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发布时间:2023-11-24 03:03:30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家风文化与家国情怀
作者:齐大辉
来源:《雷锋》2017年第02
作者简介:齐大辉,现任北京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EMBA后财富中心主任教授、北京大学家庭文化与家长教育研究所所长、北京书同教育科技研究院院长。
齐大辉先生是中国家长教育学术带头人,是国民素质从娃娃抓起,娃娃素质从家长抓”“抓党建促家建,正家风助党风源头教育思想的提出者。家的呼唤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与市场经济的完善,我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来丰富。但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社会生活中,国民素养却面临着巨大危机,信仰缺失、道德滑坡、犯罪率上升;家庭生活中,没规矩、少教养、常争吵、不孝顺、频伤害等现象比比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当下的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在新形势下,家庭呼唤家风文明的回归,国家需要家长教育的战略规划。我们必须为真实的生活而学习,为家庭的幸福而改变,为国家的安全而奋斗。(一)家风文化
何谓家风?家风一般指家族世代相传的为人处世之道、待人接物的行事风范、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习惯等。家风决定人生轨迹及行为习惯,具有潜在的、无形的力量。中华家风文化源远流长,家风、家教、家规、家训、家祠、家谱是中国古代治理家庭的六个要素。
家训是家庭文化的核心,又称家诫、家范、庭训等,指家庭或家族内部对子孙后代的垂训、训示。中国的家训立足于国家,蕴含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内容,正所谓圣人教从家始,家正则天下化之。中国古代的家国同构教化模式,有效实现了家庭伦理同人际伦理、政治伦理的成功对接与统一。
先秦至秦汉是家训文化萌芽和初步形成的时期,在《尚书》《左传》《国语》《论语》《史记》等文献中,存有大量的家族训诫之语。如《尚书·无逸》《诫伯禽书》,记载了周公训侄子成王以及自己长子伯禽的语录。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家训文化的成熟期,如诸葛亮的《诫子书》、颜之推的《颜氏家训》等。隋唐和宋元时期,是家训文化的繁荣发展期,如北宋名臣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司马光的《温公家范》、南宋县令袁采的《袁氏世范》等。明清时期是家训文化的鼎盛时期。清末,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欧风美雨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思想,家训文化逐渐式微。文化是文明在行为中的固化。家风文化就塑造于我们每天的口头禅中、我们使用的语言中。现今,中国的家风文化存在一些问题,我举一例,请大家体会。譬如进出门文化,在对中国从南到北的调研中,我发现家长的口头禅都是一些唠叨的话,且都是对孩子负面的提醒:好好学习、别做小动作、注意安全等等。这些负面提醒产生的效果是这样的:好好学习——从来没有相信过我会好好学习;别做小动作——我今天就要做一点小动作。如果我们的进出门用语做一些改变,如,出门语改为一天愉快,进门语改为一天辛苦;家人之间谈话先问心情,后问事情。我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家庭氛围一定会有所改变,无论大人还是孩子,感觉到了对方的关心,就会更愿意和对方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便塑造了融洽和谐的家风文化。
(二)家长教育
家风建设的原点问题是家长教育。家长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基础,家风传承的模板,公民素质的源头,群众工作的桥梁,党政工作的抓手。家庭是社会的最小组织,家长是家庭的最大领导。如果说家风文化是社会文明传承之基,那么家长教育就是社会稳定之根。家长教育对未成年人的成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对未成年人的问题具有预防性的社会功能。家庭科学研究对中华民族命运与国家软实力传播具有关键性作用和方向性战略意义。
家长修养是家风、民风、社风、党风之源,家长决定家风,家风影响党风,党风改变民风。党建工作应入家入户,采用百姓能接受的形式,抓党建促家建,正家风助党风的群众工作模式具有战略意义。人的觉醒
家庭是构筑孩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第一所学校,是人们情感经营、情绪管理、情怀塑造的第一座工厂。
目前,对于家庭文化教育,西方采用的是大学教育、宗教信仰、社会服务三合一的模式。西方的教堂非常普及,大部分家庭会在周末去教堂做礼拜,这种以家庭为单位的集体活动,使家庭成员之间拥有共同的话题,形成了良好的沟通,营造了和谐的家庭氛围。相比西方教育模式及社会服务内容,我国家庭文化研究与教育服务严重滞后。2000多所大学与科研机构,事业教育丰富,过日子教育贫乏。此外,政府部门条块分割机制与政策方法改进缓慢,影响工作效果;民间家庭教育行业火爆,但多以营利为导向,意识形态观念混乱且教学形式商业化严重,这些都是目前存在的问题。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尽管国家出台了多项家庭教育相关政策并已实施多年,但成效并不明显。究其原因,一是理论缺乏、观念落后、重视度不够;二是体制条块分割、政策方法老旧、部门沟通不畅、民间难成合力;三是国家投入不足、研究人才奇缺、实施队伍太少;四是缺乏家庭公约工具、家庭数据分析、社区操作模式、长效合作机制,没从根本上搞清楚政策机制、教育体系、民间力量的内在逻辑和关节点;五是国民素质教育没走好群众路线;六是国家缺乏对家庭文化与家长教育的统一规划,没有集中政府与民间的专家智库做好模式孵化与经验总结。约的理想
古人云,约定俗成。,即家庭生活习惯与行为准则。家庭公约是维持家庭秩序的家庭宪法、行为准则、情绪管理工具,是传承家庭文化的载体。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公约、民约、乡规、守则等制度性因素,都是扎根于千家万户日常生活的充满智慧的教化工具,是家长提醒自我、教育孩子、管理家庭、传承家风、维持家庭秩序、培育良好生活习惯的有效手段。举一事例:广州有一户家庭,由于男主人工作繁忙,出现了矛盾,为此,全家人约定每天一起打拳半个小时。女主人告诉我,打完拳后一身汗,心情很舒畅,并且当看到孩子认真地打拳,丈夫认真地陪练时,就觉得丈夫也很不容易,就想让他赶快回去工作,不要耽搁了时间。男主人的回答是,跟妻子和孩子有了约定,就一定要遵守。因此,一家人其乐融融。利用家庭公约工具,可以有效减少家庭矛盾、促进家庭文明、提高幸福指数。(一)家国情怀教育
好情绪是资本,坏情绪是成本;家庭情绪影响社会治理成本,要通过家庭公约减少家庭冲突、促进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探讨社会冲突的家庭公约化解模式。
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由于社会激变,公民家国情怀塑造、社会情绪管理与预防能力亟待加强,家庭科学研究、家风文化传承、家长教育启蒙显得尤为重要。加强我国家庭科学研究与家长教育力度,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培训家庭社工专业队伍,创新家长教育传播方法,孵化家庭学校社区的协同教育模式与社区书院平台,帮助群众解决家庭后代教育、后院管理、后世传承、后任选择”“四后问题,提高成年人的情感经营、情绪管理、情怀塑造能力,是满足群众精神生活需求、做好社会情绪管理之举,也是促进人文生态文明建设的接地气、得民心之举。
(二)家长教育与公约实践
国民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家庭教育是最为基础的部分,家长教育是切入点,家庭科学研究是保障条件。可以说,抓好了家长教育,就抓好了家庭教育;抓好了家庭教育,就抓住了家庭文化基因和行为习惯源点。家风家训影响乡规民约,党风党纪决定民风民心,这是教育的科学逻辑。通过党员干部的家长教育,可有效促进党组织的群众工作创新,达到党建促家建,正家风助党风的党建与家建双轨平衡建设效果。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三)家国情怀与实施方法
家风家教、家规家训、家谱家祠,对中华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的传承作用,是任何现代教育环节都无法替代的。那么,如何整合古今中外的优质文化与教育资源,做好群众工作的创新与家国情怀的塑造,在钢筋混凝土的现代建筑群中恢复传统四合院文化。我认为,通过建立社区书院与家庭俱乐部服务网络、培养国家现代家庭社工人才队伍,将老百姓从传统的家庭血缘的信任关系转变为现代的邻里乡亲的信任关系,孵化出适合中国未来发展、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家庭社工队伍与社会精神文明服务模式。这不仅需要社会力量,更需要政府支持。因此,我认为需要大力推动中国家长教育工程。党员干部要带头做好家庭公约,全民开展家风文化科普教育,将家长教育内容纳入全国党员干部考评体系,进而提升领导干部在家庭生活、单位工作和社会交往中的角色修养、行业规范,使其成为国民修养的榜样,从而达到改善家庭关系、家校关系、社会关系、党群关系的目的,为中国人文生态文明建设发挥应有作用,打好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与实现中国梦的百年战略工程根基。




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