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

发布时间:2012-11-11 14:39:51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103718日-1101824日)字子瞻,又字和,自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文学家词人诗人,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他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苏轼是苏洵的次子(苏洵长子夭折)。1057年(嘉祐二年),苏轼与弟弟苏辙同登进士。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在立新法中与王安石发生不快,被罢免官职。《饮湖上初晴后雨》是描写西湖的古诗中无人能超越的。世人说:门下三父子,都是大文豪。但在父子三人中,苏轼的成就是最高的,胜过苏洵和苏辙。

 代表作品:《水调歌头》《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江城子·密州出猎》《饮湖上初晴后雨》等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宋词豪放派创始人

 公元103718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苏轼生于眉州眉山。苏轼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苏老泉。苏洵发奋虽晚,但用功甚勤。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成就。

  1056年(嘉祐元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

  1061年(嘉祐六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逢其母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1069年(熙宁二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他入朝为官之时,正是北宋开始出现政治危机的时候,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危机,此时神宗即位,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

  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又因其政治思想保守,很不同意参知政事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从此,苏轼终其一生都对王安石等变法派存有某种误解。

苏轼在杭州待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山东诸城)、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县令。政绩显赫,深得民心。

  这样持续了大概十年,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当时有人(李定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以讽刺新法为名大做文章。1079年(元丰二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网织文字毁谤君相的网罗罪名,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

  苏轼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时期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市)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并无实权,而此时苏轼经此一役已变得心灰意冷,苏轼到任后,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起的。

  宋神宗1084年元丰七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当他准要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

  年幼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以王安石为首新党被打压,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

苏轼复为朝奉郎知登州(蓬莱)。四个月后,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久又升翰林学士知制诰(为皇帝起草诏书的秘书,三品),知礼部贡举。

  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

  他对旧党执政后,暴露出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抨击,由此,他又引起了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于是又遭诬告陷害。

  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苏轼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建设,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边筑了一道,也就是著名的苏堤

  苏轼在杭州过得很惬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但1091年(元祐六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外放颍州(安徽阜阳市治) 1093年(元祐八年)高太后去世,哲宗执政,新党再度执政,第二年6月,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再次被贬至惠阳(今广东惠州市)。1097年,苏轼又被再贬至更远的海南(九死蛮荒吾不悔,兹游奇绝慰平生)。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后徽宗即位,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1101年(元符三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于1101824(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卒于常州(今属江苏)。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享年六十四岁,御赐号文忠(公)。故有历典八州,行程万里。的荣誉之称。

编辑本段艺术成就

文论

  

  

苏轼书法赏析(20)

  《李白仙诗帖 次韵秦太虚诗帖 渡海帖 《祭黄几道文卷》 梅花诗帖 前赤壁赋 东武帖 北游帖 新岁展庆帖 宝月帖 令子帖 《致南圭使君帖》 次辩才韵诗

一夜帖 宸奎阁碑 《致若虚总管尺牍》 《怀素自序》 《近人帖》 《与范子丰》

苏轼书法(19)

  9.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江城子》  

10.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 《江城子》  

11.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念奴娇·赤壁怀古》  

12.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 《八声甘州》  

13.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西江月》  

14.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西江月》  

15.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西江月》  

16.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临江仙》  

17.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临江仙》  

18.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阳关曲》  

19.人间有味是清欢。 《浣溪沙》

  20.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浣溪沙》

  21.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浣溪沙》 

  22.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23.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水龙吟》  

24.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  

25.人生如梦,一尊(通)还酹江月 念奴娇·赤壁怀古

  2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

  27.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西江月》

  28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定风波》

诗句

  1.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  

2.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春夜》  

3.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陌上花》  

4.生前富贵草头露,身后风流陌上花。 《陌上花》  

5.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 《吉祥寺赏牡丹》  

6.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警我顽。 《游金山寺》  

7.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惠崇春江晓景》  

9.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10.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11.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 《澄迈驿通潮阁》  

12.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庐山烟雨》  

13.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有美堂暴雨》  

14.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惠州一绝》  

15.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东栏梨花》  

16.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和子由渑池怀旧》  

17.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

  18.尽见西山遮岱岭,迥分东野隔新罗。《登表海亭

苏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