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城楼讲解词

发布时间:2012-08-29 09:08:33

嘉峪关城楼讲解词(上)嘉峪关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一直有万里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之说但若从建造年代上说,嘉峪关比山海关早9年(山海关建于1381年),另一方面嘉峪关的建筑规模又是长城沿线的关隘中最为雄伟。壮大的一座关口,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从长城的作用来讲,当时为了防止元朝的蒙古族残余势力向西北扩张朱元璋派冯胜西征,冯胜到次后认为只要在此建观就可控制西域,确保明王朝统治的稳定,所有这一切都说明了万里长城应是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嘉峪关在1961年就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我们的右边可以看到一棵已有200年历史的杨树,我们称之为左公柳是为了纪念晚清儒将左宗棠,左宗棠是湖南湘阴人,曾任陕甘总督14年,当时由于清****腐败无能,中亚浩罕汗国的阿古柏在沙俄的支持下,率兵侵入南疆,建立了所谓的哲德沙尔汗国,沙俄在1871年更是侵占了伊梨地区,妄图****新疆,1875年当时已64的左宗棠不顾年老多病,受命督办新疆军务,率兵出潼关西征,为收复新疆而决心马革裹尸老死西域,正是这种精神和决心,仅用一年半的时间就收复了除伊梨以外的全部领土,使沙俄闻风丧胆,左宗棠的壮士长歌,不复以出塞为苦,老当益壮的豪迈胸襟与爱国热情被我们后世永为传唱,在他经营西北的十余年中,在民政,经济,文化诸方面也做出了很多贡献。

左宗棠在西北用兵感到交通不便,是西北一大难题,于是他随军队的开进一路筑路,从涧关开始,横贯陕甘两省,并开通了甘新泽运大道,北路修至精河,南路修至喀尔葛尔,沿途设置有军队负责的马拔或步拔,以作为传递情报的驿站。驿站旁盖有官店,允许商贩在附近开设买卖街,给兵荒马乱的世道点缀的一点萧萧的商贸繁荣。我们现在走的312国道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当年左宗棠主修的甘新泽运大道的路基。左宗棠从小生活在湘江之滨,对绿树有着特殊的偏爱,他率领湘兵来到西北大漠,感到气候干燥,了无生趣,又水土不服,左宗棠命令筑路军队在大道沿途,宜林地带和近城道旁边栽杨树和沙枣树,名曰道柳其用意在于巩固路基,防风固沙,方便行人遮凉,凡他所到之处都要动员军民植树造林,并且指定保护树林的措施,严加执行,老百姓中现在还流传着左宗棠杀驴的故事,讲左宗棠在甘肃广为种树,后曾调任新疆,在他从新疆回到甘肃时看到以前栽种的树大部分都已死去感到奇怪,一天他在出城巡视时,发现老百姓进城都将驴拴在树上,驴是一种非常喜欢啃咬树皮的动物,俗语说得好人要脸,树要皮,树没有皮就会干枯,死亡,左宗棠非常气愤,下令将驴斩首****,并告诫若在将驴拴在树上,人与驴同罪,从这个典故上,可以看出左宗棠为改善西北的环境,植树造林,下了很大的决心。

1878年,左公的好友杨昌浚应邀前来帮办军务,所到之处看到绿荫夹道,连绵数千里绿如帷幄的塞外奇观,触景生情,吟诗赞叹: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左宗棠的开发西北功绩,不仅仅在此,他看到西北地荒人少,为了解决军需供给,开渠凿井,兴修水利,开荒种地,并且发展了桑蚕业,仅新疆种植桑树就达到了80.6万棵,还教老百姓试种水稻,并且在张掖取得成功,所以到现在在我们河西走廊在张掖还产大米,左宗棠还在敦煌大面积的推广棉花,不过当时推广棉花的动机是为了禁烟,清朝末年鸦片之害毒流全国,就是边远的西北也不例外,敦煌虽是地广人稀,却大面积的种植鸦片,造成当地的老百姓都吸烟贩烟成灾,左宗棠为了禁烟采取了斧底抽薪政策,不禁吸而禁种,从根本上断绝了毒源,同时大力推广种植棉花,使人们获得丰厚利润,他还兴办了教育事业,提高了西北人的文化素质,左宗棠来到西北做得这一切深深感动了老百姓,使老百姓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为此老百姓为了纪念他,将那个时期种的树都统称为左公柳”“左公杨

现在我们进入的是东闸门,东闸门高4.2M,宽3.8M,深10.6M,墙壁有36根方土柱支撑,是嘉峪关门楼中唯一建有木柱的建筑,东闸门在当时起城门的作用,晨开酉闭(相当于现在晚上800),用现在的话来说,进入闸门就相当于从农材进入城市,我们现在继续向前走,我们在这里看一下我们将要参观的嘉峪关城楼的示意图,嘉峪关城楼的建筑由内城,外城,罗城,城壕五部分组成,我们现在所处的是外城的范围,在以前这里有着街道,驿站店铺,饭馆,车马店和庙宇,后随着时间都已毁去,现在嘉峪关****栽种了大量的树上,为空旷的外城,增加一些绿色。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建筑是文昌阁,也称文昌殿,文昌原是星官名,民间又称文曲星,宋朝的道士说天上的文曲星曾于西晋末降生四川梓潼七曲山为张亚子,以后历代转世,玉皇大帝命他掌管人世间功名利禄,成为道教大神文昌帝君,备受读书人的崇拜。

自元代起全国各地均兴建文昌庙,文昌阁等供奉文昌帝君。七曲山的文昌宫是全国的文昌庙的祖庙,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文昌阁原系明代建筑,清道光二年1822年重修,这里在明朝是文官的办事处,后到清代成为文人读书的场所,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公立学校。我们现在看到是关帝庙,原建与明朝,后在战争中毁坏,这是在1987年按原样重修的,只有门前这座牌楼保存了原作,关帝即关羽,又名关云长,河东解良人(今山西运城解州),东汉末年投奔刘备,后在湖北当阳战败被杀,且身首异处,相传关羽被杀后托梦给湖北当阳玉泉寺普净大师:还我头来,还我头来大师点化说,你过五关斩六将,这些人的头向谁去讨还?关羽顿然觉悟,归依空门,关羽是在宋代以后才名声大震,因其为忠孝义节的楷模而屡受皇帝褒封,儒家尊其为武圣人佛家尊其为伽蓝神代价则尊其为关圣帝君关公是唯一受到儒释道三教共同尊崇的偶像,道教称,关帝圣君有主管命禄,保科举,治病除灾,驱邪避恶,乃至招财进宝,保佑商贾的全能法力。

将关帝庙修在这里有两重意义,一是关帝为武将之神,有请关帝坐镇之意,另一方面当时这里驻守的官兵大部分是关羽老家的人,他们非常信奉关帝,于是也将关帝庙建立在此,以寄托思乡之情,现在大家看到这座关帝庙可能觉得很小,但在当时却是西北五省最大的一座关帝庙,大家有兴趣的可以进去参观,稍后我们参观对面的戏台。这座戏台重修于1792年,面积114M2,上部装着木格顶棚,绘有八卦图案,屏风上画有八仙过海图,两边绘着道家供奉的神仙,在这座戏台上有两处值得我们关注,一个是东西两壁上的壁画,西墙内容为一老和尚面带笑容,让****手持铜镜,利用镜面的反射影像偷看对面的妇女形象,另有一小和尚非常想知道师傅在看什么,而老和尚则拼命压住了小和尚头顶,不让他看。

东墙上画着一个坦胸露乳的妇女,怀里抱着一个人不人兽不兽的怪胎,两个小和尚看着这幅画吃惊的呆像,这幅画据说有这样三种说法,寺院里发生了这样真实的故事,和尚与妇人私通,佛祖降灾,使这妇女生了个怪胎,将它画在这里,以示对后人的警告。也有这样一种说法,在清朝的时候道教比较盛行,大家看到它的正面都画着道家供奉的神像,有可能是道教对佛教的抵毁。另一处值得我们关注的就是戏台两边的这幅对联:离合悲欢演往事,愚贤忠佞认当场,佞在这里指奸臣的意思,这幅对联堪称戏剧史上绝联,从而也表明这里演的都是一些离合悲欢的历史往事,将戏台建在这里还有着这样两个意义,进入这里(内城)就是军事禁区,将戏台搭在军区下,有取军民同乐之意,另一方面,在古时信息不发达,不像现在当天发生的事情,当天就可以通过新闻得知,去一次西域多则十几年,少则三五年,只要进入嘉峪关,戏台是必经之路,戏台同时又起了一个信息传递作用,它上演着国内最近发生的事件,谁精忠报国,谁出卖朝廷对不起百姓,都在这里表演着一目了然,该尊敬谁,该唾骂谁,老百姓一览无遗,参观完戏台我们进入内城了。

现在大家抬头看,可以看到朝宗二字,表示心中不忘朝廷,忠于王朝的忠君思想,进入朝宗门就进入关城的心脏内城,我们现在进入的是东翁城,为何称翁城呢,取唐武则天时的一个故事请君入翁”“翁中捉鳖之意,这是何意呢,翁城的城门不直通内城,而城门南开,提前将城门关闭,大军攻入时看到城门关闭,由于惯性一时又无法退出,士兵这时可以在墙头放箭,投石,就可一举歼灭敌军。大家可能有这样一个疑问,历经600多年历史,嘉峪关城楼为何还能保存着如此完整,甚至有人会这样问,这是后来重修的吧。嘉峪关随经后来维修,但大家现在看到的嘉峪关80%保存了原貌,嘉峪关能保存这样完好,这和当地的气候及当时的修筑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地年降雨量仅84MM,而蒸发量却高达两千多毫米,极度的干燥,为关城的保存提供了天时和地理,其次关城的建筑选料也为关城的保护提供了保障。

筑城用土都取自黑山的粘土,在塞选和制作中都经过严格的程序,首先将选好的黄土,用石滚磙细后放在青石板上让烈日暴晒,以免草籽发芽,影响墙体质量,夯墙时还要加入棉麻和灰浆,并用糯米汁拌和,以增强胶粘度,用糯米汁做建筑材料在古代时被广泛的应用,故宫建筑就曾大量的使用糯米汁,当时验收墙体是否合格有一个标准,在一定射程内,以箭射墙,若箭射入墙中,就要推倒从修,并且要达到锄不能入,也就是连锄头都砍不进去,如何达到这种监督标准呢,当时做工也跟我们现在是一样,按标段分专人负责进行比赛,看谁做得又快又好,若不合格,监工就要被斩头,这样就做到了从上到下都能够认真负责,正是如此严格的选料和验收标准,才能使嘉峪关到现在都能保存这样完整。

现在大家进入的是光化门,光化取紫气东升,光华普照之意,(我们向左拐,上关楼)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嘉峪关美丽传说之一的击石燕鸣,相传这里住着一对非常恩爱的燕子,每日形影不离,一天,燕子双双出去觅食,傍晚时城门快要关闭时,雌燕先飞入城中,雄燕却被关闭的城门撞死了,雌燕看到雄燕被撞死,非常悲痛,雌燕终日悲衰鸣叫不停而死去,从此这里就发出啾啾的燕鸣之声,于是人们在出关时都会来这里敲击墙壁,要是能听到啾啾的燕鸣声,则表示此次出行能平安回来,将军在出征打仗时,他的夫人也会击墙问卦,到后来将士出关时带着家眷,都会到这里来击敲以求吉祥,燕子是一种吉祥的动物,在我们家乡,有这样说法:燕子在谁家安家,谁家就一年吉祥,和睦

每到黄昏,这里都可以看到许多燕子,当然这仅是一个传说,为什么会听到燕鸣声呢,关城的建筑呈上大下小的一个喇叭状,两壁夹角又呈90度,他跟北京九龙壁是一样,利用回声而发音,大家看到墙体上有两个大窝,都是古人敲击时留下的,现在为了保护文物,不允许再敲击墙体,我们敲击这块石头,能听到同样的声音,现在我就敲这块石头,大家仔细听空中的回音。从另一方面,这个故事也暗喻了关墙的坚固无比,连飞鸟都难以逾越。嘉峪关城楼讲解词(下)我们现在从里进入关城,大家看到的这个楼梯,是后来为了方便游人修筑的,旁边用青砖砌成的坡道被称之为马道,以前有将军不下马,官员不下轿之说,马道是为了方便将军上城巡视,同时也方便城上物资的拉运,现在许多客人从马道登上,取马到成功之意,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光化楼,(大家现在此两个拐角处拍照,可以拍到赵朴初老先生提写的天下第一雄关的牌匾和光化楼,稍后我们继续进行讲解),我们在这里就可以看到嘉峪关三座关楼的整体建筑,从前向后以次是光化楼,柔远楼,嘉峪关楼,光化楼和柔远楼保存了1506年的原作,嘉峪关楼原修于1495年,后毁于1931年一场战乱之中,现在大家看到的是1987年嘉峪关********拔款下仿原样重修的。

四周都是戈壁,在此建起这样一座雄壮的关楼,其艰难是可想而知的,大家都知道万丈高楼平地起,但嘉峪关的关楼却是万丈高楼高处起,真正的是空中起阁,当时在修筑关城时,工匠们考虑到越往高处修脚手架问题不好解决,戈壁中本身就缺乏木料,而且容易发生危险,一天有一个叫张季的工匠,他看到小孩在玩沙堆造房的游戏,他就问小孩你怎样在一个沙堆上造一个房子呢,小孩说很容易,他首先堆起一个沙堆,在沙堆中插入几个木棍,将多余的沙掏空,一个房子就建成了,张季由此得到启发,戈壁中最不缺的是黄土和沙石,他用黄土堆成一个17米高的高台,从上往下修筑,每修好一层就打去一层夯土,所以嘉峪关的关楼又有着万丈高楼高处起之说,嘉峪关关楼的建筑有三个字,大屋檐,大圆柱,大台基,这三个大字巧妙的将力学原理结合在一起,所以关楼在地震时又有着墙倒屋不倒之说,大家可以向四周看,有四个角楼,角楼是供士兵暸望之用,两边有敌楼,敌楼是供士兵休息和堆放兵器的场所。

跟所有古代大型建筑一样,嘉峪关关楼也采取了中轴线式建筑,如果将嘉峪关沿南北中轴线对折是完全重合的。三座关楼的建筑原都是红墙黄瓦,雕梁话栋,我国历来以红色为美满,喜庆,是正,含有庄严幸福的意义,所以建筑多用红色;黄色则视为尊贵之色,在我国五行说上,有着“****属土,土为黄色中国历代皇宫和寺庙多用黄琉璃瓦进行铺盖,到了明清更是用明确规定,在嘉峪关的建筑之中却大面积使用到了黄色,可见明王朝对它的重视。油漆彩画的作用一方面为了装饰及表示封建等级,用飞金走彩的龙凤进行彩绘更显示了其名贵豪华,另一方面是为了建筑材料的防腐,防潮。有人可能会有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要将这么雄伟的关城一定要建在这里,现在我们就可以看到在这里建关的原因,南边是白雪皑皑的祁连山,北边危险陡立的马鬃山,当年冯胜将军征西归来时,发现两山之中只有一个15公里缺口嘉峪塬,他以一个战略家的眼光认为在此建关有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功效,其次在戈壁中生存必须要有水源,大家向后看,可以看到一个人工湖,这里是九眼泉,并不是说他有九个泉眼,九在数字中是最大的,古时说九是指多的意思,据老人讲,五十年代时这里还有很多拇指般粗细的泉眼终年喷涌,后来,随着酒钢工业用水的不断增加,造成地下水位急剧下降,许多泉眼已干枯,后来嘉峪关****在此修筑了一个人工湖,供休闲娱乐之用,正是如此的地理位置和充足的水源,使冯胜将军开始了嘉峪关的最初建筑,嘉峪关的整体建筑分四个阶段完成,1372年冯胜将军完成了基本建筑,1495年由李瑞澄修筑嘉峪关楼,1506年又修筑了光化楼和柔远楼,1539年翟銮又修筑敌楼,角楼,和一些外建筑,嘉峪关修筑历时168年,在整个明王朝统治中都有着修复。

(大家现在看到的是垛墙,垛口,暸望口)在这里我们顺着垛墙朝下看,可以看到一条石子路,这是民道,是老百姓走的路,再朝城墙外看,可以看到一条不深的沟,这是护城沟,它的作用和护城河是一样的,又深又宽,因这里没水所以用沟代替,后历经风沙的掩埋,变成现在大家看到的这样,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一段向南方延伸的长城,嘉峪关的城墙有着明墙暗壁之说,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明墙,是在戈壁中一眼就可以看到的长城,而向北则是暗壁,修于黑山脚下,只有翻过黑山才可以看到。大家向内城看可以看到一座两厅式的四合院建筑,它是游击将军府,游击是一官衔名称,相当于武官三品,这里是当时最高军事长官居住和办公场所,将军府旁边有一个小亭,里面是一口官井,是当时城内所有官兵和军马的饮用水源,后因关内无人居住,及地下水位的下降,现已干枯,内城内的空旷地带在当时建有许多军营,后来都被毁坏,据史料记载当时驻城的士兵约在两千多人,都居住在内城,城外还有四千多名屯兵。

刚才我给大家讲了这是暸望口,但在这边你们看到的是堵起来的,这是做什么的呢,是放马灯用的,这里多西北风,夜晚将马灯放在这里不会被吹灭,而下边这才是射击口,你们看到它是朝下倾斜的,它并不是放箭用,而是架火炮,****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在明朝已广泛的应用到了火炮,曾有河西火气雄甲全国之称,我们透过这个垛口向对面的罗城看看,从垛墙,垛口及马道上比较一下罗城与内城的区别,我们可以看到罗城的垛墙垛口相对比较密,马道也比内城宽。罗城是第一道防线口,如果第一道防线口被攻克,里面的防御再完备也有可能被攻破,所以罗城的建筑全部用青砖砌成并用石条砌成地基,驻兵也比内城的多。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块砖,这就是著名的嘉峪关定城砖为什么会有这样一块砖呢,有这样一个传说,当时有一个叫易开占的能工巧匠,非常精通于九九算法,监工郝空是个非常刁钻的人,他有意为难易开占,于是对易开占说你要精确算出建关需要多少块砖,多一块或少一块,都要将你问斩,并且罚众工匠在此做苦三年,易开占肯定的回答道:九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块砖,整个关楼建好后,就多了一块砖,易开占将这块砖放在这里,郝空在检查时,发现了这块砖,正要拿这块砖向易开占问罪时,易开战大喝一声说,不许动,神仙托梦于我,若将这块砖拿走,整个关楼将在倾刻间倒塌,郝空当然不信,但他也不敢拿自己的性命和关城的倒塌做赌注,因心胸狭窄,他怎么也想不通易开占竟然算得这么准确,据说不久后就被气死了,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为什么会有这么一块砖呢,当年李瑞澄在修关时,召集了很多的能工巧匠进行商议,因为是在戈壁上建关,希望大家能提出一个最好的方案,做到即省时,省工,省力又安全的方法,这时有个工匠易开占大胆的提出这样一个设想,依图纸做了一个关城的模型然后按比例放大计算出需要这么多砖,这在现在是很科学的方法,但在当时老百姓不能理解,认为易开占是神仙下仙,于是编出了这样一个传说。

关城建筑用材料数量非常大,仅用土就达8.4万多立方米,当时最好的运输工具就是木牛车,但每趟只能运半方土,若用一辆木牛车日夜不停的工作,最少用416年,由此可见,嘉峪关关楼的建筑是非常费工费力的,(我们从西马道下)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柔远门,取怀柔致远以安安边有陲之意,它的意思是对代边疆的少数民族不要一味地单纯使用武力,而更多的是用怀柔的政策去安抚他们,我们看到所有门洞的建筑都是由青砖和石条组成,我们从石条的长和宽可以看出,每个石条最少都可达半吨之重,所有的石条都取自于黑山,这么多石条是怎么拉运过来的呢?在我们西北每到冬天,所有用水的工程都停工,正值冬天一个工匠去黑山采料回来时,不小心被雪滑了一跤,他由此得出一个灵感,他让工人用水泼出一条嘉峪关到黑山的冰道,然后将石条顺着冰道运到嘉峪关。

在嘉峪关的建筑中曾用到一样动物拉运青砖,大家猜一下是什么动物?是羊,用一根绳子一边拴一块青砖,搭在羊身上,西北有着成千上万的羊,早上将羊赶上山吃草,下午将砖拉回来。大家可能都没有想到吧(我们现在来到西翁城,它的作用与东翁城一样)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会极门,取自韩非子其智深则其会远,其会远众人莫能见其所极,意思是无论商旅还是官员都会在此相遇,****。我们从这里出嘉峪关,这里有拍关照的地方,大家有兴趣可以拍一张关照,留做纪念。现在我们出海关都靠护照,身份证,在以前怎样辩别身份呢?靠画像。在游击将军府专门有关照办理处,画匠将人像画在关照上后,盖上游击将军府官印,这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护照;士兵出入内城有专门的腰牌,长14.5厘米,宽6.5厘米,顶部呈弧形,由紫铜铸成,上面绘有狮子纹,正面篆刻守卫二字,背面铸着凡守卫官军悬带此牌,无牌者一律论罪,借者与借与者罪同历史上有名的康熙亲征准噶尔就是从嘉峪关出关,全面平定新疆。

这里曾是百货局,过往商客,行人,车辆和马夫出入关口,均要到百货局检验货物,交纳关税。我们现在来到嘉峪关城楼,大家在此可以看到地面上的石条明显的有两个凹槽,这是被骆驼车压的,从这一点也可以证明从这里过往的商人和驼队是非常多的。嘉峪关三个字是由乾隆亲笔提写的,从这里往上走就是一览无垠的戈壁,而嘉峪关修筑在地凹之中,这是嘉峪关的又一防御措施,月牙城,俗称绊马坑,敌人从远方冲过来只有走到跟前时才可以看到城楼,马非常的快,未曾想到这里有陷阱,在陷阱中埋有各种暗器,人或马只要被暗器碰到都会死,敌人若想攻入城内,只少经过外壕墙,外壕,绊马坑,月牙城,壕墙,护城沟,嘉峪关门,会极门,柔远门,光化门,朝宗门,东闸门等十二个大关口,如此坚固的城池,全国罕有,大家在此停留十五分钟,稍后我们原路返回

嘉峪关城楼讲解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