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菱学诗

发布时间:2024-03-20 21:16:59



九年级上册单元: 20 课题:香菱学诗 【课标与教材分析】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2《香菱学诗》选自我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悲剧为主线,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晴文、王熙凤、香菱等一系列富有典型性性格的艺术形象。本文主人公香菱是个苦命的女子,她文化底子不深,但她学诗终于取得成功,文中着重描写了她的苦吟,但苦吟不是她取得成功的唯一原因,对此,我们应结合她学诗的全过程,作广泛而深入的探究,以便从中获取有益的启迪。
重在让学生感受香菱对诗歌的如痴如醉,获得人生的体悟: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潜心研究,才能做的更好。而对于香菱学诗的目的,是为了表现对艺术的崇拜,还是寻找精神上的寄托? 学生可以通过背景来理解人物形象。 【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知道的:学生已知小说的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在阅读小说的时候,大部分学生能够根据这条思路,初步把握课文的情节与主要人物形象。
2.学生想知道的:香菱做得第三首诗,梦中得诗是什么样的。 3.学生能自己解决的:感知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细品黛玉指点香菱学诗门径、香菱谈读诗体会和香菱苦心写诗的经过,从中得到阅读和写作的启发。
2、体会文章有关香菱学诗的神态和细节描写的传神之处。
过程与方法目标:快速默读把握故事情节,重点精读抓住人物形象塑造。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

教学重点】1细品黛玉指点香菱学诗门径、香菱谈读诗体会和香菱苦心写诗的经过,从中得到阅读和写作的启发。
2、体会文章有关香菱学诗的神态和细节描写的传神之处。
【教学难点】通过背景的介绍,引导学生赏析人物,理解人物的命运是由环境与社会造成的。
【教学方法】 快速默读法,掌握故事情节;圈点品读,把握人物形象。 【教学媒体】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要点】1运用快速默读的方法细品黛玉指点香菱学诗门径、香菱谈读诗体会和香菱苦心写诗的经过,从中得到阅读和写作的启发。
2、运用圈点品读的方法,体会文章有关香菱学诗的神态和细节描写的传神之处。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链接
1、曹雪芹,清代小说家。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后因家庭的衰败使曹雪芹饱尝了人生的辛酸。他在人生的最后几十年里,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十年创作了《红楼梦》并专心致志地做着修订工作,死后遗留下《红楼梦》前八十回的稿子。 《红楼梦》内容丰富、情节曲折、思想认识深刻、艺术手法精湛,是中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2、《红楼梦》写于曹雪芹凄凉困苦的晚年,原名《石头记》,基本定稿80回,曾以手抄本流传。1791年,程伟元、高鹗第一次以活字版印刷出版,全书120回,书名改为《红楼梦》小说写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爱情婚姻悲剧,从中表现了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揭示了封建社会末期渐趋崩溃的社会真实内幕,反映了那个时代对个性解放和人权平等的要求以及初步的民主主义精神。《红楼梦》运用现实主义创作手法,自然、逼真地叙述和描写了丰富的现实社会生活,塑造了一大批典型人物。作者善于在日常生活矛盾中根据人物身分地位刻画人物,又善于以艺术氛围烘托人物内心情绪。他笔下的人物,如多情而又富有叛逆精神的贾宝玉,孤芳自赏、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贤淑善良又巧于迎合的薛宝钗,泼辣、狠毒的王熙凤,逆来顺受的尤二姐,刚烈不屈的尤三姐等无一不是栩栩如生。在事件和人物的刻画上,作者采用对比的方法,将美与丑、虚与实、统治与被统治的描写相互补充,创造出一个含蓄深沉、博大精深的艺术世界。《红楼梦》语言简洁纯净,准确传神而多彩,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书中诗词歌赋的运用,对人物塑造、情节展开起了很好的作用。《红楼梦》的光辉成就达到中国古典小说的顶峰,对后世家庭社会小说有极大影响。
3、小说《红楼梦》中人物香菱,薛蟠之妾,原名甄英莲,甄士隐的女儿。三岁那年元宵,在看社火花灯时被骗子拐走,十二三岁时,被薛蟠强买为妾,改名香2

香菱学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