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老师主讲家和万事兴

发布时间:2018-08-14 00:43:15

蔡礼旭老师主讲:家和万事兴

蔡礼旭老师主讲(第二集) 

刚刚跟大家提到,今天有没有念《弟子规》,其实我们在念《弟子规》的时候,都会觉得念到哪一句的时候特别有精神?念到最后一句「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为什么特别大声?是因为这句话特别鼓舞自己。别人的鼓舞,它不可能伴随着我们分分秒秒,最重要的要鼓励自己、要相信自己。我们人生往往败下阵来,都是对自己没有信心跌下来。诸位朋友,大家看得出来,我以前很没有信心吗?你们这么会配合,都装着看不出来的样子,给我很大的信心。我是从小成长的过程没参加过什么比赛,而我的二姊都是全校第一名,每次颁奖我二姊上台去,我的头就低下来,都生怕别人说那是你姊。都没参加过什么比赛,读了大学参加了两次,第一次大学一年级,辩论比赛。为什么找到我?因为大二的学长已经找不到人,只好找我,就是找不到人就变成我,因为我不会拒绝,就答应了。结果要讲十五分钟,时间没到不能下台,我的口才又不好,七、八分钟就没词,然后又不能下台怎么办?就站在台上傻笑七、八分钟。所以人生每一段路程都有意义,对我们的人生都有帮助,傻笑是从那时候练的。你乐观的面对人生,都能得到这些启发。第二次是我念师范学院,八百公尺接力,得第三名还拿了个铜牌,看得出来吗?为什么?我拿着那个铜牌不知道是要高兴还是难过,因为只有三队参加。所以你看在这种成长过程,你说要有信心不容易,可是我有一点心态是圣人不会骗人,君子不会骗人,祖宗不会骗人,这一点我是提得起来。

我又看到颜回夫子、又看到孟子都说,「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舜是何人?我是何人?只要有志气肯努力的话,每个人都能够成为像尧舜一样的圣人。所以我们整个文化的承传,读书是志在圣贤,这个目标是很明确的。而圣贤君子它不是很空洞,圣贤君子就是做什么像什么,尽本分、尽忠职守这就是君子、就是圣贤。今天穿得不好、吃得不好,不觉得羞耻,就耻于不如圣人这样的德行,人有这种心态,他就不断提升。「德比于上则知耻」,人有知耻心,他的勇气就上来,知耻近乎勇,谁也不能阻止他向上的动力。「欲比于下」,人的欲望跟一般老百姓比,「则知足」,欲望就不会愈打愈开。我是接触老祖宗的教诲开始认识自己。我还没读经典以前,同学寄心理测验给我,做了三十题、四十道题心理测验,做完以后你得五十分,它的结论,是你的性格、个性很像老虎型的。比方说你得六十分,它说你的性格很像孔雀型的,我记得还有写无尾熊型的。那个时候拿到这个心理测验结果,然后跑去跟同学讲,我跟你讲我像老虎,我像无尾熊!所以这年头没有圣贤经典,人活得跟畜生一样,他还高兴半天,你看差多不多?以前是耻不如圣贤,为什么没有一个心理测验,测验出来的结果,说你有大舜的孝心,你有唐太宗的恢宏大度,你有尧帝的仁慈?为什么这个心理测验,不是期许我们成圣成贤?

《孝经》里面有一句话,「孝悌之至」,人的孝悌之心达到极点,「通于神明,光于四海」,光于四海,光就是智慧,人的孝悌达到顶点,他的智慧、他的德能会整个开显出来。大家有没有信心孝悌之至可以无所不通?信心是一切最重要的基础,没有信心什么事都做不起来。大舜就是最好的榜样,大舜他还没有闻到这些圣人教诲以前,他也是个农民,他住的地方跟一般山野里面的野人没有差别,很可能他走路的时候,旁边还有一只野猪跟着他。这不是我说的,这是《孟子》里面讲到的一个情境。可是舜有一个特点,他只要闻到一个善的言语,见到一个好的榜样、行为,他效法他的态度,就像黄河溃堤的冲劲,谁也阻挡不了他断恶修善的态度,这是我们向大舜的学处。而且我们一提到孝,大舜是排在第一位,因为他的父母对他不好,甚至都要伤害他,他完全不见父母的过失,还是一心要孝顺他的父母。诸位朋友,大家有没有听过一句俗话,叫「天下无不是之父母」?应该都听过,大家觉得这句话有没有道理?我们去感受一下这句话,我们都体会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所以不可能父母这一生都没有过失。这句话的意义是在一个孝子的心中,不会把父母的过失放在心上。

就好像早上李部长提到的要养亲、要敬亲,再来还要进谏父母,要劝父母。所以只要父母有过,那颗心就是赶快帮助父母改过,帮助父母不要做错的事情。但是绝对不会把父母的过失放在心上,都是成全父母的存心。所以这句话,是这样的义理含摄在里面。当我们今天听到天下无不是之父母,听到这句话马上心里不好受,哪有?我父母一大堆不是。从这个心态我们就要冷静,我们已经把父母的过放在心上,这个时候看父母就不真诚。甚至还有训父母的态度,都有可能会出来,那这孝敬之心就不存在了,孝敬心不存在,人的智慧、福分就出不来。所以在《中庸》里面,孔老夫子称赞大舜,「舜其大孝也与」,舜的孝达到顶点,而他的孝达到顶点之后;「德为圣人」,他德行达到圣人的境界,「尊为天子」,他是整个国家最富有的人;而且孔子还说「宗庙飨之」,他这样的德行,他的福可以让他后代子孙绵延不断。舜离现在四千多年,他的福还庇荫着后代子孙。所以《易经》当中告诉我们,「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你看那个德厚到可以庇荫四千多年之后的后代。所以古月胡、耳东陈、田地的田、人字旁的傅、虞美人的虞,这些姓氏都是大舜的后代。刚刚有念到您的尊姓的请举手,我们掌声欢迎大舜的后代,今天认祖归宗。所以今天走路都有模特儿的架势,不是,走路有风,我是大舜的后代,走路都要不能给祖宗丢脸。人真的当时时都想着要光宗耀祖,他人生就很有使命感。

刚刚没有念到大家的名字,会不会有点失落感?那是圣人的后代,我不是。我帮大家查过族谱,大家假如不是尧舜禹汤的后代,一定是文武周公的后代。因为不是圣人的后代,不可能民族承传四、五千年不断,有这样的厚德才有这样的家道承传!我们明白了这个真相,我们感恩我们的祖宗。因为全世界四大古文明文化都断层,现在只剩我们这个民族没有断。感恩祖宗之外,承先要怎么样?启后!希望透过我们立身行道,再给后世的子孙最好的榜样。大家都同发这个心,这民族文化的复兴就指日可待了;我们可不能成为历史的罪人,文化断在我们这里。那一天遇到一位校长他就说,「我们这一代,可能是孝顺父母的最后一代,可能是被孩子遗弃的第一代。」听起来挺惨的,但是亡羊补牢,犹未晚矣,赶快我们转过来,因为「人之初,性本善」,只要我们有这分德行,一定可以把我们,不管孩子现在已经十五岁、二十岁,还是能够把他们的善心,透过我们的身教给唤醒起来。

刚刚跟大家提到的自信很重要,我们相信圣人不会说谎,我们照着去做,从孝悌入手提升自己的德行、智慧,来帮助教育好我们的下一代。大家有没有感觉到一提到学习来不来劲?听大家的回答好像不怎么来劲。因为孔子说「视思明,听思聪」,你听人家讲话要听得到人家的心声。比方说我们去吃个饭吧?好吧!你听到他说好吧,你就别逼他!他的声音已经告诉我,他挺累的,这叫听思聪。而说坦白话,我自己读经典,高中《论语》有念了一些,尤其念到第一句我就不是很相应,因为第一句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结果我怎么念起来都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苦乎?这个经典怎么说是乐?而且我们又看到大学联考的时候,高中三年级的孩子一考完试,从三楼、四楼把什么东西丢下来?(书),你们有没有丢过?那一丢下来,我们当老师的人很难受。为什么?因为它那个掉下来不是几本书的问题,而是当一个孩子高中三年毕业了,他踏入大学正是他黄金四年的开始,而他对学习却这么厌恶,他这四年会怎么过?而等到他踏出社会,要经营他的事业,经营他的家业,更是他最需要学习,可是他的学习心却已经被成长过程当中,种种的压力给逼下来,他不想学习。

我记得我高中的时候,还曾经考试考过第二名,语文倒数第二名,四十四分。你们曾经考过倒数第二名的请举手,好,所以大家以后学习,一定都会比我更好,因为大家的基础都比我还要好。对,我语文曾经连大学联考考试都不及格,我姑姑还怕我紧张,拿两颗镇定剂给我吃,真是符合《中庸》讲的「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准备一颗还不够,还给我准备两颗。结果我第一颗吃完,辗转反侧睡不着,半夜差不多翻到一点多又吃第二颗,还是一夜未眠。我事后想想,因为太刻薄,等到重要关卡的时候,就会出现这些状况。所以人还是要多存一些善的存款,遇到关键时候才会有好的助力出来,结果没积德考试前都睡不着觉。当我进考场,第一科考语文,等要做答的时候突然体会,又开悟了,镇定剂真有效,所以连大学联考也不及格。这个时候就是我们对于这些经典,它是来启发我们的智慧,扩宽我们的心量,它不只是拿来考试用!所以当我们的学习,都跟我们整个人生息息相关,人的兴趣就被激发起来。

我记得有一次,我们到一家银行去做分享,一进去,因为挂着「幸福人生讲座」,台下就有一位先生他就对着讲课的老师说到,「老师,你现在就下课,我们就幸福!」大家笑什么?大家的意思,是说现在下课就幸福了,我们一听他说幸福两个字,这年头要找个灿烂微笑的人都不容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所以一看到他说幸福两个字,马上把麦克风交给他,「这位仁兄,你一定有幸福的人生经验,上来给大家分享一下。」这位男士坐在那深思了一会,他摇摇头,还没想到幸福的情景。我们就问在场的朋友们三个问题,你有把握不得癌症的,请举手,有这么悲惨吗?请放下。这第一个问题,这个问题重要,我们的身体不好,父母妻儿没有保障,自己的人生也不可能幸福。这点大家不要担心,明天周泳杉老师上的「新世纪健康饮食」,就是针对整个健康的问题,「祸从口出,病从口入」,怎么样吃得健康,身心灵的调整。所以这堂课大家专注听,把这些道理、智慧用在自己的人生,应该多活十年不是问题。而这个十后面还要乘以N,为什么?我们民族的精神,「独乐乐,不若与众乐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只自己要好,也希望别人都好。你能跟几个亲朋好友讲,比方说你跟一百个亲朋好友讲,一百乘以十是多少?一千岁,所以我们就成长了一千岁。确实我们多学一些,可以利益亲朋好友的这些智慧、学问,我们也会觉得不枉此生,也会觉得对得起这么难得的,亲朋好友的人生缘分。

第二个问题,你有把握不离婚的请举手,夫妻一起来的赶快举手,请放下。有一次在山东问了这个问题,在场没有一个人举手,把我给吓坏了。我们当老师的特别敏感,为什么?因为当我们面对一个行为比较偏颇的孩子,一去了解他的家庭状况,往往都是隔代教养,单亲家庭占很大的比例。所以孩子不好,不能怪孩子,他成长过程缺乏父母、缺乏好的家教来教育他,所以我们对离婚率是很敏感。而当下有个孩子跟他妈妈一起来听,他就看看他妈妈没举手,吓得不行,赶快把他妈的手举起来。我们从这一幕去体会,夫妻的和乐对于整个家庭的气氛,甚至于是孩子人格的成长,占着举足轻重的位置。父母很和乐的,孩子会觉得人与人、男女之间就应该这样子相处。我母亲有时候家庭聚会,脱口而出一句话,「你们姓蔡的男人不打女人。」我有三个叔叔,我父亲有四个兄弟姊妹,夫妻都是比较和乐的。所以当我念高中的时候,听到同学说他父母离婚,真的把我吓一跳。家庭的整个氛围,对孩子的价值观影响很大,我那个时候感觉到「这个世间还有离婚的事情!」父母对孩子的影响那都是潜移默化,而夫妻是家庭的核心,有夫妇而后有父子,而后有兄弟,然后从这三个家庭关系,再延伸到更大的社会范畴,那就是君臣关系跟朋友关系。所以整个社会安不安定,夫妇占了很大的重要性,这是第二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有把握把孩子教好的请举手,好,请放下。为什么问这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假如我们都没把握,这一生要幸福、要无牵挂确实不容易。而智慧,都需要透过学习这些几千年的智慧,我们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能看得更远。刚刚跟大家提到,事实上我们祖宗有高度的智慧,跟对子孙的慈爱,最重要的话,都在经典一打开就讲,你看我们翻开《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我们看企业家的「企」怎么写?人止于哪里?止于善业,一个企业家时时取之社会,用之社会,我给这个社会最好的榜样,这样的人生就是定位在亲民,止于至善。利益员工,给社会做一个好的表率,这样的企业家就是能启发无数人善心的企业。今天我们一千多个长辈朋友们聚会在一堂,这是一个结果,开的花果,它一开始的种子在哪里?这个种子就是在很多年前,我们刘克成总裁她看到她的员工一千来人,很多都是二十来岁的女孩,这些女孩以后要当人家的太太,当人家的妈妈。假如她不懂得这些做人的道理,那她以后怎么扮演好这些角色?

所以刘总是以父母的心,来对待她这些年轻的员工们,是为她的一生着想。有这样的善心感来了《弟子规》,感来了我们祖宗的这些经典,所谓「人有善愿,天必从之,天必佑之」。从她个人去力行、去修身,从她这个一千人的大家庭,这个企业来齐家,做出了好的表率,再跟我们各地的企业家做交流,达到齐家紧接着治国,治国就是带动整个社会良善的风气。这次还有海外的朋友们一起来交流,把这个好的智慧传播到天下去。所以一个善的念头,就为了利益员工,这颗种子种下去,开花结果又能长出多少颗种子?那就数不清!这些种子再种到大地上去,所以不要小看,我们一个人的一个善念,可能五年、十年之后,都能让我们的家庭、社会有很好的贡献。老祖宗一开头讲的明明德,我们认识自己,明是智慧,德是德能福分,《三字经》一开头也告诉我们「人之初」,我们就是从这个经典当中,了解自己我有本善,我有明德,我不再自暴自弃。老祖宗常常提到的「道德」二字,都是用最短的言语,把人生最核心的精髓把它开出来,所以道就是伦常大道,德就是八德。

我们看到当人走在伦常之中,我们刚刚提到的夫妇是核心,有夫妇而后有父子,而后有兄弟,而后有进入社会团体的,君臣跟朋友关系,这是道,伦常大道,五伦关系,而人与人的关系离不开这五伦。人与人的关系处好了,人有这颗仁慈之心、恭敬之心,很自然的他这个心态,就会再去对待其它的生命,对待整个大自然的关系,所以人与人的关系,是一切道德的根本所在。而夫妇关系,夫义妇德,当丈夫的有恩义、情义,女子有德行,这五伦是道,顺着这个道很自然心性的流露就是德。所以我们看到父慈子孝,这不是谁规定的,这是很自然流露的心境。你看很多当父亲的人,在产房外等着孩子的降临,在那里急得不得了,急到说不如我进去帮她生算了。结果一出来,孩子从产房婴儿车推出来,看到孩子那一幕,这个孩子可能听到他爸爸的声音,有点熟悉,突然握住了父亲的衣角,这个父亲有一种触电的感觉。你们没有触过电吗?又不是只有夫妻会触电,你看这真爱也会触电。当下这个父亲油然而生,我这一生再辛苦,也要把这个孩子养育好、照顾好,这是天性!

我们记得在青岛办了一场课程,有一个中学的教师,他的孩子二十多岁,他的孩子去听了四天的课,回去以后孝顺他。他非常惊讶,他就打电话给这个企业的老板,他们义务办这个课程。他说「奇怪,我是中学教师,我教了二十多年,我的孩子还不懂得孝,为什么你四天可以把他教孝?」我们要很冷静,学校的教育,知识比较占大部分,善心、心性的提升比较弱,而这四天,完全都是用祖宗的教诲教他,祖宗的教诲它就是顺着人性,自然发展去引导他的。所以父慈子孝是天性,慈是父之德,孝是子之德;兄友弟恭,友是兄之德,恭是弟之德。而当一个人对父母感恩、对长辈感恩,他这颗感恩心内化,当他踏出家门,遇到爱护他、帮助他的长者、朋友,他那颗饮水思源的心,很自然就起来。面对提拔他的领导人,君广义的就是领导者,感恩心起来了,他自然就忠,所以忠是臣之德。而君能仁慈得就像父母一样照顾他的下属,就感来臣忠,君仁臣忠。而朋友,长惠幼顺,朋友有义,有这些道义,这都是我们在五伦关系当中,很自然流露的德行。

所以老祖宗透过经典,把我们本有的道德把它引发出来。曾经有四天我们上大学生的课,父母是用尽方法让他们来听课,四天听完,真的孝心启发了。还有孩子就把母亲请到前面来,当场就给母亲磕了三个头,我坐在第一排,陪着他们母子流眼泪,真诚性德流露,也触动了我们本善的心。我们看到夫妇是核心,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懂得孝,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懂得仁爱,懂得尊重他人,懂得家和人乐,就得要夫妇来做榜样。我们看教育的教字,古字是这么写的,左边两个叉,第一个叉是父母、老师画的,第二个叉是孩子画的,你看孩子在底下,潜移默化的效法、模仿。这个字就告诉我们,身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以身作则。右边是一只手拿着一支树枝,耳提面命提醒孩子,人都是要透过一而再、再而三的提醒教育,他慢慢的能形成一个好的习惯,所以这是不断的提醒孩子。这个告诉我们,教育的两个最重要的精神,身教跟耐心。我们只要在教育孩子、学生,教育我们的下属的过程当中,觉得效果不是很好,可以从这两个心境来反思,来观察一下。只要我们这两点做得很彻底,一定能把孩子的善心给启发起来,因为人之初,性本善。

什么时候是教育?潜移默化它是时时刻刻的。有一个七岁的孩子他在看电视,他母亲也坐在一旁,正在演古装戏,一个朝廷的官员回到家里来,太太赶快帮他换上比较轻便的衣服,然后倒上一杯热茶,「老爷,今天你辛苦了,来,喝杯茶。」然后很有耐心的坐在一旁陪伴她的先生。这个七岁的孩子马上说一句话,「妈妈,他们不是夫妻。」当下这妈妈很惊讶,「现在就是演夫妻,他们就是夫妻!」这个七岁的孩子讲了一句话「不像。」诸位长辈朋友们,请问在孩子的心中什么样子像夫妻?可能在孩子的心灵当中,是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叫夫妻。大家知不知道大吵为什么要三六九?因为早上刘教授讲的「怒伤肝」,所以大吵以后要调养两天才能恢复元气,这个话还含有养生的道理在里面。从这一点当中这个母亲觉悟到,什么时候在教育她的孩子?随时!

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敢结婚,妈妈说「你赶快结婚,年龄那么大了。」女儿说「妈,你又不幸福,干嘛叫我嫁?」这个妈妈心里想,对,我又不幸福,干嘛叫她嫁?结果冷静三十秒钟,「反正你就是给我嫁就对!」现在在我们面前一个天平,一边是女儿的幸福,一边是你赶快给我嫁,我都快没面子死!放上去秤,诸位朋友,女儿一生的幸福重,还是面子重?你们考虑好,这是终身大事,哪边重?居然讲面子。我实在太佩服大家,你们真是太老实都讲真话,请受小弟一拜。传统文化学得好,最重要就是真实、真诚,不讲假话。但是我们冷静,面子对我们的人生是一种负担,而女儿嫁不对那是一生的不幸。所以现在不是女儿嫁不嫁比较重要,现在是女儿有没有智慧分辨什么样是好的对象,择偶她有没有能力?你们有没有教过女儿择偶?这要教!所以告诉大家现在不是叫她赶快嫁,要教她学《弟子规》,她就会分辨,好的男人要「入则孝,出则弟」,孝是德的本,她就会判断。所以你女儿学了《弟子规》,她就会判断。而且她有一个对象要追求她,她可以送他一本《弟子规》,假如那个人说这个东西没什么用,那你女儿就逃过一劫。这是照妖镜也是显圣镜,这个人跟道德相不相应?那本书就可以看出来。

当下这个母亲感觉到,原来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影响孩子的价值观,他对夫妻、婚姻的态度,所以她有警觉性。又有一天她跟他先生打电话,打完电话就把电话挂掉。挂了电话,儿子在旁边说「妈,刚刚是爸爸打来的。」这个妈妈一听,怎么儿子一听我讲电话,就知道爸爸打来的?突然这么一想,可能是语气不一样,客户打来就是今天跟你聊天真舒服,改天我们一起喝咖啡,拜拜。先生打来的你有完没完,烦死了,就把它挂了,所以儿子一听声音就知道是爸爸打来。当下这个妈妈觉得连言语都是在影响,当天她先生又打电话来,她一看先生的手机,马上先调整心情,深呼吸三次接起来,「喂,您好,请问您找哪位?」她先生说「对不起,我打错了。」过了二、三十秒电话又来了,她先生当确定是她的时候,突然在电话那头传来一句话,「真的是你吗?」诸位朋友,我们学到孔子的智慧,「视思明,听思聪」,要听出先生这个话后面的心声,真的是你吗?我把它做了个批注,我的太平日子真的到了吗?太平日子要怎么到?我们下节课再跟大家做交流。谢谢大家。

蔡礼旭老师主讲家和万事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