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论文5篇

发布时间:2020-12-22 13:20:59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论文5

【篇一】

题目:适应新课标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点滴谈

摘要:对于学校教育教学的职责来说,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思想道德品质,为未来学生融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最终培养出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新时期合格公民。

关键词:创设情境;社会实践;学科结合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指出,要全面把握课程特点,结合新课改的要求把道德引导和法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既要关注学生知识的学习,更要落实新课改下的三维目标,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渗透其中,通过教师有效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收获,最终在生活中落实,这样才能够实现教育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唤起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

瑞士心理学家裴斯泰洛齐说:“要使教育心理学化。这事实上指出了促进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还是在学生自身,也就是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由要我学我要学的转变。对于小学生来说,只有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唤起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学生才能愉快接受,主动学习。

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情境,要以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思想实际为基点,解决学生知与不知的矛盾,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之中。

()利用讲故事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

小学生更喜欢故事类型的题材,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在教学的过程中,把学习内容和学生感兴趣的小故事有机地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去阅读和感知,让学生自己来谈一谈心得体会,这远比给学生一个知识的结论要深刻、形象得多,学生也喜欢参与、喜欢求知。

()创设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亲临体验。

例如教学《有了矛盾怎么办》一课时,创设这样的情境:上课铃响了,请一名同学急匆匆地进入教室,慌乱中把一名同学的铅笔盒碰掉在地上,这名同学看都没看一眼,就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请就这件事展开讨论: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有的说:“刚进来的同学做得不对,碰掉人家的小盒,应该给人家捡起来,并说声对不起才对。有的说:“是呀,碰掉了人家的小盒,一声也不吭就走了,搁谁身上谁也不愿意,要不是老师在的话,甚至还能打起来呢?”刚才被碰掉小盒的同学站起来说:“他不懂礼貌,我自己捡起来,不跟他一般见识。说完弯腰捡起了自己的铅笔盒。

在这种情况下,引出了当天的课题:“同学之间有了矛盾怎么办?”

这节课学生学得非常投入,他们很快就明确了同学之间要平等相处、互相关心,产生了矛盾,要及时沟通、相互宽容,教学效果非常好。

又如,在教学《集体的力量》一课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进行体验: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只有集体的力量才是伟大的。学生说出了很多关于团结的谚语:树多成林不怕风,线多搓绳挑千斤;一根筷子容易折,十根筷子难折断;人多计谋广,柴多火焰高……这样,学生学得有兴致,加上亲身体验,加强了学生的品德修养和道德养成。

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的创设触摸到了学生的心灵,并且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可,也会伴随他们的成长,影响他们的一生。

二、发挥民主,让学生自导自演。

学生的创造力是无穷的,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要求要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就可以结合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把相对抽象的知识和小品剧联系起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认知去选择角色扮演使学生身临其境,增强了角色意识,唤起了责任感。

例如,在讲《父母的疼爱》这一课时,体验疼爱这部分环节,设计亲情表演会,让学生自编自演(课件出示演出提示):每当餐桌上有好吃的……每当我生日时……有一次生病了……有一次天突然下雨,而我又没带伞……以剧本的形式,进行亲身体验,学生有如身临其境,充分体会到父母之爱的伟大与无私,深切地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互动,从而使学生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想法油然而生。

三、强化社会实践,使知行统一。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因此,教师应该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充满个性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小学生在活动中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现代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的期望很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大部分家长只重视智力的开发,忽略了对其他方面的要求,这就造成了部分学生不关注周围的人和事,对他人的劳动无感激之情,觉得一切都是自然的、应该的,逐步养成了唯我独尊、我行我素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倾向。例如,学完《妈妈的小帮手》这一课后,让学生亲自动手叠被、叠衣服、洗碗、摘菜等,让学生从实践中获得体验。这样的体验更深刻,维持的时间更长。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与其他各科教育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起着主导作用。因此,上好道德与法治课至关重要。

此外,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与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篇二】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要求教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不断创新和探索教学方法,培养小学生法治意识,使之与法同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视频等多媒体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课堂中,在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使课堂更具时效性、更富有情趣,并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微视频;道德与法治;法治意识;运用

新的时代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开始广泛地应用微视频等数字化资源,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教师通过设计和制作微视频,展示课本的重点和难点内容,突出学习主题,为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从而更好的培养小学生的法治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一、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应用微视频的意义

微视频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若设计科学、应用合理,在活跃道德与法治课堂气氛的同时,还能优化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

首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在微视频等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支持下,能使课堂气氛富有趣味性。微视频提供了丰富的载体,促进了学生自主反思和评价学习。

其次,传统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形式相对枯燥和乏味,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通过展示简短有趣、主题鲜明的微视频,化解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课堂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方式充分尊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真正提高了学习效率。

最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微视频,能进一步提升教学技能。为了强化微视频的运用,教师可立足于自身的教学实践,通过教学活动的创新、交流共享等形式,能增强创新教学手段的能力,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促进自身教育素养的提升。

二、微视频在道德与法治课的运用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对于小学生而言,道德与法治知识相对空泛,不容易理解。而运用微视频的教学手段,能使知识学习充满乐趣。教师可对课本内容进行灵活的变通,通过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将学生不容易理解的课本内容,向更加生动、形象和直接的内容转化,培养小学生的法治意识。为此,教师应对微视频的优势和特点充分把握。根据所学知识,将现代化的技术真正地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去,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对有关国土资源的教学内容进行讲授时,为了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教师可播放一些喜闻乐见的歌曲,如《我爱你祖国》《江山好》等。利用微视频,对祖国的大好河山进行展示,由此还可延伸到道德品质与爱护国家资源方面,使学生在充满激情的歌曲和旖旎的自然风光中,对自身的社会使命有切身的体验。

(二)展现时代特色,提升教学效果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课本中,排列了教学中的文章、案例和内容,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为了符合课程要求,教师可根据教材展开教学。而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师可将教学所需内容,利用微视频进行录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播放。这样可以辅助学生学习,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生活化教育方式,在现代非常流行。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紧密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由此可将学生与课本间的距离最大程度的缩短。在设计微视频时,需要巧妙融合动画内容、影像内容与法治知识,借助多媒体技术生动有趣地展现教学重点内容,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到法治的重要性。

学生的学习情境与生活相贴近,就能使他们更好地展现个性,激发思维,更深入地了解法律知识,真正实现与法同行。尽管教师制作视频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但却能产生积极的作用,与学生的心灵需求相符。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给学生留下的深刻印象,其教学效果也是非常显著的。

三、结论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运用微视频教学手段,是新课改下创新教学手段的要求。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才能让科学技术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以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小学生的法治意识,使他们在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真正做到懂法、守法。

【篇三】

摘要: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追求,是帮助学生学习,做敢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培养公德意识);课程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化,教师应充分挖掘文本的功能,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建构积极向上的评价体系。努力把课堂延伸到学生生活中(以活动引领教材),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新课程;道德与法治教学;品德教育

道德与法治课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道德法律知识,形成健康向上的道德品质,因此,我们应该利用评价的功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学生为本,就是在价值观上一切为了学生,在伦理观上高度尊重学生,在行为观上充分依靠学生。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不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新课程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进步和多方面发展功能。要做到客观地评价学生,联系学生在课堂上和学校生活中的表现,客观地评价学生,给学生以适当的鼓励。要做到及时评价,对学生课堂上的表现及时给予评价,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更积极地学习。如果评价不及时则可能失去评价的效果。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发掘学生的优点,给予正确的评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明显地展现他们的优点,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善于观察、发掘学生的小优点,给予鼓励,使学生产生认同感,更有兴趣投入课堂学习。对学生的客观及时的评价应该记录下来,形成资料,记录学生的进步和成就,有利于学生产生成就感,并且培养学生客观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为学生树立健全自我意识奠定基础。新课程要求教师采用灵活有意义的评价方法,发挥评价激励、诊断和发展的功能,体现教师行为与学生行为的互动关系。

1.学校方面

1)文化引领。青春期孩子正处在人生的花季、雨季,正是生命绽放最佳时,正是青春绚烂季,这种绚烂是因为孩子的青春活力、自信昂扬、阳光理想。因为处在三观形成的最佳阶段,每个孩子都会有不同的表现,难免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而正是错误的不断改正,才让孩子更好地成长。信仰就是内心深处及永远不变的坚定信念。每个孩子的好都是不一样的,我们要呵护每一个孩子与生俱来的生命灵性,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有内在的、看不到的、自己也不清楚的生命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会帮助他成长为更好的自己。教师要坚定地相信孩子是好的,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要引导孩子,帮助孩子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价值观是我们做事的准则,是我们做事的标准。教师要凭着良心、凭着道德、凭着规律、凭着对每一个生命的敬畏和理解做教育,给每一个孩子尽可能多地提供机会、提供条件,信任他、支持他、呵护他、帮助他、激励他,帮助他去尝试、去发现、去实践,让他自由快乐地茁壮成长。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找到每个孩子的优点并发扬光大。十班的马文超是一个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孩子,但是她与同学的关系很好,在艺术方面很有天分,所以与她交流时可从这些方面入手。现在她的转变较大,对待学习的态度发生改变。我们要正确对待知识,课本上的陈述性知识仅仅是学习中一个很小的方面,更要注重程序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培养,也就是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学生的激情斗志、良好情绪、自我管理、自我调整、自我驾驭能力。老师准备每堂课时,从导学案到集备到课堂设计,都要有明确的育人目标,把育人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把课本知识的传授放在第一位,真正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学习兴趣。深刻的教育来自学生自己深刻的体验,生活即教育,生活是我们学习的大课堂,教育一定要让学生发现生活带给我们的思考。学生为什么上理化课的时候特别是做实验的时候特别兴奋特别感兴趣,是因为他们能够自己动手,从自身体验中获得感悟。学校应保证实验课的开出率,分组实验必须做,演示实验也可以改为分组实验让学生自己做。思想品德学科和社会生活相联系,学生很感兴趣,乐于探究、乐于学习,更热爱社会、热爱生活。(2)自主管理。教育最终要走向自我教育,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不学,管是为了不管。如何才能做到管理中育人呢?作为班主任,我认为自主管理、习惯养成、培训到位很关键。自主管理一定要大力实施三力建设,自主管理绝对不是没有引领的管理,不是没有控制的管理,也不是没有目标、散漫、自由的管理。老师在其中要跟上指导、调研、培训,该抓的要抓,该放的要放,大胆放手,相信孩子们的智慧,真正让自主管理落到实处。自主管理团队是学生自己的组织,更是老师的好帮手。一个好的班级不可能是老师教出来的,因为老师不可能时时和学生在一起,利用好自主管理团队,工作会事半功倍。都说初始年级很重要的一个任务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可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所以我们应该时刻关注班级里面的习惯问题。为了养成好的习惯,首先要有计划、有针对性,跟上培训,确定步骤,更重要的是要检查落实、反馈,不要怕学生做不好,反复检查、反复总结,学生一定能养成好的习惯。比如说初二年级要求在成长日记后面针对一天所学有针对性地进行梳理、总结,刚开始学生没有意识,但是我们要求到位了,检查及时了,反馈有了,效果也就出来了。(3)人际和谐。要先处理好与自己的关系,让自己做的事情问心无愧。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真诚待人,宽容待人,乐于助人。特别是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要发自内心地关爱每个学生,帮助每个学生,绝不能歧视任何学生,以成绩论英雄,更不能借着爱学生的名义训斥甚至是体罚学生。当然不是对学生的错误视而不见,而应该正确地引导,与学生交流沟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学生犯的错,将工作做到学生心里,可能要比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更有效。另外,老师还要以身作则引领学生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

2.课堂方面

课堂力争使思想品德课回归思想品德的本质,由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感受美、体味美的同时,提高学习成绩。通过不断努力,学生在课堂、活动等各个方面有较大的提升,主动积极地学习思想品德,感受思想品德的真正价值。(1)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不断架设学生思维的桥梁。一些学生不重视、不想学道德与法治课,主要是他们认为道德与法治课不是老生常谈,就是高谈阔论,与己无关。学习成了一份苦差事。就其原因,课堂单调无趣。师教生学,师讲生听,这种单向传输式的一言堂教学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不仅使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主动性难以调动和发挥,久而久之,还会使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产生逆反心理。初中生从心理上已具有成人感,愿意独立思考问题,因此我们可大胆放手让学生按自己的兴趣探寻、分析、处理新信息,提出新设想,教师在课堂中的任务就是不断架设起学生思维的桥梁,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使学生乐学不疲。例如,讲关切与冷漠内容时,就引用当前热议的社会话题扶不扶让学生展开辩论,选择一方阐述自己的观点。通过辩论,学生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保护好自己。(2)巧借多种工具让学生有兴趣充分阅读资料文本,在阅读中品悟、感受思想品德的真实。当前,在新课程改革课堂背景下,老师为了追求快速,学生还没有读完课文或者课文没读熟的情况下就让学生探究交流;有的直奔重点、中心,谈感悟;有的仅仅抓孤立的重点知识进行探究,对相关材料只有只言片语的分析,课堂教学效率也低。思想品德课死气沉沉,学生失去学思想品德的兴趣。所以,要想使思想品德课上出特色,必须让学生充分自学和思考。(3)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思想品德不可重演,但是类似的故事却不停地再现,在借助思想品德资源的背景下,结合当代现象和话题,发挥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身在思想品德,心的未来。(4)巧用多角度、全方位、创新性的评价方式,引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参与主题探究,在不断的思考与探索中爱上思想品德,爱上思考。

3.人的成长

整个教育过程就是关于人的成长,关于教育、关于团队建设培养完整的人。什么样条件下一个教师能让学生成长?自由、信任、尊重。所以老师应该是学生和老师成长过程中的设计者、激励者、帮助者、参与者、欣赏者、引领者。在此基础上如果老师或学生工作达不到标准我应该怎么做?首先不是呵斥、批命,而是和老师沟通,这类问题为什么会出现?是责任心?是方法不对?还是老师一直很努力就是不专业?找出事物的本质,在此基础上引领帮助老师解决问题,提升个人能力。总之,通过学习我发现了工作中的一些问题,找到了解决措施,对以后工作充满了信心与期待。以上是我的一些肤浅认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四】

摘要:在如今的教育时代中,教学方法的创新形式多种多样,牵手学习法是合作学习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牵手学习法,有利于完善传统教学的一些不足,学生可以从被动学习转化成主动的学习,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共同合作的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本文是关于牵手学习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运用的优势和其应用的相关策略研究。

关键词:牵手学习法;初中;道德与法治

一、牵手学习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应用优点

初中生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等各个方面还不太成熟的时期,需要加强道德与法治的相关教育。教育是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应该放在第一位。牵手式学习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十分实用,在道德与法治中应用牵手式学习法大大实现了左右手合作效果最大化、左右手合作热情、构建多元化评价机制的目标。为中学思想道德与法治的教育者提供了有力的借鉴参考。下面是其相关优点。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牵手学习法是学生之间通过合作交流来学习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执行大大锻炼了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还会让学生进行深刻的思考、思维的创新。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课程内容是比较严肃和难理解的,而且这种课程在学生眼里可能没有语数英那么重要,大家会不重视,不想学。但是在牵手式学习方法的执行下,老师要求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创新,发表各自的观点,大家在对道德、法治的相互讨论中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这个科目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他们的能力。

()方便老师管理教学

牵手式学习使得班里的同学积极参与进来,同学们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帮忙,大家的感情会越来越好,从而更加有默契,整个班级就会更有凝聚力,同学们关系好了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纷争,班主任老师对学生的管理更加的方便。另外,大家在牵手式学习的时候,学习好的带动学习不好的同学来进行相关的问题研究,从而方便了老师教学。牵手式的学习比较传统教学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提高了教学质量,方便老师进行管理教学。

()培养学生良好品质

通过牵手式学习来进行思想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本教材内容,毕竟是道德与法治教学,学生在认真听课的同时会从各个相关法治的事件例子中看清楚谁是坏人,谁是好人。在老师的教导下、同学的相互交流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明辨是非对错、善恶美丑。在初中生的观念意识还不够强烈的情况下,为他们种下正义善良的种子,不仅在学校教给他们知识,还可以交给他们为人处世的道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

二、牵手学习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应用策略探究

牵手式学习法是如今教育的发展趋势,是适应新课标发展的前景需要,将牵手式学习法运用到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但是,同时需要一定恰当的策略来保证牵手式学习法的正常施行,下面是其相关应用的策略研究。

()加强学生的主体作用

如今的教育方式,老师的主体作用太过明显,老师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思路,只要学生不懂,老师将会一直讲,老师变得很勤劳,学生的思想行动却变得越来越懒惰,懒得思考,只想从老师那得到直接的结果,最后学生什么都学不会。因此,需要加强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第三课认识自己,这一课的主题就是学生要学会正确认识自己,老师不能一直自己在那描述,要让学生参与到认识自己的过程中来,首先认识自己的开始是开学以来,你的中学生活过得怎么样,选取三个镜头,描述你的中学生活等等。进行这个环节的时候,老师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回答,大家利用牵手式学习方法互相交流,互相认识对方、认识自己,加强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更好。

()将课堂的内容情境化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更好的是情景化的演示,在课堂上以视频或者具体事例来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深切体会到一些不道德违法事件的发生是多么可怕,并且面对这种情况应该做什么,学生在亲身经历体验的过程中将会更加记忆深刻。在老师的正确教导下,初中将会更容易规范他们自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例如八年级上册的教材合理利用网络这一课,书中有一个具体实际例子来让学生评价如何看待奶奶和爸爸的观点我们应该如何利用网络,老师在讲述课程的过程中除了书上的例子还可以再多加几个例子,在真实的事件情形中让学生意识到网络是把双刃剑,学生需要合理利用网络,理性参与网络生活,让学生更好的学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内容。

()提高老师的学科素养

教书育人的前提是老师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道德与法治的教育中,老师应该先提高自身的学科素养,不能误人子弟,不能将学生们带上弯路。例如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民主与法治这一课,其中包括追求民主价值、参与民主生活等,这都是国家层面到个人层面的知识内容,老师需要对整个国家和现在民生民主问题有明确的认识,才能够更好地教育学生。老师先让学生进行小调,查认识民主的概念,民主就是自由发表意见,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吗?民主就是少数服从多数吗?然后学科素养高的老师就会进行解释阐述,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目的是保障广大人民的利益等等。老师需要先充实自身的素养才能更好的教育学生。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牵手式学习法让学生之间交流合作更加密切,更好的实现了个人和团体之间的完美结合,让初中生能够更好的融入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学习,完善人格,提高个人修养,拥有正确的明辨是非观,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另外,需要一定的策略来保证其正确运行,真正发挥牵手式学习法的优势作用。

【篇五】

摘要:文章结合教学实例,探索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策略,旨在让学生体验更加鲜活的道德与法治生活。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道融生活;法在身边;实践探索

2016年起,教育部审定了《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以下统称教材)一书,教材的更名意味着课程内涵的丰富与深化,更是教育思想的进步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当然,此门学科的教学也不能一味地追求翻新理念、渲染形式,而是要从学生的成长出发,用更鲜活的教学手段,走进学生的心灵,为学生创设学的氛围、学的阶梯和学的方法。笔者在实践层面上尝试探索既关注学生的生活现状,又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的教学策略。

一、提升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策略

1.拥有童心——教学设计的基准点生本课堂需要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呼唤拥有童心的教师,呼唤能与学生打成一片的教师。拥有童心的教师能够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把生活搬进校园,把课堂带到社会。例如,在教学可爱的动物时,笔者和学生一起在角色扮演中演一演、讲一讲、唱一唱、说一说,与学生玩成一片,既让学生了解了熟悉小动物的特点,又懂得了爱护小动物的时候也要保护自己,唤醒了学生保护动物的责任感。2.环境布置——教学内容的体验点学生的信息大多来源于视觉渠道,良好的学习文化环境能够促进学生身心愉快的成长。因此,选择有代表性的画面布置校园环境进行环境熏陶,显得尤为必要。例如,在教学分享真快乐时,笔者将教室改造成快乐共分享。图书角有学生分享的图书,讲台前有学生分享的故事,座位旁有学生分享的美食,课桌间有学生分享的游戏……他是小气鬼吗的故事中,学生明白了一起分享快乐多一点,要珍惜、感恩别人的分享,但是不强求必须分享一切。3.小小创客——教学体验的升华点创客教育作为培养创造力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备受关注,将道德与法治课程融进创客教育过程,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教学生活需要小创意时,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感受科学的无穷魅力,鼓励学生想象,学习创意生活的知识和技能。在实际教学时,笔者首先让学生在创客教室用3D打印笔制作笔筒,既学习了3D打印知识,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动手创造,争当小创客的品德。有的学生绘制创意画,有的学生设计未来房子,有的学生设计未来汽车,还有的学生动手设计小吊床……在动脑、动手操作中,学生发现只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动手,就会有创造。

二、坚守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课堂特征

1.简约的目标定位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教师应该立足现实,综览整个单元内容,精选以生为本的教学内容,才能定位出简约的目标。例如,在教学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时,此单元的学习共有4节课,是为了帮助学生身心愉快地完成从幼儿学习到小学学习的过渡,有身心的准备,有技能的准备。在第1课时教学时,笔者定下这样的目标:学会整理书包,认识教材,互帮互助,树立我是小学生的自豪感,消除紧张感,这样的目标清晰,脱离了空洞的定位。2.灵动的艺术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创设情境,将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给学生留下自主、自护、自理、自为、自悟的空间。例如,在教学教材花儿草儿真美丽时,此节课侧重于培养学生欣赏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从而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生命美丽的生活情趣,以及最基本的公民责任感。但是,低年级学生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如何实现这些目标,笔者做了如下尝试。学校里有一个美丽的花园,每到春暖花开时,各种花竞相开放,引来了蝴蝶,招来了蜜蜂,也吸引了学生在花园里追逐嬉戏。笔者带领学生走进花园,相互介绍自己认识的花花草草,并趁机让学生看看被踩倒的小草、被摘落的小花、被挂了书包歪斜的小树,让他们认识到这些行为是不对的。接着,笔者又让学生看看有锯齿的叶子,听听有毒的小蘑菇的故事,让学生知道在大自然面前要学会保护自己。从室内走到室外,将学习内容与生活实际完全融合,让学生有话可说、有理可据,有助于正确自然观的形成。3.融合的生活体验道德与法治课程并不是简单的两个课程的相加,更不是法治的标签与道德的凑合,而是一种有机的融合,即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浸润和感染法治的思维和意识的培养。例如,在教学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中的上学路上时,笔者带领学生走上马路,参加今天我是小交警的活动,跟着交警叔叔观察不同的上学路,情境体验这样安全吗?切实感悟交通信号要知道。通过生活体验,学生知道了闯红灯要罚款,交警叔叔严格执法的背后是保护我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并因此获得感悟:遵守规则通行不但是遵纪守法的行为,也是爱的回报,更是文明素养的体现。这样的教学过程无法严格区分出哪里是道德教育,哪里是法治教育,但是在教材内容和实践生活再创造的整合活动中,学生真实感受到了生活处处有道德,身边处处有规则。总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道德与法治的有机融合,是学生主观的参与,是主动的建构,是内化与外显的和谐统一,教师应该从学生的成长出发,用更鲜活的教学手段走进学生的心灵,让融生活,在身边!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论文5篇

相关推荐