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发布时间:1714295948

以下从反面说明应寻求具德相的善知识。首先说明仅仅希求多闻、赞美学处谋生而不乐修行者,没有充当善知识的格。
如是若于诸所学处不乐修行,唯赞学处所有美誉,或其功德以谋自活者,则不堪任为善知识。宛如有人赞美栴檀谋自活命,有诸欲求妙栴檀者,而问彼曰:“汝有檀耶?”答曰:“实无。”此全无义,惟虚言故。
像这样,亲近具德者必获利益。相反,如果对诸学处不乐修行,仅以赞美学处的美誉或功德来谋生,那是不堪作为善知识的。这就像有人专以赞美栴檀来谋求活命,别人雇佣他赞美栴檀的好处,他以此过活。有人听到栴檀的妙处,希求获得而问他说:“你有栴檀吗?”他却只能回答:
“我没有。”也就是他根本不能给人栴檀,而只有虚华的言说。这样的人是“数他万贯宝,自无半分钱”,所以利益不学人。
务必要了解,大乘善知识是有能力引导人修心的佛法行者,而不只是兜售知识者。自己不实行佛法,只是口头宣说,这叫有名无实的虚名。自己在实行佛法、有戒定慧的实证才有实德,才能充任讲席,引导学人修心。
所以,对善知识的判定不能只看表面现象,而要看修行。前面显示得很清楚:只要具德,有戒定慧,通达真实性,有悲愍心,即使不善交际,不善辞令,都能充当学人的老师,让他得到利益。就像响尊滚,他闻得不多,不善辞令,咛敦更是说

不来话,但谁亲近都得到利益。反过来说,无论怎么善于辞令,说起来滔滔不绝,或者无论多么会搞人际关系,会搞宣传,或者拿到何种学位等,只要他不讲究修行,那就根本没有实义。
《三摩地王经》云:“末世诸苾刍,多是无律仪,希欲求多闻,唯赞美尸罗,然不求尸罗。”于定慧解脱三种,亦如是说。
以上的教诫出自《三摩地王经》。经中说到:末世的比丘,多是无有律仪,喜欢的是求多闻,了解很多知识。他们唯一赞美律仪,自己却不求守持律仪的功德。对于禅定、智慧、解脱这三种,也按同样的方式宣说。
今天正是这样,人们普遍希求知识,而不重视德行。谁的口才好,知识广博,就成了众人追捧的对象。而对于真实行的人,却无人依止随学,也不见有赞叹、钦佩,这是末世颠倒的相。其实内在没有证德,只是学得嘴皮的功夫,并不是佛法所取。
禅定也是如此,末世比丘多是没有禅定,他们只希求多闻,唯一赞美禅定,却不求禅定的功德。这个时代真正实践戒定慧三学的行者实在寥若晨星,口头讲说佛法的人比比皆是。末世诸比丘赞美戒而不持戒,赞美定而不修定,赞美慧而不求真实慧,赞美解脱而不求解脱。真正有戒定慧功德的人很少,心都散乱在五欲六尘里,陷溺在名闻利养、交际应酬、生活享受的轮回网中,不可自拔。只是口头说禅定的利益如何如

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