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黑三大民族矛盾

发布时间:2023-03-11 08:50:42


波黑三大民族矛盾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争夺生存空间上面。生存空间的大小和质量低,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延续的基本物质保证。波黑共和国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不仅如此,波黑更有丰富的地产资源,如铁矿的蕴藏量占南斯拉夫86%褐煤占40%,铝矾土占40%,石棉占60%,水力资源占25%,木材储量占30%。正如此,在波黑内战中,塞族、克族和穆斯林都力争夺得更多的领土,扩大自己的版图。三方在国际社会调解下多次达成停火和领土划分方案,立马又被隆隆的炮声打碎。第一个领土划分方案是19931月出台的“万斯——欧文计划”。在这个计划中,关于领土划分是这样规定的,将波黑划分为10个省,其中3个省以塞族为主,3个省以穆斯林为主,3个省以克族为主,1个省主要由穆、克两族混居,首都萨拉热窝为非军事化自由城市。三方分得的领土比例分别是,塞族43%穆斯林38%克族19%经过激烈地讨价还价,三方虽然接受了“万斯——欧文计划”的第一项内容,实现全面停火并将重武器交给联合国维和部队管理,但在涉及到切身利益的领土划分问题上陷入了僵局。塞族方面提出,内战爆发前塞族居住区面积为波黑全部领土的64%这项计划要塞族让出的领土太多;塞族为主的几个省互不相连,多为资源贫困地区,而且1/3左右的塞族居民划在了穆、克两族为主的省份。因此,塞族认为万斯——欧文计划严重地损害了塞族的利益,“接受它比拒绝它更危险”。塞族议会两次表决拒绝,51516日举行的波黑塞族全民公决,也以绝对多数拒绝欧文——万斯计划。此后,波黑塞族领导人公开宣称欧文——万斯计划“已经死亡”。第二个领土划分方案是19936月塞、克和波黑领导人在日内瓦和谈中联合提出的“三分波黑”计划。根据这项计划,建立由塞族、克族和穆族三个主权共和国组成的“联邦”。塞族和克族是否同其“母国”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合并,由全民投票进行公决。领土划分以民族分布和实际控制区为基础,塞族占50%,克族占30%,穆族为20%这个领土划分方案显然不利于穆斯林。但是,面对着塞克两族联合,力量对悬殊以及国际社会的压力,穆族虽然不同意,也只好走到谈判桌旁,就此进行谈判。三个领土划分方案是19938月欧文——斯图尔腾贝格提出的一揽子和平计划。这份计划包括一个三分波黑的版图文件。根据这一方案,塞族占据波黑领土的52%
克族占

17%,穆族占31%。首都萨拉热窝以及穆克两族争夺激烈的莫斯塔尔市的归属及其地位先搁置起来,过两年再解决,在过渡期间分别交联合国和欧共体管理。第四个是美俄等五国提出的波黑和平方案。19944月下旬在戈拉日代危机期间,美、英、法、俄为了协调它们的波黑政策,在伦敦商定成立了包括德国在内的5国联络小组。这个联络小组除了协调五国的波黑政策外,还代表五国与波黑冲突各方进行谈判。5月五国外长在日内瓦首次一致通过了一项和平方案。根据这个方案,塞族占有波黑全境的49%,穆——克联邦得到51%塞族将让出它当时控制的包括战略重镇布尔奇科、多博伊在内的13个城市;争议比较大的萨拉热窝由联合国托管2年。围绕上述四个方案,波黑交战三方多次举行谈判,但都没有能找到认同点,达成一致。版图争执始终是谈判不成功的主要原因。199312月的和谈中,塞族按穆斯林的要求进一步作出让步,从而使穆斯林达成占有波黑领土的33.3%。然而穆斯林不仅要求领土的数量,而且要求领土的质量,即多占领波黑东地的矿产区和农业区、工业比较发达的中部地区、奈乌姆出海口和奈雷瓦河以东地区,黑西部的几个穆斯林聚居的城镇。这些要求无论是塞族,还是克族都是难以接受的。界对波黑内战的插手和干预
波黑内战不是孤立的。战争爆发以来,联合国已经通过了30多个关于波黑内战的议、决定等文件。从19936月开始,联合国的蓝盔部队进驻波黑,负责人道主义助、保护少数民族和维持和平。与此同时,联合国秘书长还不断派遣特使到波黑斡旋调停。所有这些虽然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起了缓冲作用,但整体看来,起的作用有限,甚至有将国际社会卷入波黑战争的危险。波黑冲突各方也都不是孤立的。就前南斯拉夫而言,尔维亚共和国为了使“所有的塞尔维亚人生活在一个国家里”,便不遗余力地支持波黑塞族武装,已有8万多前南斯拉夫人民军改编为塞族地方武装。克罗地亚共和国为了建立大克罗地亚,也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支持波黑克族武装,并派5万多人直接参战。国际社会而言,南斯拉夫分裂后,历史上曾经占领过南斯拉夫的奥地利、土耳其、德国、意大利等国,都将波黑视为一块肥肉,竭力染指,一方面对塞族实行武器禁运,经济制裁,

波黑三大民族矛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