,颌肿,青盲,手指麻木,热病,昏迷。

  〖人体穴位配伍〗 配少商穴点刺出血治热病,昏迷。

  〖刺灸法〗 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附注〗 手阳明经所出为

  商阳穴  井穴,属金。

  〖别名〗绝阳,而明。

  〖穴义〗大肠经经气由体内外出体表。

  〖名解〗

  1)商阳。商,漏刻也,古之计时之器,此指本穴的微观形态如漏刻滴孔。阳,阳气也。该穴名意指大肠经经气由本穴外出体表。人体经脉由气血物质的运行构成内外无端的循环,它分为体表部分和体内部分,体表部分运行在三部九候的表层,也即是地之上部,体内部分运行在三部九候的里部,也就是地之内部。商阳它即是大肠经体内经脉气血向体表经脉运行的出口。

  由于人体系统的重力场特征,人体内部的温压场高于外部的温压场,因此大肠经体内经脉所产生的高温高压气态物就会由本穴的漏刻滴孔向外喷射。商阳之名正是对本穴气血物质这一运动特征的概括描述,故名。

  2)绝阳。绝,断绝也。阳,阳气也。绝阳名意亦可释为阴绝而阳,或曰纯阳。如商阳之解,本穴的气血物质由大肠经体内经脉的阴水所化,出体表经脉后化为纯阳之气,穴内无阴性之水,是绝阴化阳的过程,故名绝阳。

  3)而明。而,语气助词,作转折用。明,与暗相对,指可见。而明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为可见之物。在中医学中,物质可划分为二大类,一类为阴,一类为阳,阴又为有形之水,阳又为无形之气。有形之水可见,无形之气不可见。穴名冠以而明,它正是对穴内的气态物质处于特殊的可见状态的描述。由于本穴物质由大肠经体内经脉的阴水气化并喷射而出,成为了可见之状,因而明白可见,故名而明。

  4)大肠经井穴。井,地之孔也。因本穴的气化之气从地部孔隙而出,故为井穴。

  5)本穴属金。属金,指本穴物质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内部外出的高温高压气态物,水湿浓度大,出体表经脉后其变化为散热冷疑,表现出西方之气的秋凉特性,故本穴属金。

  〖气血特点〗气血物质为纯阳之气,性凉。

  〖运行规律〗阳气由大肠经的体内经脉外出体表经脉并循经传于二间穴。

  〖功能作用〗气化大肠经体内水液,向大肠经体表经脉输送高温水湿气体。

  〖治法〗寒则点刺出血(血必淡、色必暗),热则摇孔出气,无见其血。

 

二间穴 èr jiān

  〖取穴方法〗 微握拳,当手食指本节(第2掌指关节)前桡侧凹陷中。

  〖解剖〗 有指屈浅、深肌腱;有来自桡动脉的指背及掌侧动、静脉,布有桡神经的指背侧固有神经,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

  〖主治疾病〗 目昏,鼻出血,齿痛,口歪,咽喉肿痛,热病。

  〖人体穴位配伍〗 配合谷穴治齿痛。

  〖刺灸法〗 直刺0.20.3寸。

  〖附注〗 手阳明经所溜为

  二间穴  荥穴,属水。

  〖别名〗 间谷,闻谷,周谷。

  〖穴义〗 大肠经气血在天部不太高的层次冷凝化水。

  〖名解〗

  1)二间。二,概数,在此表示较小之意。间,间隔、空隙也,指本穴物质所处为空隙之处。

  该穴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位处不太高的天部层次。本穴物质为商阳穴传来的温热水气,在本穴所处为不太高的天部层次,二间之名即是对本穴气血物质所在的空间层次范围的说明,故名。

  2)间谷、闻谷、周谷。间,间隔、空隙也。闻,听也,指距离短近。周,范围也。谷,两山之间的空隙之处。间谷、闻谷、周谷名意皆指本穴的气血物质位处较小的间隙处。本穴物质为商阳穴传来的高温水气,此高温之气因是由商阳穴的喷咀喷出,行至二间后扩散的范围不大,如处于狭小的区域,故名间谷、闻谷、周谷。

  3)大肠经荥穴。荥,极小的水流也。本穴物质为商阳穴传来的温热水湿之气,行至本穴后,因散热而有部分水气冷凝而降,在地部形成细小的经水,故为荥穴。

  4)本穴属水。属水,指本穴物质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商阳穴传来的温热水湿之气,在本穴变化主要是散热冷降的变化,表现出水的润下特征,故其属水。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大部分为天部之气,同时地部亦有极少经水,天部之气及地部经水性皆温热。

  〖运行规律〗 天部之气向三间穴上行,地部经水向商阳穴下行。

  〖功能作用〗 大肠经经气在此分清降浊。

  〖治法〗 寒则补之或灸、或点刺出血,热则泻针出气。

 

三间穴 Sān jiān

  〖取穴方法〗 微握拳,在手食指本节(第2掌指关节)后,桡侧凹陷处。

  〖解剖〗 有第一骨间背侧肌,深层为拇内收肌横头;有手背静脉网(头静脉其示部),指掌侧有固有动脉;布有桡神经浅支。

  〖主治疾病〗 咽喉肿痛,牙痛,腹胀,眼痛,肠泻,洞泄。

  〖人体穴位配伍〗 目中漠漠,即寻攒竹、三间。

  〖刺灸法〗 直刺0.30.5寸。

  〖附注〗 手阳明经所注为

  三间穴  俞穴,属木。

  〖别名〗 少谷,小谷。

  〖穴义〗 大肠经气血在稍高的天部层次形成风气。

  〖名解〗

  1)三间。三,概数,与二相比稍大。间,间隔、间隙。该穴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所处为比二间穴稍高的空间层次。本穴物质为二间穴传来的天部清气,其性温热,上行至三间后所处的天部位置较二间穴为高,故名。

  2)少谷、小谷。少与老相对、小与大相对,皆言小之意。谷,两山之间的空隙也。少谷、小谷名意皆指本穴物质所处的空间范围较小。

  3)大肠经俞穴。俞,输也。大肠经气血由于有二间穴的散热冷降,在本穴处基本上无气血物质的升降变化,本穴只是起到了大肠经气血物质的传输作用,故为俞穴。

  4)本穴属木。属木,指本穴物质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中的气血物质由于基本上无升降变化,而在二间穴不断提供气血物质的情况下,穴内的气血物质只是循大肠经向上部的合谷穴横向移传,表现出风木的横向运动特征,故其属木。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天部横行的风气,性温热。

  〖运行规律〗 穴内物质以横行的风气形式循大肠经传向合谷穴。

  〖治法〗 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合谷穴  Hé gǔ

  〖取穴方法〗 人体合谷穴位于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简便取穴: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解剖〗 在第一、二掌骨之间,第一骨间背侧肌中,深层有拇收肌横头;有手背静脉网,为头静脉的起部,腧穴近侧正当桡动脉从手背穿向手掌之处;布有桡神经浅支的掌背侧神经,深部有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

  〖主治疾病〗 头痛,目赤肿痛,鼻出血,牙痛,牙关紧闭,口眼歪斜,耳聋,痄腮,咽喉肿痛,热病无汗,多汗,腹痛,便秘,经闭,滞产。

  〖人体穴位配伍〗 配太阳穴治头痛;配太冲穴治目赤肿痛;配迎香穴治鼻疾;配少商穴治咽喉肿痛; 配三阴交穴治经闭,滞产;配地仓穴颊车穴治眼歪斜。

  〖刺灸法〗 直刺0.5l寸。

  〖附注〗 (l)手阳明经所过为(2)《神应经》:孕妇不宜针。别名:虎口。

  〖别名〗 虎口,容谷,合骨,含口。

  〖穴义〗 大肠经经气在此形成强盛的水湿风气。

  〖名解〗

  (1)合谷。合,汇也,聚也。谷,两山之间的空隙也。合谷名意指大肠经气血会聚于此并形成强盛的水湿风气场。本穴物质为三间穴天部层次横向传来的水湿云气,行至本穴后,由于本穴位处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肌肉间间隙较大,因而三间穴传来的气血在本穴处汇聚,汇聚之气形成强大的水湿云气场,故名合谷。

  (2)虎口。虎,八卦中的寅木也,风也。口,出入之所也。虎口名意指穴内的气血物质运动形式为风木的横向运动。

  (3)容谷。容,容纳、包容也。谷,两山之间的空隙也。容谷名意指三间穴传来的气血物质在本穴被包容、聚集。

  (4)合骨。合,汇也,聚也。骨,水也。本穴物质为三间穴的水湿之气汇合而成,所处为天部,其状为云,富含水湿,故名合骨。

  (5)含口。含,包含、容纳也。口,脾胃之属也。含口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有脾土的长养特性。本穴物质为三间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之气,由本穴外传时也是以风木的形式横向外传,但由于其水湿云气有温热之性,因而还有部分水湿之气气化上行于天,表现出脾土的长养特性,故名含口。

  (6)大肠经原穴。本穴物质由三间穴的水湿云气而汇聚,性温、量大、所处范围广,可担当起充补大肠经整条经脉气血的作用,故为大肠经原穴。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天部层次大范围内的水湿云气。

  〖运行规律〗 穴内的天部水湿云气一方面横行向阳溪穴传输,另一方面不断气化向更高的天部层次扩散。

  〖功能作用〗 推动天部层次的气血运动,向天部层次输送水湿云气。

  〖治法〗 虚寒则补而灸之,实热则泻之,热症凉药水针良。

 

阳溪穴 Yáng xī

  〖取穴方法〗阳溪穴位于人体的腕背横纹桡侧,手拇指向上翘时,当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

  〖解剖〗 当拇短、长伸肌腱之间;有头静脉、桡动脉的腕背支;布有桡神经浅支。

  〖主治疾病〗 头痛,目赤肿痛,耳聋,耳鸣,齿痛,咽喉肿痛,手腕痛。

  〖人体穴位配伍〗 配合谷穴治头痛。

  〖刺灸法〗 直刺0.50.8寸。

  〖附注〗 手阳明经所行为

  〖别名〗 中魁穴。

  〖穴义〗 大肠经气血在此吸热蒸升上行天部。

  〖名解〗

  1)阳溪。阳,热也、气也,指本穴的气血物质为阳热之气。溪,路径也。该穴名意指大肠经经气在此吸热后蒸升上行天部。本穴物质为合谷穴传来的水湿风气,至此后吸热蒸升并上行于天部,故名。

  2)中魁。中,与旁相对,正也,指本穴气血运行的路线是大肠之正经。魁,首也,与尾相对,指本穴的气血物质为阳热之气,首为阳,尾为阴也。中魁名意指本穴向大肠本经输送阳热之气。

  3)大肠经经穴。经,动而不居也。大肠经经气由本穴经过,故为大肠经经穴。

  4)本穴属火。属火,指本穴气血物质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合谷穴传输至此的水湿云气,水湿云气吸热后上炎于天部,表现出火的炎上特征,故本穴属火。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天部的阳热之气。

  〖运行规律〗 穴内经气由天之中下部上炎至天之天部。

  〖功能作用〗 吸收天部之热并向天部提供水湿。

  〖治法〗 寒则点刺出血而后温灸,热则泻针出气。

 

偏历穴  Piān lì

  〖取穴方法〗 屈肘,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穴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处。

  〖解剖〗 在桡骨远端,桡侧腕伸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有头静脉;掌侧为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背侧为前臂背侧皮神经和前臂骨间背侧神经。

  〖主治疾病〗 目赤,耳鸣,鼻出血,喉痛,手臂酸痛,水肿。

  〖人体穴位配伍〗 配曲池穴治手臂疼痛。

  〖刺灸法〗 直刺或斜刺0.50.8寸。

  〖附注〗 手阳明经络穴。

  偏历穴  络穴。

  〖穴义〗 大肠经经气由本穴别走肺经。

  〖名解〗

  1)偏历。偏,与正相对,偏离之意。历,经历。该穴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偏离大肠正经而行。本穴物质为阳溪穴传来的炎上之气,行至本穴后因进一步受热膨胀并向外扩散,而由于肺经所处的西方之地天部之气不足,所以本穴的膨胀扩散之气偏行肺经,故名。

  2)大肠经络穴。因本穴有天部之气偏走肺经,有联络大肠经与肺经气血的作用,故为大肠经络穴。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天部的阳热之气。

  〖运行规律〗 阳热之气运行分二个方面,一是偏走肺经,二是循大肠经上行。

  〖功能作用〗 向肺经输送大肠经的阳热之气,改善肺气之虚。

  〖治法〗 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温溜穴 Wēn liū

  〖取穴方法〗 该穴屈肘,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穴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处。

  〖解剖〗 在桡侧腕伸肌肌腹与拇长展肌之间;有桡动脉分支及头静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与桡神经深支。

  〖主治疾病〗 头痛,面肿,咽喉肿痛,疔疮,肩背酸痛,肠鸣腹痛。

  〖人体穴位配伍〗 配合谷穴治头痛。

  〖刺灸法〗 直刺0.51寸。

  〖附注〗 手阳明经郄穴。

  温溜穴   郄穴。

  〖别名〗 逆注,蛇头,池头,地头,通注。

  〖穴义〗 大肠经的阳热经气在此聚集并缓慢蒸散。

  〖名解〗

  1)温溜。温,温热也,是对穴内气血物质性状的描述。溜,悄悄地走失也。该穴名意指偏历穴传来的天部之气在本穴悄悄地散失。本穴物质由偏历穴传来,为吸热后上升于天之天部的阳热之气。气血行至本穴后,因其所处为天之天部,外部环境对其的升温作用少,气态物质仍保留原来的余热而缓缓地散热蒸发,散失的情形如悄悄地溜走一般,故名。

  2)逆注。逆,反也。注,灌注也。逆注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为上行。注是对有形之物的形容,其运动方向向下。逆注即是与有形之物向下的灌注方向相反,而本穴气态物的运行方向正是如此,故名逆注。

  3)蛇头、池头、地头。蛇,头小身大之动物也。池,水池也。地,田地也。头,首也。蛇头、池头、地头皆是对本穴气血物质总量与输出量的比喻,意指输出量小也。蛇头与其身相比为小、池之头与其池相比为小、地之头与其地相比为小,故名。

  4)通注。通,通过、通行也。注,灌注也。通注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不光有悄悄地溜走散失的变化,气态物同时也不断地散热缩合如细雨之降归走本经,故名通注。

  5)大肠经郄穴。郄,空隙也。本穴物质为天部之气,其变化为不断地散失,微观下的穴位四周如有众多细小的空隙一般,故为大肠经郄穴。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天之天部的水湿云气,其性较干燥。

  〖运行规律〗 水湿云气以缓慢的蒸散之状循大肠经向上传输。

  〖功能作用〗 散发大肠经气血之热,向大肠经以外的天部提供水湿。

  〖治法〗 有余于气则泻,不足则补,偏寒加灸。

 

下廉穴 Xià lián

  〖取穴方法〗该穴位于人体的前臂背面桡侧,当阳穴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肘横纹下4寸处。

  〖解剖〗 在桡骨的桡侧,桡侧有腕伸短肌及腕伸长肌,深层有旋后肌;有桡动脉分支;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及桡神经深支。

  〖主治疾病〗 头痛,眩晕,目痛,肘臂痛,腹胀,腹痛。

  〖人体穴位配伍〗 足三里穴治腹胀,腹痛。

  〖刺灸法〗 直刺0.51寸。

  〖别名〗 手下廉穴。

  〖穴义〗 大肠经经气位处天之天部,天之下部气血廉洁清静。

  〖名解〗 下廉、手下廉。下,与上相对,指下部或下方。廉,廉洁清明也。手,指本穴位于手部。下廉、手下廉名意指本穴下部层次的气血物质洁静清明。本穴物质为温溜穴传来的水湿云系,此水湿云气在本穴所处的位置是在天之天部,而天之下部的气血物质相对处于廉洁清静,故名。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天之天部的水湿云气。

  〖运行规律〗 水湿云气大部分散热冷却横向下行上廉穴,小部分则横向下行手五里穴。

  〖功能作用〗 吸附并聚集天之天部的浊重之物并使其沉降。

  〖治法〗 热则泻针出气或凉药水针,寒则补针多留或灸。

  〖藏象〗 下廉的天部之气如同气象学中所指的在西北方向刚刚形成的高空冷湿气流,它的运行是不断地从西北方的高空向东南方的低空移动,即是横向下行。此高空冷湿气流中的滞重部分它会快速地从天部的高位降至低位,即如传至上廉穴的水湿云气,而轻质的部分它会在飘行更远处才形成降水云系并化雨而降,此即如传至手五里穴才冷降归地的水湿云系。

 

上廉穴 Shàng lián

  〖取穴方法〗该穴位于人体的前臂背面桡侧,当阳穴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肘横纹下3寸处。

  〖解剖〗 在桡侧腕伸肌肌腹与拇长展肌之间;有桡动脉分支及头静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与桡神经深支。

  〖主治疾病〗 头痛,肩膊酸痛,半身不遂,手臂麻木,肠鸣腹痛。

  〖人体穴位配伍〗 配曲池穴治手臂麻木;

  〖刺灸法〗 直刺0.51寸。

  〖别名〗 手上廉。

  〖穴义〗 大肠经经气中浊重部分在此归降地部,天之上部廉洁清静。

  〖名解〗 上廉、手上廉。上,与下相对,指下部或下方。廉,廉洁清明也。手,指本穴位于手部。上廉、手上廉名意指大肠经气血物质所处为天之下部,天之上部气血虚少,洁静清明。

  本穴物质为下廉穴传来的水湿云系,在本穴所处的位置是在天之下部,而天之上部的气血物质相对处于廉洁清静,故名。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天之下部的水湿云气。

  〖运行规律〗 水湿云气继续散热吸湿并横向下行传向手三里穴。

  〖功能作用〗 吸附天部的水湿浊物向下沉降。

  〖治法〗 实热则泻之,虚寒则先泻后补。

 

手三里穴 Shǒu sān lǐ

  〖穴位取穴法〗 位于前臂背面桡侧,当阳穴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处。

  〖解剖〗 肌肉、神经同下廉穴,血管为桡返动脉的分支。

  〖主治疾病〗 牙痛颊肿,上肢不遂,腹痛,腹泻。

  〖人体穴位配伍〗 配曲池穴治上肢不遂。

  〖刺灸法〗 直刺0.81.2寸。

  〖别名〗三里穴,鬼邪穴,上三里穴。

  〖穴义〗大肠经浊气在此降地并覆盖较大的范围。

  〖名解〗

  (1)手三里。手,指穴所在部位为手部。三里,指穴内气血物质所覆盖的范围。该穴名意指大肠经冷降的浊气在此覆盖较大的范围。本穴物质由上廉穴传来,上廉穴的水湿云气化雨而降,在该穴处覆盖的范围如三里之广,故名。三里、上三里之名意与此穴同。

  (2)鬼邪穴。鬼,与神相对,指本穴的气血物质所处为地部。邪,指邪气。鬼邪名意指穴内物质为地部的水湿。本穴物质为大肠经经气中浊降于地的经水,脾土受之,脾土喜燥而不喜湿,今受之水湿,实为受邪之害,故名鬼邪。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下部的水湿云气和地部之水。

  〖运行规律〗天部的水湿云气沉降于地,地部的水液一部分渗入脾土之中,一部分气化上行曲池穴。

  〖功能作用〗润化脾燥,生发脾气。

  〖治法〗寒盛则补之或点刺出血,湿盛则泻之,热盛则泻针出气或凉药水针。

 

曲池穴 Qū chí

  〖取穴方法〗 人体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解剖〗 桡侧腕长伸肌起始部,肱桡肌的挠侧;有桡返动脉的分支;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内侧深层为桡神经本干。

  〖主治疾病〗 咽喉肿痛,牙痛,目赤痛,瘰疬,瘾疹,热病上肢不遂,手臂肿痛,腹痛吐泻,高血压,癫狂。

  〖人体穴位配伍〗 配血海穴,足三里穴治瘾疹;配手三里穴治上肢不遂;配太冲穴、大椎穴治高血压。

  〖刺灸法〗 直刺 11.5寸。

  〖附注〗 (l)手阳明经所入为 (2)参考资料:据报道,在犬阑尾壁内直接注射B-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混合菌液以引起实验性阑尾炎,用强刺激手法针刺曲池阑尾穴,证明对实验性阑尾炎有肯定的治疗作用。

  曲池穴  合穴,属土。

  〖别名〗鬼臣穴,洪池穴,阳泽穴。

  〖穴义〗大肠经的湿浊之气聚集于此。

  〖名解〗

  (1)曲池。曲,隐秘也,不太察觉之意。池,水的围合之处、汇合之所。曲池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为地部之上的湿浊之气。本穴物质为手三里穴降地之雨气化而来,位处地之上部,性湿浊滞重,有如雾露,为隐秘之水,故名曲池。

  (2)鬼臣。鬼臣,风止也。鬼臣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无风的横向运动。大肠经属金,金气为神为君,其所克的风为鬼为臣,且本穴物质由手三里穴传来,在本穴聚集而无风木的横向运动,风为死鬼,故名鬼臣。

  (3)洪池。洪,盛大也。池,水的围合之处、汇合之所。洪池名意指本穴气血物质名包含大量水湿。

  (4)阳泽。阳,气也,指本穴物质为气态物。泽,聚水的洼池。阳泽名意指本穴物质为富含水湿的天部气态物。

  (5)大肠经合穴。合,汇合、聚合也。本穴物质为手三里穴降地之雨气化而来,在本穴处是聚集之状,为大肠经经气最强盛之穴,故为大肠经合穴。

  (6)本穴属土。属土,指本穴物质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地之上部的雾露之气,受脾部之热而气散于天,有土的不动之义和对金气的长养之性,故其属土。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之上部天之下部的水湿雾露,性温热,气血场范围巨大。

  〖运行规律〗水湿雾露吸热蒸发上炎天部。

  〖功能作用〗转化脾土之热,燥化大肠经湿热,提供天部阳热之气。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之或凉药水针。

 

肘髎穴 Zhǒu liáo

  〖取穴方法〗该穴位于人体的臂外侧,屈肘,曲池穴上方 1寸,当肱骨边缘处。

  〖解剖〗 在桡骨外上髁上缘肱肌起始部,肱三头肌外缘;有桡侧副动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及桡神经。

  〖主治疾病〗 肘臂部痪痛,麻木,挛急。

  〖人体穴位配伍〗 配曲池穴治肘臂疾病。

  〖刺灸法〗 直刺0.51寸。

  〖别名〗肘尖。

  〖穴义〗大肠经经水由本穴的髎孔流入地之地部(骨部)

  〖名解〗

  1)肘髎。肘,肘部,指穴所在部位。髎,孔隙,指穴内气血的运行通道为孔隙。该穴名意指大肠经经水由地之天部流入地之地部。本穴物质为手三里穴降地之雨流来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经水循地部孔隙从地之天部流入地之地部,故名。

  2)肘尖。指穴所在部位为肘尖部,无它意。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

  〖运行规律〗经水循地部孔隙由地之天部流入地之地部。

  〖功能作用〗将肺及大肠经上源汇聚的冷降之水注入骨所主的地之地部。

  〖治法〗寒则通之,湿则泻之,热则凉药水针。

  〖注〗此穴为肺经、大肠经气血与肾经气血转换的重要穴位,即是我们所说的金生水之穴,肺肾关系的失衡皆可通过此穴作出快速的调整。

 

手五里穴 Shǒu wǔ lǐ

  〖取穴方法〗该穴位于人体的臂外侧,当曲池穴与肩髃穴连线上,曲池穴上3寸处。

  〖解剖〗 在肱骨桡侧,为肱桡肌起点,外侧为肱三头肌前缘;稍深为桡侧副动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深层内侧为桡神经。

  〖主治疾病〗 肘臂挛痛,瘰疬。

  〖人体穴位配伍〗 配曲池穴治肘臂挛痛。

  〖刺灸法〗 避开动脉,直刺0.51寸。

  〖别名〗五里穴,尺之五间穴,尺之五里穴,大禁穴,手之五里穴。

  〖穴义〗大肠经浊气降地之后覆盖的较大范围。

  〖名解〗

  1)手五里。手,指穴位所在的部位为手部。五里,穴内气血物质所覆盖的范围。该穴名意指穴内物质覆盖的较大范围场,且比手三里穴覆盖的范围要大。本穴物质由下廉穴传来,下廉穴是水湿云气开始下降的过程,手五里穴则是水湿云气降地之所,下廉穴所处天部位置比上廉穴高,其所降之浊亦比手三里穴所覆盖的范围要大,故而得名。余名五里、手之五里之意与手五里同。

  2)尺之五间、尺之五里。尺,小也。五里、五间,穴内物质所处的范围也。其名之意与手五里同,名中加尺,在于强调穴内雨降强度较手三里穴为小也,故名。

  3)大禁穴。大,指穴内物质覆盖的范围场大也。禁,禁火热之灸也。大禁名意指本穴禁火热灸之。本穴位处西方之地,地性干燥,而穴内物质为下廉穴天之上部所降的水湿云气,其覆盖的范围也大,雨降的强度也弱,脾土所得之阴不足,忌火热灸之,故名大禁。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的水湿,量极少。

  〖运行规律〗地部经水由地之表部渗入脾土之中。

  〖功能作用〗为脾土提供水湿,消除脾土之燥。

  〖治法〗寒则补针多留,热则泻针出气或凉药水针,无灸。

 

臂臑穴 Bì nào



  〖取穴方法〗 臂臑穴位于人体的臂外侧,三角肌止点处,当曲池穴与肩髃穴连线上,曲池穴上七寸处。

  〖解剖〗 在肱骨桡侧,三角肌下端,肱三头肌外侧头的前缘;有旋肱后动脉的分支及肱深动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深层有桡神经本干。

  〖主治疾病〗 肩臂痛,颈项拘挛,瘰疬,目疾。

  〖人体穴位配伍〗 配光明穴治目疾。

  〖刺灸法〗 直刺或向上斜刺0.81.5寸。

  臂臑穴  手阳明络之会。

  〖别名〗头冲穴,颈冲穴。

  〖穴义〗手阳明经之阳气交会于此。

  〖名解〗

  1)臂臑。臂,指穴所在的部位。臑,动物的前肢,为灵巧、好动之意,此指穴内气血物质为阳气。该穴名意指穴内的气血物质为天部的阳气。本穴位处臂部,穴内气血由大肠经各穴中上行的阳气聚集而成,阳气充盛而使臂能活动自如,故名。

  2)头冲、颈冲穴。头、颈,指穴内物质运行的部位和方向。冲,指穴内物质的运行状态。头冲、颈冲名意指本穴的阳气上冲头、颈各部。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本穴物质为大肠经各穴中上行的阳气聚集而成,阳气强盛,其运行为从天部层次直上头颈,故名。

  3)手阳明络之会。本穴物质为大肠经各穴中上行的阳气聚集而成,故为手阳明络之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天部的阳气。

  〖运行规律〗阳气以冲行之状上行头颈天部。

  〖功能作用〗汇聚大肠经的阳热之气上传头颈天部。

  〖治法〗实则泻针出气,虚则补之、或微灸。

 

肩髃穴 Jiān yú

  〖取穴方法〗肩髃穴位于人体的臂外侧,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向凹陷处。

  〖解剖〗 有旋肱后动、静脉;布有锁骨上神经,腋神经。

  〖主治疾病〗 肩臂挛痛不遂,瘾疹,瘰病。

  〖人体穴位配伍〗 配肩髎穴治肩臂疼痛。

  〖刺灸法〗 直刺或向下斜刺0.81.5寸。

  〖附注〗 手阳明经与阳跷脉交会穴。

  肩髃穴  手阳明跷脉之会。

  〖别名〗髃骨,中骨井,扁骨,扁髃,尚骨,中肩,偏肩,肩尖。

  〖穴义〗大肠经经气中的浊重部分在此沉降。

  〖名解〗

  1)肩髃。肩,穴所在部位也。髃,骨之禺也。禺乃角落之意,髃所指为骨之边缘。该穴名意指在骨部的远端所形成的小范围水域。本穴物质为臂臑穴传来的经气所化,臂臑穴上传本穴的物质为强盛的阳气,至本穴后因散热而冷凝沉降,所降之浊在地部形成小的水域,而本穴的地部水域相对肾所主的腰膝骨部来说它是处于较远的边缘之处,故名。髃骨、扁骨、扁髃之名与肩髃同,扁同偏。

  2)中井骨。中,与外相对,指内部。井,地之孔隙。骨,肾主之水也。中井骨名意指本穴有地部孔隙与肾水相通。本穴物质为大肠经浊降地部之水,因本穴位处肩端两骨间,有地部孔隙与骨相通,故名中井骨。

  3)尚骨。尚,超过、高尚之意。骨,肾主之水也。尚骨名意指本穴经水为高处的肾水。

  4)中肩、偏肩、肩尖。中,指本穴位于大肠经经脉之中部。中肩、偏肩、肩尖皆为对穴所处的位置的指示,无它意。

  5)手阳明跷脉之会。跷,跷健也。本穴物质既有大肠经由此上行头颈部的阳热之气又有地部之经水,表现出跷脉物质阴阳相济的特性,故为手阳明跷脉之会。(阳跷脉,即是保证人的阳气充盛使人活动跷健的血脉。古经书对阴阳跷脉的记述甚少,只有其循行线路和所主之病,阴跷脉为病阳缓而阴急,阳跷脉为病阴缓而阳急。以经书所记跷脉之病反推之,则跷脉在不病之时为阴与阳不急亦不缓,阴阳二物同时共存,而本穴气血即有此特性。在天部,有大肠经上输头颈部的阳气源源而行,在地部,有孔隙与骨部相通,经水有出处有来处,穴内物质阴阳相济,故为手阳明跷脉之会。)〖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量较少。

  〖运行规律〗循大肠经地部流向巨骨穴。

  〖功能作用〗导引大肠经经回流骨部。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之或凉药水针。

 

巨骨穴 Jù gǔ

  〖取穴方法〗巨骨穴位于人体的肩上部,当锁骨肩峰端与肩胛冈之间凹陷处。

  〖解剖〗 在斜方肌与冈上肌中;深层有肩胛上动、静脉;布有锁骨上神经分支,副神经分支,深层有肩胛上神经。

  〖主治疾病〗 肩臂挛痛不遂,瘰疬,瘿气。

  〖人体穴位配伍〗 配肩髃穴,肩髎穴治肩痛。

  〖刺灸法〗 直刺,微斜向外下方,进针 0.51寸。

  〖附注〗 手阳明经与阳跷脉交会穴。

  〖穴义〗大肠经浊降之气在地部形成的巨大水域。

  〖名解〗巨,大也。骨,水也。该穴名意指大肠经阴浊降地后所形成的巨大水域。本穴物质为肩髃穴传来的地部经水,流至本穴后,由于本穴位处锁骨与肩胛骨之间的凹陷处,经水聚集于本穴,故名。(若以地球坐标系的角度来看直立的人体,巨骨穴在高位,肩髃穴在低位,何以经水能上行?此是人体重力场的作用大于地球重力场的作用之故。在人体重力场中,外者为高,内者为低,故肩髃地部经水可流向巨骨。)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范围巨大。

  〖运行规律〗地部水液一方面循大肠经内走天鼎穴,另一方面则循本穴的地部孔隙内注地之地部(骨部)。

  〖功能作用〗汇聚肩胛的地部水液内注骨部。

  〖治法〗寒则通之,热则泻之或凉药水针。

 

天鼎穴 Tiān dǐng

  〖取穴方法〗天鼎穴位于人体的颈外侧部,胸锁乳突肌后缘,当结喉旁,扶突穴与缺盆穴连线中点。

  〖解剖〗 在胸锁乳突肌下部后缘,浅层为颈阔肌,深层为中斜角肌起点;有颈外浅静脉;为副神经、颈皮神经在胸锁乳突肌后缘穿出处,深层为膈神经的起点。

  〖主治疾病〗 暴喑气梗,咽喉肿痛,瘰疬,瘿气。

  〖人体穴位配伍〗 配少商穴治咽喉肿痛。配合谷穴治瘿气。

  〖刺灸法〗 直刺0.50.8寸。

  〖别名〗天顶,天项,天盖。

  〖穴义〗大肠经经水受热气化上行于天。

  〖名解〗

  1)天鼎。天,头面、皮部也。鼎,炉鼎也。该穴名意指大肠经经水受热气化并上行于天。本穴物质为巨骨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受心部外传之热水液蒸发并上行于天,如鼎内之水被加热一般,故名。(从地球坐标系来看,天鼎在上,何以经水能上行,其理同巨骨穴气血运行之解。)2)天顶、天盖。天,指穴内气血所处的部位或运行的方向。顶,支撑也。盖,外盖也。天顶、天盖名意皆指穴内物质为气化之气,对天起支撑或护盖作用。本穴物质为气化后上行于天的阳热之气,阳气的存在,既是对皮部的支撑也是对皮下之物的护盖,故名。

  3)天项。天,指穴内气血所处的部位或运行的方向。项,指穴所处的部位。天项名意指本穴的阳热之气从项部上行天部。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及经水的气化之气。

  〖运行规律〗地部水液在本穴全部气化为气并上行头面天部。

  〖功能作用〗向头面天部传送大肠经的气化之气。

  〖治法〗寒则补之并久留针,热则泻之。

 

扶突穴  Fú tū

  〖取穴方法〗扶突穴位于人体的颈外侧部,结喉旁,当胸锁乳突肌前、后缘之间。

  〖解剖〗 在胸锁乳突肌胸骨头间颈阔肌中,深层为肩胛提肌起始点;深层内侧有颈升动脉;布有耳大神经,颈皮神经,枕小神经及副神经。

  〖主治疾病〗 咳嗽,气喘,咽喉肿痛,暴喑,瘰疬,瘿气。

  〖人体穴位配伍〗 配合谷穴治瘿气。

  〖刺灸法〗 直刺0.50.8寸。

  〖别名〗水穴,水泉穴。

  〖穴义〗大肠经经气在此吸热上行。

  〖名解〗

  1)扶突。扶,帮助、扶持也。突,冲也。该穴名意指大肠经经气在外热的扶助下上行天部。本穴物质为天鼎穴蒸发上行的水湿之气,性滞重,至本穴后无力上行于天,是在心的外散之热扶助下才得以上行,故名。

  2)水穴、水泉穴。穴名之意皆指本穴上行的水湿之气为头面天部的水湿之源,故名水穴、水泉穴。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之气,性滞重。

  〖运行规律〗水湿之气吸热后上行头面天部。

  〖功能作用〗为天部层次提供水湿,清润肺气。

  〖治法〗寒则补之,湿热则泻之。

 

口禾髎穴 Kǒu Hé Liáo

  〖取穴方法〗该穴位于人体的上唇部,鼻孔外缘直下,平水沟穴。

  〖解剖〗 在上颌骨犬齿窝部,上唇方肌止端;有面动、静脉的上唇支;布有面神经、三叉神经第二支下支与眶下神经的吻合丛。

  〖主治疾病〗 鼻塞,鼽衄,口歪,口噤。

  〖刺灸法〗 直刺或斜刺0.30.5寸。

  〖别名〗禾髎穴,长频穴,长髎穴,长颊穴。

  〖穴义〗大肠经的冷降之液由此回流大肠经体内经脉。

  〖名解〗口禾髎。禾,细长之物也。髎,孔隙也。该穴名意指大肠经体表经水由本穴回归大肠经体内经脉。本穴物质为扶突穴与迎香穴二穴提供的天部之气,至本穴后冷降归于地部并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回归大肠经体内经脉,地部孔隙细长狭窄,如孔隙之状,故名。禾髎、长频、长髎、长颊之名皆与口禾穴同。长指地部孔隙细长,频指气血的运行频频不断,颊通挟,皆为对穴内气血物质的运行或穴位的微观形态的描述。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

  〖运行规律〗地部经水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回流大肠经的体内经脉。

  〖功能作用〗导引大肠经的体表之液回流大肠经的体内经脉。

  〖治法〗寒则通之,热则泻之。

  〖注〗大肠经体表经脉的终结点在迎香穴,而其体表经脉与体内经脉的交接点则在口禾髎。

 

迎香穴 Yíng xiāng



  〖取穴方法〗 人体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间。

  〖解剖〗 在上唇方肌中,深部为梨状孔的边缘; 有面动、静脉及眶下动、静脉分支;布有面神经与眶下神经的吻合丛。

  〖主治疾病〗 鼻塞,鼻出血,口歪,面痒,胆道蛔虫症。

  〖刺灸法〗 斜刺或平刺0.30.5寸。

  〖附注〗 (l)手、足阳明经交会穴。(2)《外台》:不宜灸。

  迎香穴  手足阳明之会。

  〖别名〗冲阳穴。

  〖穴义〗接收阳明胃经的五谷浊气并向胃经输送大肠经的清阳之气。

  〖名解〗

  (1)迎香。迎,迎受也。香,脾胃五谷之气也。该穴名意指本穴接受胃经供给的气血。大肠经与胃经同为阳明经,气血物质所处的天部层次相近,迎香与胃经相邻,所处又为低位,因而胃经浊气下传本穴,故名。

  (2)冲阳穴。冲,直上也。阳,阳气也。冲阳穴名意指大肠经阳气由本穴上冲并交于阳明胃经。本穴为大肠经诸穴的最高穴位,大肠经循经上行的阳气皆聚集于此,而本穴又与阳明胃经的气血物质所处层次相同,因而本穴中的阳气向上直冲交于阳明胃经,故名。

  (3)手足阳明之会。理同迎香、冲阳之名解。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之气。

  〖运行规律〗大肠经上行的阳气在此交于胃经,而胃经的下行浊气则在此交于大肠经。

  〖功能作用〗交换大肠经与胃经的天部之气。

  〖治法〗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之。

八髎穴

八髎穴

【位置】:骶椎。又称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左右共八个穴位,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合称八穴

【主治】:腰骶部疾病、下腰痛、坐骨神经痛、下肢痿痹、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小腹胀痛、盆腔炎等病症。

【感觉】:局部按压有酸胀感,用推擦法可使局部发热并向小腹放散。

八髎(liáo)位于膀胱经上,位于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左右共八穴,故名。最早出自于《黄帝内经》,分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脊椎两侧各四个,总共八个,故称八髎穴。髎,孔隙也。八髎五行属水,擅长调节全身的水液,疏通气血。凡是妇科病,都跟气血水液有关。因而,八髎能通调所有的妇科病。命门、肾俞、志室在腰部横向同一条线上。搓八髎是治疗妇科男科之要穴。



  口诀云:大趾连通肝脾经,疏肝健脾强腰身。小趾归属膀胱经,泌尿疾病可医治。第四趾节通胆经,便秘胁痛奉效奇。



  中医有句:脚为肾之根,《儒门事亲》曰:肾主两足。俗语云:脚为树根身为干,泉水滋润树茂盛



  通过这种方法治腰疼效果极好。我是用手背来回上下揉搓,抹点橄榄油,搓的面积尽量扩大到整个后腰部,从命门、肾俞、志室开始,一直到八髎,甚至长强。腰为肾之府,摩击肾府,又名擦精门



  命门、肾俞、志室此三穴为肾精和元气聚集之地,按摩搓揉此处,可以补充元气,滋养肾精。从而令女人身体强壮,气血充足。命门五行属火,女人要想身体好,永远不显老,就需要命门之火不停燃烧,使肾水保持温暖畅通。



  肾俞是肾的直接代言人,跟肾一样,五行也属水。另外,凡是妇科病、肾系统疾病,在肾俞处都有压痛点。



  志室是藏肾精的宫殿,五行属土。肾水没有土的藏纳,便会泛滥成灾,女人身体的毛病也会一发不可收拾。



  当你揉搓一段时间后,会发现热力从后腰部源源不断地往腹部的神阙和关元渗透。我在上个月的时候,只要运动十来分钟身上就会发热,现在天气变冷,发热的时间要长一些,每天做个一两次可以驱寒保暖。



  最好的按摩时间:按照中医子午流注的时间推算,酉时1700——1900时是肾经气血流注和开穴时辰,此时推拿效果最好。根据子午流注推拿可提高推拿之临床疗效。肾经旺,有利于贮藏一日的脏腑之精华。肾经负责协调阴阳两种基础生命能量,和心、肝、脾、肺四脏的联系都很密切。

 

人体背部穴位图解一

关键字:艾灸养生 艾灸加盟 艾灸保健 艾灸产品 艾灸机理 艾灸文化 谢锡亮艾灸养生  添加时间:2010-4-8  访问量:



大椎穴

    位置:第七颈椎棘突下。

    主治:疏风解表,清热通阳,健脑强脊。适用于头颈强痛、骨蒸潮热、神疲乏力、腰脊拘急、感冒、落枕、颈椎病、气喘、热病等病症,有防病强壮作用。

感觉:局部按压有胀麻感。

肩井穴

    位置:大椎穴与肩峰连线的中点。

    主治:开窍通经,理气活络,振奋阳气。适用于元气不足、头颈强痛、肩背疼痛、麻木、上臂抬举困难、高血压、感冒、风湿病、颈椎病等病症。

    感觉:局部揉拿有酸麻胀感,并向头部及下背部发散。

天宗穴

    位置:肩胛骨冈下窝的中点凹陷处。

    主治:颈项、肩背及上肢的疼痛、麻木,肩背风湿症,外感风寒等病症。

命门穴

    位置:第二腰椎棘突下。

    主治:补肾壮阳,培元固本,强壮腰脊。适用于肾虚腰脊疼痛、精亏脑鸣、阳痿、闭经、尿频、腹泻、肢冷、神经衰弱等病症,有补阳的作用。

    感觉:局部按压有胀感。

腰阳关穴

    位置:第四腰椎棘突下。

    主治:常用于月经不调、遗精、阳痿、腰骶部疼痛、下肢痿痹的治疗与保健。

常见病感冒的艾炙疗法

来源:http://www.hxaijiu.com  时间: 2010-11-12 22:04:58

    感冒,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常见病,普通感冒是由鼻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多发于冬春季节,起病较急,早期症状有咽部干痒或灼热感、喷嚏、鼻塞、流涕,或有低热、头痛,常易合并并细菌感染。祖国医学称之为伤风,由感受风邪所致。流行性感冒系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易发于春季,其主要特征为突然发病,畏寒、高热、头痛、周身酸痛等全身症状,上呼吸道症状较轻。中医称时行感冒,是感受时邪而得。

【辩证】风寒者主要症状为恶寒重、发热轻,头痛,咽喉发痒,周身不短,咳嗽痰稀白,鼻塞或流清涕,无汗等;风热者见恶寒轻、发热重、头胀痛,咽喉肿痛,口微喝,少汗出,咳嗽吐黄痰等。

【治则】疏散风邪,解表宣肺

【主穴】风池、大椎、合谷

【配穴】风寒者加风门、外关;风热者加曲池;夹湿者加阴陵泉;鼻塞加迎香。咳嗽加尺泽、列缺;咽痛加少商;身痛加大杼;头痛加印堂、太阳;虚人感冒加膏肓俞、肺俞。

【灸法】每次选34穴,风寒用隔姜灸,每穴4壮,每日1次。风热者温和灸,每穴10分钟。

【医嘱】患病后多休息,注意保暖,散步,饮食清淡多吃鲜蔬果,多喝水。若发热38.3度以上,气喘或呼吸短时,或有任何剧痛(如:耳痛、扁桃体肿、胸痛),应给予药物配合治疗。流行性感冒,传染性强,当加强预防。体虚易感冒者,平时艾柱灸足三里或大椎,坚持室外活动和体育锻练,以增强防御外邪能力。

与此病相关的更多穴位图,如下所示:

急性支气管炎的灸治方法()

来源:http://www.hxaijiu.com  时间: 2011-6-17 9:59:24

    急性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的急性炎症,多数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流行于冬季,起病较快,开始为干咳 ,以后咳粘痰或脓性痰;常伴胸骨后闷胀或疼痛、发热等。本病常发生于普通感冒或鼻、咽、喉及气管支气管的其他病毒感染之后或有慢性支 气管炎的病人。营养不良和接触空气中的污染物是诱发因素。中医认为,风、寒、热、燥等外邪,从皮毛、口鼻而入,肺首当其冲受侵而致肺 气闭歇不通,失其清肃之令,肺气上逆而咳喘。

【辩证】以咳嗽为主症。风寒束肺者见咳嗽,痰稀薄色白,伴有鼻塞,流清涕,发热恶寒,全身酸楚;风热袭肺 者见咳嗽痰稠色黄,伴有口渴咽痛,鼻流黄涕,身热恶风,汗出。

【治则】疏散外邪,宜通肺气

【主穴】肺俞、定喘、合谷

【配穴】风寒加风门、列缺,风热加曲池、大椎;咽痛加少商,气促加膻中。

注:急性支气管炎,全身症状多在35天内好转,但咳嗽、咳痰症状常持续23周才恢复。急性支气管炎患者要 劳逸结合。适时增减衣被,避免吸入有害气体、烟雾、粉尘、花粉等致敏物质。饮食以清淡为主,可吃些容易消化的流质食物,如菜汤、稀粥 、蛋汤、牛奶等,还应该多吃鸭梨、萝卜、橘子等具有止咳化痰作用且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吸烟、喝烈性洒对气管刺激很大,应禁止。老年剧 咳者更应做到这一点。

耳部全息穴位图(www.xiexiliang.com)

关键字:艾灸养生 艾灸美容 艾灸保健 艾灸灸具 艾灸产品 艾灸减肥 谢锡亮艾灸  添加时间:2010-4-8  访问量:

轻抚耳朵穴位图中所示经穴周围的皮肤,如此将可发觉在其附近,有肤质粗糙、

肤色苍白、偶尔带有红色或有灼热感的异样部位,正是反应力强的经穴所在。

    耳穴疗法的取穴原则

    再全面了解病史的基础上,分清疾病的主次,恰当地进行取穴,可根据相应部位,

中医辨证,耳穴功能和临床经验的原则来取穴。

    1)根据相应部位取穴:内脏、肢体、器官等发生病变,在耳郭相应部位有压痛

点(或反应点),可作为取穴的根据。例如胃病取胃穴,踝关节扭伤取踝关节穴等,可用钝头探棒查找出压痛点。

    2)根据中医理论辨证取穴:根据中医脏腑学说,肝与胆,心与小肠,肾与膀胱,

脾与胃互为表里,因而肝病又取胆穴,心脏病取小肠穴,肠炎取肺穴。根据肝开窍

于目,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唇),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耳的中医理论,因

而眼病又取肝穴,中耳炎取肾穴,鼻炎取肺穴。根据肝主筋,心主血,脾主肌肉,

肺主皮毛,肾主骨的理论,因而皮肤病又取肺穴,骨科病取肾穴,肌肉病又取脾穴。

    3)根据西医理论取穴:皮质下穴有调节大脑皮层的功能,因而神经系统的病症要

取皮质下穴,交感穴有调节自主神经的功能,因而内脏病痛要取交感穴,平喘穴有

调节呼吸中枢及抗过敏的功能,因而哮喘要取平喘穴。

    4)根据临床经验取穴:通过大量临床实践,总结了治疗疾病的有效耳穴,如眼穴

、肝穴、脾穴能治疗麦粒肿;神门穴、皮质下穴、热穴及相应部位(如踝关节扭伤

,相应部位的耳穴是踝),能治疗扭伤;颈椎穴、颈穴、神门穴、外生殖器穴能治疗

落枕;枕穴、额穴、枕小神经穴、神门穴、皮质下穴能治疗头痛。



    注:本站耳朵反射区图,并非表示固定经穴部位,而仅(www.xiexiliang.com)表示大概位

置。

艾灸条治疗慢性结肠炎的方法,附相应的穴位

   慢性结肠炎是一组疾病的总称,是指由已知原因或未知原因造成的以炎性改变及功能紊乱为主的结肠疾病。它包括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两大类。特异性即细菌性、阿米巴性、结核性结肠炎等;非特异性即溃疡性、过敏性、继发性肠功能率乱性结肠炎。各类结肠炎虽有差异,但基本病理为结肠黏膜充血、水肿、脆性增加、易出血。本病病程缠绵、反复发作短则数月长则数十年。慢性结肠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2040岁为多见。属于祖国医学泄泻便血等范畴。

   本病主要病变在于脾胃与大肠,而与肝肾关系密切。而脾虚,湿盛是是导致本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外因与湿邪关系最大,内因则与脾虚关系最为重要。

   【辩证】以腹泻为主症。湿热下注者腹痛而泻,泻下如注,血便臭秽,肛门灼热疼痛。肝旺脾虚者见腹泻,便秘交替发作,时作时止,多因恼怒而发作或加重。脾胃虚弱型者不利日久,便冷稀薄,遇寒冷或食入生凉之物发作,腹部隐痛;脾肾阳虚见黎明泄泻,肠鸣脐痛,泻后痛减,大便稀薄,形寒肢冷。

   【治疗】清利湿热,温肾补脾抑肝

   【主穴】中脘、天枢、气海、上巨虚、阿是穴

   【配穴】湿热下注加阴陵泉、典池;肝量脾虚加太冲;脾胃虚弱加捭俞

   【灸法】艾灸条着肤灸,每次35穴,每日艾灸1次,每穴5壮,每10天为1个疗程。

   【附注】患本病后,饮食以柔软、易消化、富于营养,可补充足够热量为原则,避免冷饮,水果,多纤维和刺激性食物。卧床休息,避免精神紧张,做到心情舒畅,对治疗疾病很有帮助。

   【相关穴位图】



阴陵泉穴位及脾俞穴位



中脘穴位,天枢穴位及上巨虚穴位

   便秘的艾灸疗法附穴位图及病例.doc

来源:http://www.hxaijiu.com  时间: 2011-7-10 11:33:03

   便秘指是的大便次数减少和(或)粪便干燥难解,一般2天以上无排便,提示存在便秘。但健康人的排便习惯可明显不同,有人排便习惯31次。因此,对有无便秘必须根据本人平时排便习惯和排便有无困难作出判断。

   中医认为恣食辛热,饮水不足,血亏阴虚皆可导致肠道津液不足,失去对粪便的濡润滑利;情志不舒,悲伤忧思,忽视定时排便,灸卧少动致气机郁滞,不能宣达,传导失职;痔瘘、肛裂患者,久忍大便不泄,致通降失常,或脾虚气弱传送推导无力,肾虚精耗不能蒸化津液,润滑肠道,使粪便当出不能出而成。

   【辩证】津液不足症见排出涩滞,粪便成块,味臭量少,35日一行,伴有口臭唇疮,舌干口燥;气机郁滞特点是气内滞而物不行,粪便虽不结燥,但排出困难,虽感腹胀,肛门下坠,但蹲厕后无粪便,或排不干净,腹胀肠鸣,屁多,嗳气;脾肾双虚症见粪蓄肠间而无便意,虽有便意而努挣乏力,便出十分艰难,排时出汗短气,便后疲乏不堪,不服泻剂就娄日不行。

   【治则】通腑导滞

   【主穴】天枢、大横、大肠俞、支沟

   【配穴】津液不足加曲池、上巨虚、太溪;气机郁滞加太冲、膻中、气海;脾肾双虚加脾俞、肾俞、太溪。

   【灸法】着肤灸,每次选3穴,每穴3壮,每日1次。中温针灸

   【病例】熊某,男,52岁,于2003118就诊。主诉便秘反复4年加重3个月。近5年来经常便秘,需服用 “泻药或用开塞露才能解大便。近3个月来便秘愈甚,57天一解。曾住院治疗近1个月效果不显。诊时见:大便秘结4天未解,形体消瘦,面色萎黄,疲倦,时学腹部隐痛,舌质淡,苔白,脉细弱。纤维结肠镜检查提示:慢性结肠炎。着肤灸天枢、气海、三阴交、太溪,温针灸承山穴,每晚按摩腹部,治疗3日,患者少量大便,挟小许黏液后配合中药调治10日,大便12日一解,条状,无黏液,精神胃纳好转。继续巩固治疗10日,面色红润,大便通畅。随访3个月,大便一直正常。

   【按语】多食粗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养成多饮水的习惯。不宜强忍便意,经常忽视便意将影响正常排便反射,导致便秘,生活起居要有规律,要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也可有助于改善消化道的功能。

【相关穴位图】



上巨虚穴位、太溪穴位



天枢穴位、大横穴位



支沟穴位、膻中穴位

艾灸食疗一起来---求医不如求己

艾灸养生,食疗为辅,吾艾吾健康,吾食吾快乐!

儿童穴位图

足三里穴

    位置: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

    主治:健脾和胃,扶正培元,疏风化湿,通经活络,益气健脑等。适用于肠胃功能低下、久病体弱、胃痛腹痛、消化不良、便秘腹泻、呕吐、肠鸣、高血压、失眠、半身不遂等病症。为养生长寿抗衰老的中药穴位,对美容、减肥亦有一定作用。

    感觉:局部按压有酸胀麻感,有时可向下肢和足背发散。

阳陵泉穴

    位置:膝外侧下方,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

    主治:清利肝胆,疏筋活络,滑利关节。适用于耳鸣耳聋、胸肋胀痛、半身不遂、下肢疼痛或麻木、膝关节炎、胆囊炎、口苦、呕吐等病症。

    感觉:局部按压有酸胀微痛感。

委中穴

    位置:腘窝横纹正中线处。

    主治:疏筋活络,袪风除湿,凉血泄热,强健腰膝。适用于腰背疼痛、屈伸不利、项强、腰肌劳损、下肢瘫痹、半身不遂、膝关节炎、小便不利等病症。

    感觉:局部按压有酸麻胀感,有时向腰部发散。

承山穴

    位置:小腿后面正中线,委中穴直下8寸,小腿腓肠肌两肌腹下方之间凹陷处。

    主治:疏筋止痉,疏利腰腿。适用于腰脊痛、小腿转筋、下肢无力等病症。

    感觉:局部按压可有酸麻微痛感,揉捏可有胀感。

三阴交穴

    位置:内踝直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主治:调和气血,通经活络,健脾和胃,消谷化食,调经止痛,宁心安神,补阴除烦。适用于腹胀肠鸣、大便泄泻、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痛经闭经、小便不利、神经衰弱、肾虚阳痿、失眠健忘、精力不足、容易疲劳等病症。对心、脑病有一定的作用,为主要保健穴。

    感觉:局部按压有酸胀麻感,有时可向小腹部发散。

 

人体下肢穴位图解

关键字:艾灸美容 艾灸保健 艾灸养生 艾灸灸具 艾灸加盟 艾灸产品 艾灸疗效 谢锡亮艾灸  添加时间:2010-4-8  访问量:

颈部穴位图解(头侧)

关键字:艾灸养生 艾灸美容 艾灸保健 艾灸加盟 艾灸灸具 艾灸机理 谢锡亮艾灸  添加时间:2010-4-8  访问量:

太阳穴

    位置: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移1寸凹陷处。

    主治:醒脑明目,袪风镇痛,清堵除烦。适用于头痛头晕、偏头痛、神经衰弱、感冒、视物不清、口眼歪斜等病症。

    感觉:局部按压有酸胀感,重按较痛,有时向四周发散。

下关穴

    位置:颧弓下缘,下颚切迹之间的凹陷处,闭口取穴。

    主治:下颚关节炎、面颊肌肤麻木、口眼歪斜、上牙痛、耳鸣耳聋等病症。

颊车穴

    位置: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处,咬牙时,咬肌隆起处。

    主治:适用于下牙痛、牙关紧闭、腮腺炎、口眼歪斜等病症。

翳风穴

    位置:在耳后乳突前下方,平耳垂后下缘的凹陷处。

    主治:常用于耳聋、耳鸣、牙痛、颞颌关节病、面神经麻痹等疾病的治疗与保健。

耳门穴

    位置:在耳屏上切迹前方,当下颌髁状突后缘凹陷中。

    主治:耳部疾病的治疗与保健。

[穴位图]女人常揉一个穴位,保你終身不變老!

 

常揉三陰交,終身不變老 如果你的父母給你存了一筆幾千萬的財產,你卻不知道用。還每天到處借錢,過得窮困潦倒,那是多麼可惜的事情呀?

  

  愛美是女人的天性,如今日子越過越好,保養的方法也層出不窮。很多人,花了大把的時間和金錢,卻眼睜睜的看衰老爬上自己的臉龐和身體。內心充滿了憤怒、失望、悵惘……

  

  其實,三陰交穴就是我們的父母留給我們的巨額財產。可以幫助我們維持年輕,延緩衰老,推遲更年期,保證女人的魅力。三陰交穴在小腿內側,腳踝骨的最高點往上三寸處(自己的手橫著放,約四根手指橫著的寬度)。三陰交對女人、對人體究竟有什麼神奇作用呢?

  

   1保養子宮和卵巢 人體的任脈、督脈、衝脈這三條經脈的經氣都同起於胞宮(子宮和卵巢)。其中,任脈主管人體全身之血,督脈主管人體全身之氣,衝脈是所有經脈的主管。每天晚上5—7點,腎經當令之時,用力按揉每條腿的三陰交穴各15分鍾左右,能保養子宮和卵巢。促進任脈、督脈、衝脈的暢通。女人只要氣血暢通,就會面色紅潤白裡透紅,睡眠踏實,皮膚和肌肉不垮不松。

  

   2緊致臉部肌肉,使臉部不下垂 看看張曼玉和趙雅芝,現在臉都緊緊的,沒有松垮下來,因為她們的飲食都很規律,脾沒有受到傷害。再看看大美人關之琳,經常在家開Part,飲食無節制,喝酒無節制,傷了脾,臉部現在松弛得非常明顯,老態驟然顯現。經常傷害脾,臉上及全身肌肉都會更快的松弛。如果想在40歲之後,還能對抗地球的引力,保證臉部和胸部不下垂。除了飲食要規律之外,還要經常在晚上9點左右,三焦經當令之時,按揉左右腿的三陰交穴各20分鍾健脾,因為三陰交是脾經的大補穴哦。

  

   3調月經,去斑,去皺,祛痘 三陰交是脾、肝、腎三條經絡相交匯的穴位。其中,脾化生氣血,統攝血液。肝藏血,腎精生氣血。女人只要氣血足,那些月經先期、月經後期、月經先後無定期、不來月經等統稱為月經不調的疾病都會消失。而女人臉上長斑、痘、皺紋,其實都與月經不調有關。只要每天晚上9—11點,三焦經當令之時,按揉兩條腿的三陰交各15分鍾,就能調理月經,祛斑、祛痘、去皺。不過,要堅持纔有效果哦,堅持每天按揉,按揉一個月之後,纔能看得到效果。如果指望一兩天就看到效果,只能是做夢了。

  

   4改善性冷淡 很多女性面對高壓的生活節奏,或者因為自身飲食結構或生活習慣不合理,導致性冷淡。這樣不但自己少了很多生活的樂趣,還影響夫妻感情,容易導致家庭不穩。三陰交是一個大補穴,能補氣補血,提昇女人的性欲,讓女人逃離性冷淡,重溫浪漫人生。每天晚上5—7點,腎經當令之時,按揉三陰交,提昇性欲的效果最好。堅持一個月,定能收到你想要的效果。

   5調治肌膚過敏,濕疹,蕁麻疹,皮炎 三陰交是脾經的大補穴。脾最大的功能之一是能夠把人體的水濕濁毒運化出去。每天中午11點,脾經當令之時,按揉左右腿的三陰交各20分鍾,能把身體裡面的濕氣、濁氣、毒素都給排出去。皮膚之所以過敏,長濕疹,蕁麻疹,皮炎等毛病,都是體內的濕氣、濁氣、毒素在搗亂。只要按揉三陰交,把這些討厭的調皮鬼趕出去,不出一個半月,皮膚就能恢復光潔細膩,乾淨無暇了。

  

   6保持血壓穩定 三陰交是一個智能調節穴位。當你血壓過高或過低,每天中午11—13點,心經當令之時,用力按揉兩條腿的三陰交各20分鍾,堅持兩三個月,能把血壓調理至正常值。

  另外,三陰交還能調治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腹脹腹瀉,白帶過多,子宮下垂,全身水腫,眼袋浮腫,小便不利,腳氣,失眠等癥。

  

  我有位鄰居王教授,是位退休的老中醫。老太太今年71歲,臉上一個老年斑都沒有,臉皮緊緊的沒有松弛現象,皺紋只有淺淺的幾根。說話聲音洪亮,中氣十足。每次去爬香山,中途從不休息,都是一口氣爬上去的,還不大喘氣。在我的一再套近乎下,老人透露了她的保養秘訣:保持心情愉快,飲食清淡,適量運動,充足的睡眠,每天按揉三陰交,每條腿的三陰交至少按揉或用經絡錘敲打10分鍾以上。

 

對於穴位的按揉,不要指望一兩天出效果。一定要像王教授這樣堅持,堅持纔有效果。父母生我們時,三陰交這個大補穴已經在我們身上了,等於是父母給我們往抗衰老銀行裡存了一筆巨額財產。既然是父母無私的贈與,我們為什麼不好好利用呢?每天堅持按揉鏈條腿的三陰交各15分鍾以上,還懼怕歲月的侵蝕嗎?如果感覺用手指按揉比較累,可以用經絡錘敲打,或者用筷子頭按揉,效果也一樣哦。

辦公族常按三陰交穴保健康

整天悶在辦公室裡埋頭工作,頭暈腦漲是經常出現的症狀,有些女性朋友還有食慾減退、便秘、沒力氣、心煩的表現。

從中醫看,這是氣血營運出現塞車了,所以要疏通疏通才行。

個比較偷懶的方法就是按揉小腿上的三陰交穴。

整天悶在辦公室裡埋頭工作,頭暈腦漲是經常出現的症狀,有些女性朋友還有食慾減退、便秘、沒力氣、心煩的表現。

三陰交穴是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的交會之處,此穴位置在內踝尖直上 3寸,脛骨後緣靠近骨邊凹陷處。

針灸或按揉該穴具有健脾益氣、滋補肝腎、除濕通絡等功效。

 

此外,三陰交穴對女性的血液循環、荷爾蒙的調節有密切的關係,所以掐揉這個穴位可以使皮膚滑嫩細致,對於有痛經困擾的人,也可以常按此穴來獲得改善。

建議每天用拇指或食指按壓此穴2 ~3次,每次持續2 ~3 分鐘,使局部產生酸脹感。長期堅持按摩,可以調經及防治婦科病症,同時有強身健體和美容抗衰老作用。

除了按摩,也可以對三陰交穴進行艾灸。用艾條(一般藥店有售)點燃後,對準穴位,每次10~15分鐘,以局部溫熱為度,每日或隔日1次。

另外,臨睡前艾灸或按揉、熱敷該穴還可以收到安眠的效果。

失眠:安睡一宿,活过九十九

热门标签:生活保健,女性网时尚网 来源:第八时尚 编辑:第八时尚

失眠:安睡一宿,活过九十九

李志刚教授说:

治疗失眠,不应过于依赖医药,自我调理很重要。

中医认为失眠病位在心,是心出了问题。

神门、内关、百会、安眠这几个xue位是治疗失眠的特效xue位,一般来说,不管什么原因引起的失眠,都可以用这几个xue位。

失眠是困扰人们日常生活的一大难题,几乎没有人没有过失眠的体验。因一时qing绪紧张、环境嘈杂等问题不能入睡,不属于失眠症的病理范畴,一般不需要做特别的调理。但如果长期不能正常睡眠,入睡困难,或者睡着后容易醒,并伴有头昏、多梦、健忘等症状,就需要做相应治疗了。

治疗失眠,不应过于依赖医药,自我调理很重要。

怎么样自我调理呢?我认为大家首先需要简朴了解一下失眠的病因,就像打靶射击一样,知道目标在哪儿才能提高命中率。

中医认为失眠病位在心,是心出了问题。有些人思虑过多,忧伤过多,操劳过多,心和脾就会受到影响,从而气血虚弱,心神失养,导致失眠。心脾两虚的人,往往多梦易醒,且伴有神疲乏力、头晕目眩等症状。

肾虚也是导致失眠的一个主要原因。为什么呢?五行中央属火,肾属水,水少了便控制不住火,虚火便会上扰心神,从而导致失眠。有些人房劳伤肾,或者其他原因导致肾阴亏虚,都会引起失眠。阴虚火旺的人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五心烦热。什么是五心?就是两个手心,两个脚心,一个心口。一摸就知道。

脾胃不和也会导致失眠。大家知道,脾胃是身体的食品加工厂,负责对食物进行消化和吸收。但脾和胃又有分工,脾气主升,食物之精华被脾输送全身,给身体提供营养;胃气主降,使食物的糟粕得以下行,排出体外。你看一些食品加工企业,粮食被它们加工处理后,加工出的食品被运送到各大超市销售,最终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味;副产品呢?也得处理掉啊?人们便把副产品通过另外一些渠道运送给饲料加工企业,让它们变成牲畜吃的食物。脾和胃的分工大致也是这样。脾胃不和的时候,本该被脾输送到全身的食物精华没有被输送走,滞留在身体里,本该被胃排出体外的食物的糟粕也没有被排出体外,滞留在体内,体内便湿气旺盛,湿盛则生痰,痰热上扰心神,人便会失眠。脾胃不和的人,往往胸闷、腹胀、口苦、痰多。

另外,肝火旺盛也会上扰心神,人心神不宁,便会失眠。肝火旺盛的人大多有烦躁易怒、便秘、尿黄等症状。

所以,虽然是个简朴的失眠,病因却有很多。治疗失眠,关键是找准病因。大家失眠的时候,可以有目的地看看自己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然后对症治疗。

失眠:安睡一宿,活过九十九(2)

热门标签:生活保健,女性网时尚网 来源:第八时尚 编辑:第八时尚

神门、内关、百会、安眠这几个xue位是治疗失眠的特效xue位,一般来说,不管什么原因引起的失眠,都可以用这几个xue位。

本文中所有图

神门在手腕部,手腕掌侧横纹的尺侧一段,尺侧的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取xue的时候可以把手掌朝上,手掌小鱼际上角有一个突起的圆骨,从圆骨的后缘向上用手按,能按到一条大筋,这条大筋外侧缘与掌后横纹的交点就是神门。

心主神明,心藏神。看名字就知道,神门这个xue位善治之疾病。 神门是手少阴心经的原xue五脏有疾取之十二原,所以神门通治各种神志疾病。

内关在前臂内侧,腕横纹上2寸。内关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络xue。如果把心看成是身体里的君主,心包就可以看成是君主居住的宫殿。心包有代心受邪的作用,用心包经的络xue调节心包的功能,也就是在调节心的功能。

神门和内关相配,能够宁心安神,我们针灸医生大多把它们作为治疗失眠的主xue

百会在头顶,前发际直上正中5寸。大家看看renti经络xue位图就知道,百会是手三阳经、足三阳经、足厥阴经、督脉的交会处,通常所说的三阳五会就是百会。百会有提阳气、醒神开窍的作用,能够治疗气血不足、肝火旺盛、风邪侵袭引起的各种头昏、头疼,我们临床上常将它作为治疗头顶痛的首选xue

治疗失眠,单独灸百会就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可以在晚上临睡前做一做。先将百会周围的头发分开,让头皮露出来,然后将艾条点燃,置于离头皮2厘米左右处温和灸,以头皮感觉到温热为度。如果感觉有点儿烫可以将艾条移远一点儿。每天晚上灸15分钟左右,有利于入睡。这个方法对妇女产后失眠效果尤其好,患产后失眠的人,使用这个方法,每天灸1次,一般连续灸四五天就能治愈失眠问题。

安眠是治疗失眠的经验效xue,擅治失眠之证,看名字就知道。安眠是经外奇xue,在项部,翳风与风池之间。取xue的时候,先找到耳垂后下方的凹陷处的翳风,再找到项部大筋外侧缘的风池,用手在两点之间画一条线,线的中点就是安眠。

4xue位是治疗失眠的基本xue位,自我治疗,可以采用按摩的方法,分别对它们各按摩35分钟,每天12次。用艾灸的效果更好,可以用艾条温和灸,每个xue位灸1020分钟,可以睡前灸,这个方法对入睡困难的人效果尤其好。

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上述4xue位大约相当于renti里的安眠药,用它们治疗失眠,主要是治标,要想从彻底解决失眠的问题,还应该结合上文我们说的失眠的几种病因,在用上述4个治疗失眠的主要xue位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几个治病根xue位。如果是心脾两虚造成的失眠,可以增加心俞、脾俞、三阴交3xue位;如果是肾阴虚造成的失眠,可以增加太溪、太冲、涌泉3xue位;如果是肝火旺盛造成的失眠,可以增加行间、太冲、风池3xue位;如果是脾胃不和造成的失眠,可以增加中脘、丰隆、内庭3xue位。这些xue位使用的方法也很简朴,可以分别按摩35分钟,或者艾条温和灸1020分钟。治病要标本兼治,唯有解决了诱发失眠的原因,才能彻底解决失眠问题。

xue位贴敷治疗失眠的效果也非常好,我告诉你两个简便的方法:取吴茱萸、肉桂等份,研成末后装瓶备用。每天晚上临睡前取药末510克,加入蜂蜜调成药膏,贴在一侧的神门、三阴交上,然后用纱布包扎好。每天换药1次,左右侧xue位交替用药。这个方法能够导热安神,实践证明效果显著。

也可以把炒枣仁、丹参、夜交藤等份研成细末,装瓶备用。每天晚上临睡前取药末510克用蜂蜜调成药膏,贴于神门上,两侧的神门都贴上,用纱布包扎,每天换药1次。这个方法能够养血安神,配合xue位按摩或者艾灸,效果比较理想。

(特别提示:是指同身寸,一般把手指的拇指关节宽度作为1寸,把除拇指外的4个手指并拢伸直,与中指近侧指关节横纹水平的4指宽度作为3寸。尺侧桡侧大致意思是:把两个手掌朝上,小拇指所在的那侧为尺侧,相应的,大拇指所在的那侧为桡侧。)

失眠:安睡一宿,活过九十九(3)

热门标签:生活保健,女性网时尚网 来源:第八时尚 编辑:第八时尚

高血压:减轻高血压痛苦其实并不难

李志刚教授说:

高血压至今仍旧难以治愈,中西医都没有太好的办法。但如果合理利用xue位做适当的日常保健,能够较好地控制血压,并且能够减轻西药的用量,减少并发症,起到积极的辅助治疗作用。

用百会可以醒神开窍,减轻高血压带来的头昏、头痛等症状。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慢性病,安静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并常伴有其他的一些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病、心脏病等,危害比较大。高血压至今仍旧难以治愈,中西医都没有太好的办法。但如果合理利用xue位做适当的日常保健,能够较好地控制血压,并且能够减轻西药的用量,减少并发症,起到积极的辅助治疗作用。

失眠:安睡一宿,活过九十九(4)

热门标签:生活保健,女性网时尚网 来源:第八时尚 编辑:第八时尚

xue位辅助治疗高血压,有5xue位效果很好,它们是:百会、曲池、合谷、太冲、三阴交。

百会、曲池、合谷、太冲、三阴交

百会属于督脉,与手足三阳经、足厥阴经相交,古人称它为三阳五会之所。头是诸阳之会,不论肝阳上亢、气血不足、风邪侵袭等都可以引起头痛、头昏,用百会可以醒神开窍,减轻高血压带来的头昏、头痛等症状。百会位于头顶部正中线上,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处。取xue的时候,可以在前发际正中线与后发际正中线之间画一条直线,在直线中点处向前量1横指就是。

治疗高血压,直接艾灸百会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方法很简朴,但由于百会在头顶,最好在家人的帮助下进行。让患者正坐,先将百会周围的头发分开,露出头部皮肤。然后家人将艾条点燃,置于离xue位约1厘米处,当患者感觉到xue位处皮肤由烫到灼痛时将艾条移开,这个过程算作1次。然后重复操作10次,每天做1次,能显著改善高血压带来的头晕等症状。

曲池和合谷都是手阳明大肠经的xue位,阳明经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多气多血。所以调节大肠经上的曲池和合谷,能够疏通大肠经的气血,理气降压。曲池在肘横纹外侧端,取xue的时候仰掌屈肘成45°角,肘关节桡侧的肘横纹头就是曲池。合谷在虎口处,取xue的时候把拇指和食指张开,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横纹压在虎口上,拇指关节向前弯压在对侧的拇指、食指指尖的指蹼上,拇指指尖所指处就是合谷。

太冲是肝经的原xue,能够调动肝经元气,疏肝理气,平降肝阳。三阴交是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的交会xue,能够同时调补肝、脾、肾三脏,强壮身体,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高血压问题。

居家辅助治疗高血压,最简朴的方法就是按摩,用手指或者按摩棒、笔帽等分别按压上述xue位,不拘泥于时间和次数,方便的时候就多揉揉,能够缓解高血压引起的诸多症状。

也可以用xue位贴敷的方法辅助治疗高血压。取吴茱萸1530克,研成细末后用食醋调整糊状药泥,然后将药泥涂抹在双脚的涌泉上,再用纱布包扎固定,每天晚上睡觉前贴敷上,每天换药1次。这个方法能够比较快速地降压止晕,对原发性高血压效果尤其好。涌泉在脚底(去掉脚指头)前1/3凹陷处。

(特别提示:是指同身寸,一般把手指的拇指关节宽度作为1寸,把除拇指外的4个手指并拢伸直,与中指近侧指关节横纹水平的4指宽度作为3寸。尺侧桡侧大致意思是:把两个手掌朝上,小拇指所在的那侧为尺侧,相应的,大拇指所在的那侧为桡侧。)

妇科艾灸穴位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