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 张良传 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8-06-30 08:25:01

《汉书》读后感

——读《张良传》有感

《汉书》(又称《前汉书》),东汉时期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全书主要记载西汉高祖元年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共二百三十年的史事。

《汉书》记载的时代与《史记》有交叉,汉武帝中期以前的西汉历史,两书都有记述。这一部分,《汉书》常常移用《史记》的内容,但由于两书作者思想境界的差异和材料取舍标准不尽相同,班固在移用时也有增删改易。

张良,字子房,秦末汉初杰出的谋士、大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后世敬其谋略出众,称其为“谋圣”

有人说,刘邦的江山有一半是韩信打下来的,那么在战场的后方,为刘邦出谋划策,在计谋这一方面出了很大功劳的就是张良了,张良就像是刘邦的“大脑”一样,所以张良是毫不愧当“谋圣”这一称谓的。其实,张良的智慧不仅为刘邦建造了大汉朝,也为自己谋得了一个好的人生。张良可以说是汉初三杰中,唯一一个得到善终的人。

至于张良能有不同于韩信、萧何的结局,还在于其实他已经很清楚地掌握了刘邦的心态,算得上是一个心理专家。刘邦能听得进他人的意见,虚心接受,也能任用有才之人为他带兵打仗,但当他真正坐上汉朝皇帝这个位置的时候,就不再能忍受下面有不安分的人张良精通黄老之道,也不留恋权位张良逐步从“帝者师”退居“帝者宾”的地位,遵循着可有可无、时进时止的处事原则所以在刘邦要封他三万户的时候,他以“此天以臣授陛下”,选择了“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读完《张良传》后,其实我觉得张良也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是这样一个有极高智慧和先见,且能冷静分析问题的人,这一点从他年轻时的经历就可以发现。

国恨家仇,这个理由的确足够张良去刺杀嬴政,但战乱纷争的年代,谁不会有那么些愤恨呢,但张良就是有那个胆量去计划并实施这个刺杀行动,更何况对方还是那个统一六国的皇帝,从这件事上我们可以看出张良不同于常人的杰出之处。他与嬴政的实力悬殊是必然会让他失败,这也不是不可以理解,但这也说明当时的张良还不够成熟,他太心急了,没能做到最好的部署和准备。

不过张良年轻时虽然有点心急,但是他还是能够忍得住,懂得及时收回,“大丈夫报仇,十年不晚”。在下邳“亡匿”的日子虽然看起来有点窝囊,但却是他人生的一个重要时期。面对无礼老人的傲慢行动,张良虽然年轻气盛有点“愕然,欲殴之”,但他良好的品德让他忍过了这一时的冲动,以礼回对老人,并能够一次次地达到老人的时间点。所以能学习到《太公兵法》,不是因为张良运气好,而是因为他的品性好。

虽然觉得这个由济北谷城山下的黄石变来的这位老人的传说有点神神叨叨的,但我相信张良在隐匿于下邳的这段时期一定是潜心修学,研习兵法的。国产动画《秦时明月》中以这段历史故事为原型进行改编,《太公兵法》就是《黄石天书》的原型,据传太平盛世的年代,天书会遁隐而去,不知所踪;而天下大乱的时候,这部天书就会再次出现。动画虽然有点夸大,但是我觉得它反映出了这本书的影响力,也间接地反映出张良在刘邦平定战乱建立汉朝的事业上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在鸿门宴前夕,项羽最小的叔父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在这里我想插一下我对项伯这个人的看法。张良曾经藏匿了犯了杀人罪的项伯,张良对项伯是有救命之恩的,这一恩值得项伯在鸿门宴之前赶来通知张良不要去送死。项伯是项羽的叔父,项伯前来通风报信,究竟只是单纯地想要报恩,还是他已经看到项羽没法彻底完成大业呢?鸿门宴上,项伯敢直接在项羽面前“以身翼蔽沛公,是否是因为他已和刘邦结为亲家,所以有恃无恐呢?无论如何,项伯在这件事上是起了至关作用的,而这也缘于张良“居下邳”时“为任侠”的经历。

“良多病,未尝特将兵,常为画策臣”,但张良并不仅仅是纸上谈兵,他的建议大都有实质性的作用。在汉初,刘邦想改立太子,这种皇室里的明争暗斗,张良一直恪守“疏不间亲”,张良也曾谏言,但刘邦不听,他就“疾不视事”。面对吕后的心急求教,张良以不干涉这“骨肉之间”的事情来推辞,但在强威之下,说“此难以口舌争也”,让太子去请 “商山四皓”。说到这“商山四皓”,是刘邦没得到的有才之人,于太子继承王位确实是“一助也”,但能不能请到就是太子和吕后的本事了。这样一说,既在吕后手中保下了自己,又没有卷身于太子之位的纷争中。此后,也得到了吕后的敬重。

《汉书》中关于张良的记载大致与《史记·留侯世家》的记载无二。也有些差别,主要有,“沛公入秦”,《史记》作“入秦宫”;“叔孙太傅称说引古”的“引古”,《史记》作“引古今”;“后六岁薨”,《史记》作“后八年”,等等。

《汉书》在我国历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张良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人物,通过阅读《汉书·张良传》,我们既能体会前人叙述历史事件的手法,也能感受但前人于漫漫历史长河中传递出的智慧的光芒。

汉书 张良传 读后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