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鹰《筏子》细读

发布时间: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能帮助到您。

袁鹰《筏子》细读

导读:本文是关于袁鹰《筏子》细读,希望能帮助到您!
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袁鹰《筏子》细读苏州大学文学院陈国安
这篇文章是袁鹰在19619月去甘肃兰州体验生活,为了在三年自然灾害中给全国人民鼓劲而写的,它的文化价值只有一个字就是“斗”。整个文章节奏非常明快,声调非常响亮,意志非常昂扬。
最近重读这篇文章,我在文章中间,从原来“斗”的那种昂扬的意志中,读到了另一种文化价值,那就是——“敬畏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融合”是一个理想的状态,实际上我们与自然是无法融合的,而在这样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过程中间,有一个问题凸显出来——我们对自然的态度如何。基于这样的思考,我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在文化价值上,就转为——“敬畏自然”,你从一开篇的四个字就能看出来:“黄河滚滚”。在黄河滚滚面前,我们的心理是怎样的?高兴、欢喜、害怕,以至于恐惧。若把这些感情排一排队,也许“害怕”会排在第一个。“畏”是因为身外的那个世界非常可怕,使我们内心产生一种害怕的心理反应。而这篇文章,就散文来说,在我看来,在那个时代,属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散文的典范之作。中国散文经过五四热潮之后,出现了两个黄金时期,一个是五六十年代的诗化散文,以刘白羽、秦牧、杨朔为代表,他们构成了诗化散文的总体版图,袁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能帮助到您。
鹰、碧野都是属于这个阵营的。他们极其强调散文的审美。杨朔自己说,“好的散文就像一首诗”这是最早的时候,“杨朔派散文”在散文革新中的一次呼喊,一次散文审美的变化。然后他又说,“我在写每篇文章时,总是拿着当诗一样写”。这两句话,几乎成为那个时代这个群体极为重要的创作主张。这是继五四以来,又一次中国散文的黄金时代。此后就是八九十年代,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散文的第二个黄金时期,贾平凹先生主编的《美文》功不可没。他率先在《美文》中倡导“大散文”,开启了九十年代散文热的序幕。
我们大致明白了这样一个过程之后,就不难发现,为什么我们今天读《筏子》,或多或少心里总存在着一些疑虑,担心把它说得那么好是不是恰当。其实,这是因为我们在今天对这篇散文进行审美时,使用的标准是八九十年代之后第二个散文黄金时期的散文审美标准。
读一篇散文,必须把这个作者放回到那个时代,把这篇文章放回到那个时代的文化主潮中去考察。其实从1958年文艺界反右总结开始,强调文学创作要“两个结合”,两个结合指的是革命浪漫主义和革命现实主义的结合。这“两个结合”是解决这一篇散文主旨的一把钥匙。黄河滚滚
这是冲口而出的四个字,这四个字就奠定了整篇文章的基调——革命的斗志。用短促的语句表现内心的激动、兴奋与昂扬的意志。袁鹰在1982年写的《散文求索小记》中提到,1958年,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能帮助到您。
他也热烈地、真心诚意地歌颂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1959年、1960年也曾非常坚决地、满腔热忱地捍卫过“三面红旗”在那个时代,他说“黄河滚滚”时候的热烈、热情与热望,是真诚的。这是革命的现实主义。下面,革命的浪漫主义来了。这句话以后,马上在散文的节奏上发生了变化。散文、诗,它们都讲究一个节奏。散文和诗的不同是,散文更加讲究节奏,诗更加讲究韵味、声韵。散文无韵,于是在节奏的讲究上,比诗更为着意。句号句断以后,下面一个极其长的长句子,“黄河滚滚”铺延开来。而运用的方式是一贯的散文的手法——欲扬先抑。“即使”,这个虚词,这两个字,都是仄声字。他借着“黄河滚滚”这样一个响亮的短语之后,一下子,接过声来,如果把“即使”换成两个平声字,这两个句子就散掉了。即使这儿只是上游
立马把“黄河滚滚”的气势“拉了下来”,没有让昂扬的斗志直冲云霄,而是摁住了往下拉了过来。这就是革命的浪漫主义。革命的浪漫主义常常是把大的往小里说,把小的往大里说。从有到无,从无到有。这里这句话实际上就是用一个矛盾的表述去反衬“黄河滚滚”,在反衬的时候,把这一句话的气势拉了下来,但又没有一直拉到底。
但它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概,完全足以使人胆惊心悸。这一段用了“黄河滚滚”“一泻千里”“万马奔腾”“浊浪排空”“胆惊心悸”,把景、情全部交融在一起。这里的节奏,好像一开门,看到“滚滚黄河”,吓了一跳,赶紧把门关上,“即使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能帮助到您。
这儿只是上游”。慢慢地,罅开一条缝,“还没有具有一泻千里的规模”。慢慢地把门再推大,“但它那万马奔腾”,推得更大了,但还没有推到底。接着一下子推到底,“浊浪排空的气概”,定睛一瞧,完全足以使人“胆惊心悸”。这个第一段,以中等强度切入,以中等强度收束,中间有一次低沉,有一次昂扬,节奏非常明快。第二段,作者宕开一笔,这一笔宕得非常好,好在哪里?如果说第一段节奏无比明快,意志非常昂扬,那么这一段,作者改换笔调,用非常宁静的欣赏的旁观者的样子来叙述眼前这个景。而在这个叙述中间,仍然有无可抑制的内心的激动。大水车在河边缓缓地转动着
“河边”是这一段与前一段的关联。散文在结构上的“不散”第一段与第二段的畅通处、系联处就在于“河边”。而写这个大水车的时候,不同于前面直面去写黄河,因为这是一个“配角”“缓缓地转动着”“着”把原来奔跑的欢快的笔调一下子舒缓下来了,延长了缓缓转动的节奏,把节奏拉得平稳下来,拉得慢下来。第一段虽然有“即使”,但还没有把那很迅捷很奔涌很快的节奏拉下来,所以“即使”还没有把原来的节奏拉到舒缓的样子。接着有一个细节描写,一个白描,非常棒。从滔滔激流里吞下一木罐一木罐的黄水
始终还是扣住“黄河滚滚”来写的。“滔滔激流”“黄水”“吞下”,没有说“喝下”,气势还在,但节奏慢了,内心的气还是很粗壮的。
倾注进木槽,流到渠道里去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能帮助到您。
后面这两句,把本来那个气很壮的声腔,温柔一下,用了两个很散的句子,而且中间还加了逗号,跌宕开来。“倾注进木槽”这个“进”实际上是慢慢变细的节奏。“流到”,平缓了,节奏和缓起来了。这个“进”字,你看上去它是多余的,但如果改成倾注“到”木槽,这个“到”就太响了,太粗壮了。“进”,比较细腻,j”这个音开口小,是一个细音,不是一个洪音。然后,“流到渠道里去”,到这儿为止,从奔腾的黄河到缓缓转动的大水车,作者已经静静地站到了黄河边,已经能够静下心来,去看这个黄河了。
下面,为了进一步舒缓刚才受到惊吓的情绪,再来一处:这是兰州特有的大水车,也只有这种比二层楼房还高的大水车,才能同面前滚滚大河相称。
看上去前面两句是废话,但这两句废话恰恰是为后面的“同面前滚滚大河相称”做了“桥梁”把兰州黄河这个背景点出来了,而且指出这是“特有的”,它的“特有”是什么呢,这个水车很高很大,两层楼那么高,这个句子说得很长,絮絮叨叨,但恰恰这个絮絮叨叨的句子却给了蓄势的力量。然后他再扬上去一笔“才能同面前滚滚大河相称”。几处写到黄河,所用的指称都不相同:“黄河滚滚”“河边”“大河”。而这恰恰是作者在有意识地避免散文中语词堆砌的感觉,诗化散文在字句锤炼上极其强调。任何一个时代,都有它独特的创造力,独特的文学色彩。我们对所有作品,尽量不要用好坏更不能用对错去评价,而要作审美的估价。袁鹰自己就说过这样的话,他在《散文求索小记》中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能帮助到您。
说,“我常想,任何散文,同其他样式的文学艺术作品一样,都是时代的产物,必然会带着他所产生的时代的声色光影”。应该说,袁鹰对自己的散文创作,有自己独立的构想。袁鹰17岁的时候,以一篇《师母》踏上文坛,此后,始终与时代沉浮,始终把自己那颗滚烫的心交给他所认同的那个时代。当然,时代有好有坏,作品有高有下。我们只有把能看到的作品放回到那个时代中,才能够真正去估价它的美学意义。
《筏子》就带着1960年代我们这个国家在最困难的时候给全国人民鼓劲的色彩,所以,他描写的黄河和我们现在单纯去描写雄壮的黄河的声色是不同的。这里的黄河,就像一个昂扬的民族,因此他说,即便是水车,黄河边的也和太湖边的不同,那么高,高到同面前滚滚大河相称。到这儿,整个文章告一段落,节奏到此算一停顿。下面另起头。但另起头的时候,也不是“换了一条路”,而是语断意联。
第三段第一句话:“像突然感受到一股强磁力似的,岸上人的眼光被河心一个什么东西吸引住了。一下子你明白了,黄河滚滚,远眺;大水车,河岸;目光,由远而近,人到了河边,望向河心,望向河心的这个动作,和远眺黄河的这个动作,是一样的激动人心,是一样的节奏欢快,是一样的斗志昂扬。像突然感受到了一股磁力,你看,用的全是极其雄壮的词,“突然一股强磁力”,好像不可避免,好像无法回避,好像不得不往那儿看。“岸上人的眼光”既指作者,又指他人,所有人的眼光,“被河心一个什么东西吸引住了”。这是第一次出现羊皮筏子,作者竟然用了这样一个词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能帮助到您。
——“什么东西”。当然这是欲扬先抑的一个普通手法,同时又表明这个东西离得太远,看不清楚。第二次出现筏子,说得更加有意思——“那是什么,正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原来,袁鹰不是看不清什么东西,而是因为它正在汹涌激流里鼓浪前进。那么是什么东西吸引我们?
从岸上远远望去,那么小,那么轻,浮在水面上,好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噬了。
这段在辞色上写得太棒了。文学就是要强调声色。“声”指的是声韵,声音好听,文章读出来好听,节奏明快,声音和谐。“色”就是看上去好看。“从岸上远远望去”,正是因为远远望去,所以“汹涌激流”“鼓浪”这些很沉重的词就被削减了力度,这个辞色就柔和起来了,所以才有“那么小,那么轻,浮在水面上”“浮”“小”“轻”,就可以和“汹涌激流”“鼓浪”合在一起了。这就是作者在意境上开始转换了,散文的意境极为重要,这里就是意境的转换,写得很专注,这个专注在哪儿呢,就是它被吸引住了,因为吸引住了,所以定睛去看。哪怕是远远地看,作者的感受也非常准确非常真切,“那么小,那么轻”,整齐的两个句子之后一个收束的句子“浮在水面上”“收束”以后转过来,加深一步去说,“好像只要一个小小浪头”“好像”“只要”“一个”“小小”“浪头”,五个词“下埋伏”,为的就是后一句,把这个东西所处情境的危险告诉你。“好像”,你不要觉得是真的。“只要”,很肯定,这个条件一出现,马上就这样。很多吗?不,“一个”。很大吗?不,“小”。还不对,是“小小”。是波浪吗?不是,“浪头”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能帮助到您。
比波浪要小。这五个词都是往绝境逢生处说,往最狠的地方说,又向最危险的地方说。作者的语言就像纸头一层一层地剥开了,剥开以后是什么?“就能把它整个儿吞噬了”,这一句话在用力上和前一句话的方向恰恰相反。“全部”还不够表明内心的恐惧。是“整个儿”“整个儿”,后面加个“儿”,让你放心一点,但让你放心一点不表明让你真的安全,又用了一个很狠的词,“吞噬”像老虎吞绵羊一样。一下子,全部,瞬间,没有了。所以这一段的跌宕起伏,在文字中间我们能够看得出作者非常精心地去构建心理曲线。文字是作者外显的语言,文字背后的情绪节奏,是内在的心理曲线。
啊,请你再定睛瞧一瞧吧,那上面还有人哩。
“啊”是第一眼,很惊诧的那一眼,这个很惊诧的一眼,惊诧的是什么呢,惊诧的是被吸引住了这样一个神情,所以这个“啊”是“吸引住了”的关联。这一段的“啊”,它“接住”的是前一段的“吸引住了”。然后是“请你再定睛瞧一瞧吧”,这个句子很啰唆,却把你那颗激动的心安抚下来。
人在激动的时候,没有办法凝望,他下面要写那个筏子。“那上面还有人哩”这句话是转折,整个情绪的转折。这个“人”否定了前面的“东西”“什么”“它”。整个文章脉络由很多“毛细血管”构成,这些“毛细血管”彼此通联,就是上乘的散文了。所以这里一个“人”系联着上一段的“什么东西”“什么”“它”到此为止,他再也不能说“什么东西”“什么”“它”了,因为有了“人”。还不止一个,接下来的省略号很有意思。在我看来,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能帮助到您。
这个省略号省略的是情感,写出了作者完全被震撼了的情感,这个“啊”和省略号根本不在于内容,而在于情感,在于神情。这个“啊”还包含了一个动作,这个动作是什么?停下来,从头再数。刚才数错了,竟然有这么多人?作者被吓一跳,数得忘掉了,从头再来,“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感叹号!前面还有六个逗号,太棒了!这六个逗号实际上是六种感情,是一步一步把作者内心的激动、内心的惊诧、内心的震撼推向高潮。这个高潮在哪里?就是一共六个人,感叹号。如果在“六个人”后面再加个“哩”,这个句子就气势皆无了!这是整个文章开始向高潮攀升的句子。到这儿,文章的节奏没有停下来,而是采用了温柔的霸道的写法。
这六个人,就如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浮。
“这六个人”,说得很轻松,“就如”,没有说“就像”,如果“就像”的话,就说得很重了,“就如”,轻轻松松。但是又很霸道,“湍急的黄河上”,强调“湍急的”,同时,又来温柔一瞥:“贴着水面漂浮”,这一句话,是要把整个文章向高潮处推进的停顿。然后高潮出现:
这就是黄河上的羊皮筏子!
这是整个文章的文眼,文心,高潮所在。核心词就是“黄河上”“羊皮筏子”而且扣牢前面描写兰州水车的一个词,“特有”这个羊皮筏子,是远古时代就已有的生活在黄河边的人们渡黄河的特殊器具,到了这里,这篇文章到了巅蜂。文章到了巅峰之后往往有两种走向:一种,戛然而止,留下一个备受震撼的画面,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能帮助到您。
而这样写往往是很危险的,非好手大家不能。另一种,到了巅峰以后,慢慢回落,回到起笔处,散文最多的格局是这样的。作者接着说:“羊皮筏子,过去是听说过的。”至此,整个文章开始回落。“羊皮筏子”是接着上一段说的关联性的词,段之间的这种关联与节奏的调整密切相关,开始回落不是一落千丈,不是一泻而下,而是慢慢回落。
在亲眼看到它之前,想象里的形象,总好像是风平浪静时的小艇,决没有想到是乘风破浪的轻骑。
这又是跌宕开去的一笔,从羊皮筏子宕下来,到“轻骑”回上去,宕下来的是“风平浪静”“小艇”,宕下来的是“想象里的形象”。前面这几段节奏都非常的紧,在整个文章宕开又回上去之后,他必然要着力去写这个羊皮筏子了。十只到十二只羊的体积吧
说这个话,他是说这个体积大还是说这个体积小呢?显然说的是小。“总共能有多大呢?”轻轻地一问,把刚才一句话要说它小的意思明明白白地告诉你了,又不是直接陈述,而是用了一个轻轻的问句,举重若轻。读散文要注意句式的变化,这里的问句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问句,不要你回答,却要你理解。有了这个叙述,下面再去说一共六个人,就有背景了。“上面却有五位乘客和一位艄公”“却有”和“总共能有多大”系联起来,作者是要告诉你这个羊皮筏子的体积是很小的。在一共六个人的叙述的背景中间,他用“体积吧”“总共能有多大呢”“却有”三个句子,一步一步地强调它的小,而他用的却是与表达“小”相对的那些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能帮助到您。
个词,比如把这个数字说得那么大,“十只到十二只”,还问:“有多大呢?”加了一个“却有”把前面两个向反面用词的句子一下子“掀了过去”:真的是小。到这儿,还不算小,还要写它的小,怎么写?侧面写:“而且在五位乘客身边,还堆着两只装得满满的麻袋”“而且”“还”“两只”“满满”,这样四个词,从侧面把羊皮筏子的体积的小写得完完全全了。这一个小,是能看到的!下面就写能想到的了,“岸上看的人不免提心吊胆”,这就是他想到的。这一段在整个文章中间带有明显的时代特色。“从容地在谈笑,向岸上指点什么,那神情……”,这句话,读者一看就知道是新中国成立不久时的笔调,一下子就能回到四五十年前。接着后面再来了一段想象:
而那位艄公,就比较沉着,他目不转晴地撑着篙,小心地注视着水势,大胆地破浪前行。
这就是袁鹰写文章时极其重视的由“情”到“理”的一个过程。在诗化散文那个年代,袁鹰写作的一个基本理路是什么呢?物,情,理,描绘一个物,抒发一种感情,要讲一个道理。而讲道理之前,他用感情铺垫了一下。
据坐过羊皮筏子的人说,第一次尝试,重要的就是小心和大胆。坐在吹满了气的羊皮上,紧贴着脚就是深不见底的黄水,如果没有足够的勇气,是连眼睛也不敢睁一睁的。
接着开始说道理了,“但是,如果只凭冲劲,天不怕地不怕,就随便往羊皮筏上一蹲,那也会出大乱子”还好,袁鹰在那个“战天斗地”的时代还有一些顾忌,不要莽撞,要小心,因为那个时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能帮助到您。
候还没有到“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时候。
“兰州的同志说,多坐坐羊皮筏子,可以锻炼意志、毅力和细心”“这种锻炼的机会已经不十分多了”这就是开始由物到情、到理的过程了,而恰恰这一段是文章比较糟糕的地方,也是我们现在批评这个文章的地方,然而我们在今天的课堂上却把这一处弄得非常突出。
这一段描写是由情到理的抒发,袁鹰自己也在《散文求索小记》中说:“往往这时候我的文章就犹如一团枯草,一杯白水,虽想做些抒发,却常常失之于空疏,不能达到挥洒自如,能放能收,有心略施藻饰,又不免显得雕琢堆砌,不能做到淳朴自然,天衣无缝。袁鹰自己反思的这一段话用来评价这最后两段文字再恰当不过了。
接下去就是六十年代杨朔散文的模式,“羊皮筏上的艄公”“更值得景仰和赞颂”“他站在那小小的筏子上,身后是几个乘客的安全,面前是险恶的黄河风浪,手里呢,只有那么一根不粗不细的篙子。就凭他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智,就凭他的经验和判断,使得这小小的筏子战胜了惊涛骇浪,化险为夷”。这一段写得真是棒极了!我每次读到这儿的时候总是在想象,作者袁鹰在写这一段的时候的神情。我不知道他内心究竟作何感想,袁鹰自己也曾在《秋水·小跋》说过:“在古往今来浩如烟海的散文中,最受人喜爱,为人传诵的,总是那些至情之作,肺腑之言。作者是在用自己袒露着的赤诚的心,奉献给读者。他也就在千万不相识的读者中听到心灵的回响,找到了知音。”因此,我相信他是真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能帮助到您。
诚的。接着作者说“在滚滚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这是典型的新中国成立以后十来年间一个经常唱响的主题。其实,这三段,在我看来,与整个文章是格格不入的。
好在,袁鹰是一个以散文家自省的人,这篇文章还没有“写破”了,最后这一段不可不看。“你看……”“你看”接着的是“黄河滚滚”,接着的是“吸引住了”,接着的是“啊,再定睛瞧一瞧吧”,整个文章用“你看”去收束再好不过。
雁滩近了,近了,筏子在激流上奔跑得更加轻快,更加安详。这是典型的诗的语言。其实,袁鹰这一篇文章可谓诗化的散文的先导,因为杨朔诗化散文的风格是在1963年至1965年才确立起来。借用1935年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中的导言“散文实际上是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现代散文的特征之一”作一小结,这《筏子》就是那一粒沙、那半瓣花,《筏子》显示的是那一个时代,《筏子》还在往前漂行,它所孕育着的文化意义,并没有到此结束,因为人类对自然的态度的变化,是不会停止的。



袁鹰《筏子》细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