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课本内容 悲金悼玉红楼梦中人 - 《红楼梦》之三、红楼梦与越剧文化

发布时间:2019-03-17 21:25:36

一、导入 介绍越剧知识

红楼梦与越剧文化

(一)越剧简概

中文拼音】越剧 yuèjù

English(英文)shaoxing Opera

越剧,发源于浙江绍兴嵊州,发祥于上海。中国五大剧种之一,全国第二大剧种。由当地民间歌曲发展而成,在发展中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历史性演变。历称有小歌班、秧歌般的笃班、绍兴戏剧、绍兴文戏、髦儿小歌班、绍剧、嵊剧、剡剧。越剧前身是浙江嵊县一带流行的说唱形式“落地唱书”(主要是马塘村为主,可以说是越剧的起源了,越剧起源应该是在马塘了,因而越剧应该有近150年的历史了)。

1906年(即清朝光绪三十二年)春开始演变为在农村草台演出的戏曲形式,曾称小歌班、的笃班、绍兴文戏等。艺人初始基本上是半农半艺的男性农民,故称男班。

1925年9月17日上海《申报》演出广告中首次用“越剧”称之。1938年始,多数戏班、剧团称“越剧”。新中国成立后才统一称“越剧”1953年底拍竣的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新中国的第一部彩色戏曲艺术片。当时风靡一时,在香港创造了票房记录;更为主要的是,在日内瓦会议期间,此片被周恩来多次用来招待各国政要和记者,被赞誉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国际舆论对红色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怀疑由此冰释。享誉世界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亦源出自越剧唱腔。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扩大了越剧在国内外的影响,捧红了一个剧种。

1962年由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和香港金声影业公司摄制完成的电影《红楼梦》在80年前后取得2亿票房(那时票价也就2毛钱左右),12亿人次观看,可谓空前绝后自此,一曲《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传唱大江南北。

至2006年,越剧大量上演剧,其中有影响而又经常演出的剧目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王老虎抢亲五女拜寿红楼梦西厢记何文秀玉堂春血手印打金枝玉蜻蜓碧玉簪珍珠塔祥林嫂西园记春香传白蛇传孟丽君李娃传盘夫索夫盘妻索妻柳毅传书沙漠王子九斤姑娘陆游与唐琬孔雀东南飞追鱼情探《金殿拒婚》这些耳熟能详的剧目等。

word/media/image2.gif1928年(即民国17年)1月起,女班蜂拥来沪,1941年(即民国30年)下半年增至36个。女子越剧的所有著名演员几乎都荟萃于上海。报纸评论称“上海的女子越剧风靡一时,到近来竟有凌驾一切之势”。而男班由于演员后继无人,最终被女班取代。这时期,最有名的演员旦角为“三花一娟一桂”,即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姚水娟、筱丹桂,小生为屠杏花、竺素娥、马樟花;青年演员如袁雪芬、尹桂芳、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等,都已崭露头角。

(从左至右艺术家:施银花、王杏花、赵瑞花、姚水娟)

(二)新的发展

新中国新越剧领路人袁雪芬

1942年(即民国31年)10月,袁雪芬以话剧为榜样,在大来剧场开始改革。前两年陆续聘请的编导有于吟(姚鲁丁)、韩义、蓝明(流)、萧章、吕仲、南薇、徐进等,大多数是年轻的业余话剧工作者。他们把进行改革的越剧称为“新越剧”。

1944年(即民国33年)9月,尹桂芳、竺水招也在龙门戏院进行改革。此后,上海的主要越剧团都投入“新越剧”的行列,越剧的面貌在短短几年中发生了巨大变化。

尹桂芳、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筱丹桂、竺水招、徐天红、张桂凤和吴小楼是著名越剧演员,人称“越剧十姐妹”。

1949年5月上海解放。

1950年4月12日成立了上海第一个国家剧团——华东越剧实验剧团。

1955年3月24日上海越剧院正式成立。剧院荟萃了越剧界一大批有较高艺术素养的编、导、演、音、美等专门人才,在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艺方向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指引下,发挥了国家剧院示范作用

word/media/image4.gif50~60年代前期是越剧的黄金时期,创造出了一批有重大影响的艺术精品,如《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红楼梦》《祥林嫂》等,在国内外都获得巨大声誉,《情探》《李娃传》《追鱼》《春香传》《碧玉簪》《孔雀东南飞》《何文秀》《彩楼记》《打金枝》《血手印》《李秀英》等成为优秀保留剧目,其中《梁山伯与祝英台》《情探》《追鱼》《碧玉簪》《红楼梦》还被摄成电影,使越剧进一步风靡大江南北。

1955年夏,上海越剧院以中国越剧团的名义,到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苏联演出;1959年、1961年上海越剧院分别赴越南民主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访问演出。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1983年上海越剧院青年演员东渡日本演出《红楼梦》;1986年又去法国巴黎参加巴黎秋季艺术节演出;

1989年5月上海越剧院一批艺术家到美国进行访问演出,都受到各国人民和华侨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

1962年,徐玉兰王文娟主演的越剧电影《红楼梦》红遍大江南北,成为里程碑式的经典戏剧电影

【流派简介

王派: 王派由王文娟创立。 王文娟文武兼备,表演精湛,擅长描摹人物神态,有性格演员之誉,她在师承支兰芳的唱腔基础上,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形成了平易质朴,流畅自然,情感浓郁的王派唱腔。 王派代表作有《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忠魂曲》中的杨开慧、《西园记》中的王玉贞、《孟丽君》中的孟丽君等。 王派优秀传人有单仰萍、王志萍、钱爱玉、俞建华等。

徐派:由徐玉兰创立。她吸收了绍剧粗犷悲壮的特点,京剧刚健、坚实的技巧,又融合了越剧早期小生唱腔中朴实、淳厚的因素,形成了自己华彩俊逸,洒脱流畅,奔放高亢,感情炽热,曲调大起大落,跌宕明显的特点。流派传人:钱惠丽、张小君、郑国凤、刘觉、金美芳、汪秀月、邵雁、杨婷娜。

2016年5月6日 鲐背之年,90岁的王文娟(左图中)携手众弟子,在绍兴大剧院全明星版王派越剧专场《千里共婵娟》专场演出。越剧新老表演艺术家一直都在继承和发展中前行。

(三)红楼梦与越剧的故事

1958年首演红楼梦。越剧《红楼梦》由徐进编剧。在电影中,王文娟饰演林黛玉,徐玉兰饰演贾宝玉吕瑞英饰演薛宝钗金采风饰演王熙凤周宝奎饰演贾母徐天红贾政孟莉英饰演紫鹃曹银娣饰演琪官

因当时的条件限制,“劝黛”等唱段被删去。该片拍摄完成后旋即被禁,1978年恢复放映。之后该片热映,“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等唱段因而在中国家喻户晓。1978-1988年间,全国范围内这部电影的观众达12亿人次,是中国电影史上放映场次最多、拷贝制作最多、观看人数最多的电影。

二、视频熟悉越剧 看王文娟老师的《红楼梦 黛玉焚稿》

【经典折子戏】黛玉焚稿 唱词

我一生与诗书作了闺中伴,

与笔墨结成骨肉亲。

曾记得菊花赋诗夺魁首,

海棠起社斗清新。

怡红院中行新令,

潇湘馆内论旧文。 一生心血结成字,

如今是记忆未死墨迹犹新。

这诗稿不想玉堂金马登高第, (徐派 搭档 徐玉兰 饰演 贾宝玉)

只望它高山流水遇知音,

高山流水遇知音。

如今是知音已绝诗稿怎存,

把断肠文章付火焚。

这诗帕原是他随身带,

曾为我揩过多少旧泪痕。

如今是诗帕未变人心变,

可叹我真心人换得个假心人。

早知人情比纸薄,

我懊悔留存诗帕到如今。

万般恩情从此绝,

只落得一弯冷月葬诗魂。

(1962年 红楼梦 焚稿 剧照 )

※注:此段折子戏内容为黛玉临死前,误会宝玉,焚烧了诗稿与宝玉赠与的诗帕,与悲愤交加中,对紫鹃无奈地表达身世的凄凉,控诉宝玉的无情,周围人物的冷漠等。整段唱腔行云流水,情绪哀婉悲凉,情绪饱满,感情浓厚,是典范的王派经典唱段。

三、比较鉴赏

【越剧台词与文学语言的对比鉴赏】

黛玉瞧瞧,又闭了眼坐着,喘了一会子,又道:“笼上火盆。”紫鹃打谅他冷.因说道:“姑娘躺下,多盖一件罢.那炭气只怕耽不住。”黛玉又摇头儿雪雁只得笼上,搁在地下火盆架上黛玉点头,意思叫挪到炕上来雪雁只得端上来,出去拿那张火盆炕桌.那黛玉却又把身子欠起,紫鹃只得两只手来扶着他黛玉这才将方才的绢子拿在手中,瞅着那火点点头儿,往上一撂紫鹃唬了一跳,欲要抢时,两只手却不敢动雪雁又出去拿火盆桌子,此时那绢子已经烧着了

紫鹃劝道:“姑娘这是怎么说呢。”黛玉只作不闻,回手又把那诗稿拿起来,瞧了瞧又撂下了紫鹃怕他也要烧,连忙将身倚住黛玉,腾出手来拿时,黛玉又早拾起,撂在火上.此时紫鹃却够不着,干急雪雁正拿进桌子来,看见黛玉一撂,不知何物,赶忙抢时,那纸沾火就着,如何能够少待,早已烘烘的着了雪雁也顾不得烧手,从火里抓起来撂在地下乱踩,却已烧得所余无几了.那黛玉把眼一闭,往后一仰,几乎不曾把紫鹃压倒紫鹃连忙叫雪雁上来将黛玉扶着放倒,却说宝玉成家的那一日,黛玉白日已昏晕过去,却心头口中一丝微气不断,把个李纨和紫鹃哭的死去活来到了晚间,黛玉去又缓过来了,微微睁开眼,似有要水要汤的光景此时雪雁已去,只有紫鹃和李纨在旁.紫鹃便端了一盏桂圆汤和的梨汁,用小银匙灌了两三匙.黛玉闭着眼静养了一会子,觉得心里似明似暗的此时李纨见黛玉略缓,明知是回光反照的光景,却料着还有一半天耐头,自己回到稻香村料理了一回事情

这里黛玉睁开眼一看,只有紫鹃和奶妈并几个小丫头在那里,便一手攥了紫鹃的手,使着劲说道:“我是不中用的人了你伏侍我几年,我原指望咱们两个总在一处.不想我……"说着,又喘了一会子,闭了眼歇着紫鹃见他攥着不肯松手,自己也不敢挪动,看他的光景比早半天好些,只当还可以回转,听了这话,又寒了半截半天,黛玉又说道:“妹妹,我这里并没亲人.我的身子是干净的,你好歹叫他们送我回去。”说到这里又闭了眼不言语了.那手却渐渐紧了,喘成一处,只是出气大入气小,已经促疾的很了。

紫鹃忙了,连忙叫人请李纨,可巧探春来了紫鹃见了,忙悄悄的说道:“三姑娘,瞧瞧林姑娘罢。”说着,泪如雨下探春过来,摸了摸黛玉的手已经凉了,连目光也都散了探春紫鹃正哭着叫人端水来给黛玉擦洗,李纨赶忙进来了三个人才见了,不及说话.刚擦着,猛听黛玉直声叫道:“宝玉,宝玉,你好……"说到"好"字,便浑身冷汗,不作声了紫鹃等急忙扶住,那汗愈出,身子便渐渐的冷了探春李纨叫人乱着拢头穿衣,只见黛玉两眼一翻,呜呼,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

节选自曹雪芹《红楼梦》

3.【思考】根据越剧唱词或文学文本的赏析,写写你的个人感悟

(四)装扮艺术

越剧早期演出,男角多不化妆;男演女角时,把脑后的辫子散开,梳成发髻,脸上搽胭脂和铅粉;有些草台班的女角化妆,两颊用红纸沾水搽腮红,不画眉,或用锅底灰画眉,称“清水打扮”。后来演古装戏,仿效绍剧,学水粉化妆法,白粉底,红胭脂,墨膏描眉眼。大花面开脸,小丑画白鼻梁。

【越剧布景】

经过40年代的摸索与实践,为越剧舞美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写实型布景。以写实产生意境的手法,时空变化不大,却能在观众中产生一定的幻觉,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2)虚实结合型布景。这是越剧布景大量采用的方法。一种是小装置(从40年代“样式化装置”发展而来),设计景物以局部形象为主,省略其他,由观众的想象去意会全局。

(3)中性和特性的布景。它是在吸收话剧布景表现方法的基础上,根据越剧自己独有的舞台美术语言糅合而产生的。

(4)装饰性布景。它在“守旧”的基础上,加以丰富和创造,常用在时空变化较大、传统表演手法较浓的剧目中。

(5)借鉴民间艺术风格的布景。它把特定环境与装饰性糅为一体,如把民间剪纸、皮影艺术手法吸收运用,具有较强的民间艺术韵味。

(五)服饰特点

经过不懈地探索和积累,越剧服装的轻柔、淡雅、清丽的独特风格,不断巩固和发展,并在国内外演出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而成为我国戏曲服装中另一种服装风格样式。

word/media/image10.gif (下图二三为越剧表演艺术家——茅威涛女士在《陆游与唐婉》中的造型亮相。)

新生一代

各地涌现出百花齐放的演艺现象,在浙江这片艺术的温床中,越剧前辈的栽培,文艺环境的浸染,受众群体的广泛、民俗乡风的深厚根基,让新的各种艺术团表演涌现,如从规模从小到大有诸暨艺术团、嵊州艺术团、绍兴小百花艺术团、福建芳华艺术团、浙江小百花艺术团、上海越剧团等,在江浙两地发展地如火如荼,这和百姓依旧热爱传统文化,也离不开政府环境的支持等。

中国戏曲界的荣誉,莫过于“梅花奖”,新生代力量中涌现了一批优秀的中青年演员,她们都先后获得过曲艺界的这个最高奖项。方亚芬,代表作《西厢记》等,李敏,代表作《女驸马》,王志萍、单仰萍和钱惠丽是新一代越剧《红楼梦》的继承和发扬者,绍兴小百花艺术团团长吴凤花的小生形象深入人心,陈飞精湛的台步和水袖艺术,代表作有《情探》等,他们在创新中成长,对人物角色再编再演,赋予了新的生命

时任浙江小百花艺术团团长茅威涛85年首获梅花奖,几度问鼎梅花奖、白玉兰奖等多种曲艺大小奖项。最初在越剧电影《五女拜寿》中崭露头角,其艺技得尹桂芳亲自教诲与指点,并得尹派第一、二代传人尹小芳、宋普南的悉心教授与帮助,以其勤奋的敬业精神而成为尹派又一代传人的佼佼者。她懂得将传统文化在不失其厚蕴的基础上进行创编如鲁迅的《孔乙己》、凄美爱情《陆游与唐婉》、历经七年给范派剧目《梁山伯与祝英台》注入新的元素。

她还博采众长,积极吸取西方文艺知识,如结合布莱希特的戏剧内蕴,创编了《江南好人》等。

她的扮相俊美、气度非凡;其表演高雅脱俗、潇洒飘逸,表演细腻深刻、含蓄深入、善于创造人物,且能汲取京、昆、川等剧种表演手段,为己所用,融内心体验与程式化体现为一体,使之角色的创造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她的唱腔师承尹派,吐字清晰、行腔流畅、音色圆润、气韵悠扬,又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有所发展,唱做念扮皆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在继承中有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特色,被称为“茅腔”。茅威涛等新一代艺术家承前启后创新发展成为新时代越剧发展的中坚力量,且多次受邀,在海内外、政治外交活动文艺晚会中演出,将越剧让更多的人喜爱、欣赏。

(上图为2016年9月4日晚,G20峰会西湖文艺演出《最忆是杭州》中茅威涛(右)与搭档谢群英,一起演唱越剧经典剧种《梁山伯与祝英台》选段的“十八相送”)

教材课本内容 悲金悼玉红楼梦中人 - 《红楼梦》之三、红楼梦与越剧文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